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项目区位新江湾城位于上海市东北部,西起逸仙路、国权北路,北抵军工路,南至政立路,东靠闸殷路。总规划面积约9.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8万,是目前上海市区最大的一块成片开发的土地。按照土地一级开发商上海城投的规划,建成后的新江湾城讲分为江湾天地、复旦江湾新校区、新江湾城公园、自然花园、都市村庄、知识商务中心六大板块。本基地位于新江湾城南侧,是进入新江湾城的入口。规划定位为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2、项目概况本项目地处新江湾城南侧的门户位置,东临淞沪路,西靠创业大道,南侧为三门路。项目占地面积为26460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不大于4.0,限高:100米。拟建办公楼,公寓式办公,公寓式酒店及配套商业。二、场地分析项目地块东侧沿沪松路,地块北侧东西向约为155米,南侧沿三门路长约130米,整个地块形状为曲尺形。地块南北方向宽度约为181米。地块沪松路对面为地铁站点出入口。据此,设计决定将地块主要的人流方向设计为沿沪松路进入,其它出入口从地块西侧进入。依据标书设计要求,地块上拟建设的建筑功能包括(办公,公寓式办公,酒店,以及商业等)。我们经过对地块以及周边环境的认真考察分析,发现地块所在位置恰好介于南向五角场商业中心与北侧江湾新居住社区之中。经过对附近区域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的分布与聚集,服务半径与服务对象的分析后,认为本地块的建筑规划设计为将侧重为“创建一个具有地域节点标志性特征;具有独特商业环境与建筑形态的公建综合体建筑群;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与“新奇吸引力“的建筑体验空间。三、总体布局分析地块位于一个转角区域,三面临街,考虑到“公寓,酒店,办公,商业“等不同的业态动静功能要求,A,设计将公寓式办公与办公区域放置于地块的北侧,充分利用地块北侧东西向的长度来使高层建筑主体获得更多的南向自然采光。B,将高层酒店设置于沪松路与三门路的交接处,使酒店主体建筑形态形成视觉焦点,成为地块的标志点。C,地块商业建筑部分,设计布局在地形曲尺的中央部分,南北向高层主体正好俯瞰这个区域,这里也就成为高层主体视觉的主要区域。D,地块商业部分设计决定摒弃传统的高层建筑商业主体下部商业裙房的做法,而是采用易于独立经营管理的小商业群体的集合群来形成地块的商业部分,不仅在各个商业单元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内街,内院”,而且结合连廊,平台,绿地,广场等多种空间要素,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空间形态。不仅避免了与周边大型商业中心的功能重复,赋予了地块周边区域内独立的特色商业空间体验,(———此类特色商业形态类似与新天地,大拇指广场,永兴城商业街等)而且也避免了南北酒店办公高层区域的简单商业裙房屋顶的视觉感受。E,考虑到个功能的独立管理与经营,以上四部分主要功能体都设计独立的出入口与区域,并不建议考虑内部连通。结合商业群体部分,设计下沉式花园与广场,为地下一层引入光线与空气的自然流通,使得地下一层自然而然的成为商业的延伸。F,地块的停车考虑整体放置于地下一层与二层,办公与酒店部分环通道路边地面考虑少量的临时停车,便于出租车等临时停靠。商业群体部分地面不考虑停车,避免对人流形成干扰。四、交通组织设计1、遵循的设计原则1)各功能体独立的交通出入口以及各自独立的消防环道;2)商业建筑单元自由随意的动态交通组织流线;3)商业部分内部多样的垂直交通体系与水平联系的平台,廊等形成多维的空间连接随意性;4)主体高层部分清晰明确的垂直交通与水平走廊交通体系2、交通组织设计1)公寓式酒店,酒店式办公,酒店三大高层主体各自拥有独立的出入口,其中酒店主要人流出入口广场位于沪松路与三门路转角处,车行出入口位于地块沿三门路西侧;地块西北侧公寓式办公沿地块西侧道路设置出入口,同时商业群部分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也设置于地块西侧沿路部分;考虑到消防的要求,我们沿地块西侧周边设置了消防通道。地块东北角处的办公高层主体,在地块西北角设计了连接沪松路的出入口。并设置了环道。2)商业建筑群体部分沿沪松路为开敞式广场,行人经过广场自由进入一层各建筑单元。并通过垂直交通到达上部与地下商业区域。3)主体高层竖向交通,依靠电梯核筒来组织并连接地下一层商业与地下车库。4)地下车库出入口:整个地块考虑设计三个双向地库出入口,北侧公寓办公与办公设置一处地库出入口;商业群体位于地块西侧设置一个地库出入口;酒店部分设置一个地库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二层,三层车库。5)消防通道设计:地块北侧的二个办公主体分别设计独立的消防环道,西侧沿地块周边设置消防连通道路,东侧与南侧利用利用沿街道路形成消防登高面。五、绿地系统规划为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次设计合理规划绿地系统,突出体现高尚城市商业办公综合体的特色。绿化设计尊重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力图体现建筑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内涵,并结合现代的造景手法,将建筑与绿地、下沉广场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在绿化设计中,应利用高大乔木、低矮灌木、以及草坪等丰富的植物品种,形成高中低参差错落的绿色空间,形成丰富的视觉层次。树种的布置应接近自然,采用品种各异的树种搭配,形成而自然的绿化景观层次;注重不同季节树种的穿插搭配,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应充分考虑植物种群的生态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相互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又能形成美好的绿化景观。六、方案一设计构思方案一中主要三幢单体高层建筑分别为酒店,公寓办公与办公。位于沪松路三门路口的酒店,考虑到酒店限高为100米,建筑体量较大,为了形成建筑主体的高耸感觉,我们设计为前后两个碶形体相咬合,并于中部设计了一个玻璃体的“一线天中厅”;由下向上逐渐收缩。酒店的两部分主体分别为25层与18层,形成了高低错落的体量变化,建筑平面由矩形转变为碶形,由此产生的转角部分会增加建筑形体的边角透视感觉,更加显得建筑整体高耸,挺拔。北侧的办公建筑也进行同样的方式处理。方案一中的三幢主体建筑立面都采用了同样现代,简洁的立面风格,位于楼层板处的水平纽带的装饰条丰富了简洁的幕墙立面效果。方案一中的商业建筑部分采用了建筑群体组合的方式,各个建筑单元采用不同的建筑平面,利用不同的倾斜角形成的变化多端的成角空间来创造行人交流、休憩、游玩的环境。结合天井式的地下一层绿化庭院,很好的丰富美化了商业部分的整体视觉景观环境。