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形象的含义•二、形象的特点•三、形象分类鉴赏形象评价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象境情A.描写了什么形象B.营造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运用了什么语言E.运用了什么技巧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入诗境如何品诗情看题目看作者看意象看情感词语看注释看前人评价六看一、什么是形象?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二、形象的特点: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视觉感受有:明暗阔狭虚实动静强弱急缓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相衬,动静结合。听觉感受有:闹静美妙动听不堪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嗅觉感受有:香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味觉感受有:酸甜苦辣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触觉感受有:寒冷温暖凉爽燥热疼痛舒适等。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②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等等。③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柔媚和谐、明丽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三、诗歌形象的分类: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2)景物形象。(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其他人物。(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一切景语皆情语(偏重写景的诗歌)事物形象(偏重咏物的诗歌)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读描写手段2、借助诗中意象3、分析关键词句4、学会知人论世(叙事性强)(抒情性强)(议论抒情处)(作者、注解)诗歌变形•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既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又要符合音韵的需要,所以诗歌需要“变形”。•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省略句子成分、颠倒词序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冯至(1905-1993)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上海的浅草社,……(主要成员)都是小说方面的工作者;连后来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次年,中枢移入北京,社员好像走散了一些,《浅草》季刊改为篇叶较少的《沉钟》周刊了,……但在事实上,沉钟社却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三本诗集与十年沉寂•《昨日之歌》(1927):就读北京大学预科及德文系本科时的诗作(1921-1926)•《北游及其他》(1929):大学晚期、在哈尔滨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师及返京后的诗作(1926-1929)•《十四行集》(1942):全部27首十四行诗均作于1941年。《蛇》:恋爱中的冷寂与热烈•蓄势的沉默:“寂寞”,“静静”,“悚惧”•倾诉相思:“忠实”,“热烈”,“乡思”•期待:“月影”,“梦境”,“绯红的花朵”•结构与风格:冷寂—热烈—幽冷与炽热的融合•本诗是一首情诗,诗中之“乡思”即“相思”之谐音。下列叙述最符合本诗诗旨的选项是()•A.描写双方热恋之爱情•B.描写双方相互之关怀•C.描写一己暗恋之情思•D.描写一己绝望之悲哀•诗人在诗中藉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选项是()•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等。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洛夫•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阳县人。1948年入湖南大学外文系。1949年去台,毕业于台湾淡江文理学院。1954年起任《创世纪》诗刊总编辑,现已退休当专