商业单体建筑立面我们采用装饰玻璃叠片的立面效果,在太阳光的的照射下创造出衍射的奇幻视觉效应。七、方案二建筑设计构思案名“CactusPlaza”——仙人掌广场。此案“仙人掌”广场中的高层主体建筑形态灵感取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这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植物。我们三幢主体建筑簇群形态各异,依托下部的商业群体来凝结成一个整体。当围绕地块观看时,会产生随角度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将单幢建筑分解为二瓣不同的“仙人掌”,并相互咬接,依靠,分离。给人一种生命与合作的暗示。主体建筑外墙为双层玻璃幕墙外表,沿楼板线设计三条变化的水平铜色分隔条,加强水平向条纹的感觉。在白天阳光与夜晚灯光的反射与照射下,给人一种类似美国大峡谷岩层的视觉感受,主体建筑扭转,依靠,完全呈现出不同于周边建筑的形态与感受。在商业群体的设计中,我们赋予小的商业建筑单体不同的外观形态,它们风格迥异,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群落空间;这里是奇特的视觉生活感受。一二层商业单体为一个垂直单元,形成广场内接的空间高度,上部三四层商业单体为一单元,结合三层平台,组成上部商业区域;灵活的商业单元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的个体商业独立经营与管理。整个商业群结合平台,内院,下沉绿化广场,形成了内外融合的流动空间。人们行进于其中,移步易景,别有风情。在商业群体的顶部,设计了一个异形顶盖,由不锈钢网与钢件组成,形态采自植物根系组成形态,上部可考虑设置爬藤类植物,成为中部商业群体的绿顶,不仅可以阻挡夏季的阳光直射,而且架高的顶部加强了屋顶的空气对流,使得商业群落的屋顶可以被充分利用。另外透过顶部的孔洞与缝隙,阳光直射到建筑群体内部,形成丰富的光线景观。而且这个顶盖也形成了周边高层区域建筑的围合内部景观,丰富了主体内部的视觉感受。此案建筑与空间设计结合了仿生的形态,增加了高层体量间的空气平滑流动;自由分布的小空间也为商业人流提供了随机的活动动线,天井院落,平台等将室内外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地域商业空间,成为江湾与五角场连接的标志节点。此案在其商业性上会达到出奇的效果。“仙人掌广场”———夺宝奇兵。CactusPlaza-----RaidersofthelostArk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列项目1规划用地面积26460m23总建筑面积157900m23地上建筑面积105400m23.1公寓式办公楼建筑面积15480m23.2办公楼建筑面积36800m23.3公寓式酒店建筑面积34750m23.4商业建筑面积18370m24地下建筑面积52500m25容积率4.06绿地面积4400m27绿化率16.6%8建筑占地面积9390m29建筑密度35.5%10机动车停车位950辆10.1地上停车10辆10.2地下停车940辆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三门路北侧,淞沪路西侧,创业大道东侧,工程包括:一幢25层办公大楼、一幢18层公寓式办公楼、一幢25层酒店以及6幢4层的商业用房、地下车库等组成的建筑群体。二、设计依据及计算程序1、现行结构设计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建筑行业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标准)DGJ08-9-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DGJ08-11-199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标准)DGJ08-9-2003沪建建(1999)第0037号文沪建建(2001)第0907号文国家、上海市各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技术规程。2、招标书等相关文件。3、计算程序:PKPM系列——PMCAD,SATWE,JCCAD(2008版(1))。三、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值:0.55kN/m2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3、基本雪压值:0.20KN/m24、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结构的环境类别:地基基础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四、设计条件及抗震设防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和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和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商业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为软弱土,场地类别Ⅳ类。高层办公楼及酒店的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结构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车库抗震等级:三级。五、结构选型及技术措施1、本工程高层办公楼及酒店,拟采用剪力墙结构。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结构单元长度(温度缝间距)控制在45m左右。2、商业为多层建筑,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结构单元长度(温度缝间距)控制在55m左右。3、地下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高层办公楼及酒店的厨房、卫生间、阳台板厚采用100,一般房间板厚采用120,屋面板厚采用130,其余较大跨度的板或异形板板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六、基础形式高层拟采用桩基础,桩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桩。地下车库拟采用预制方桩抗拔方案。多层商业基础拟采用柱下桩基独立承台,桩型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桩。桩端持力层及桩基规格、桩长等地质勘察完成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设计
本文标题:08-01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5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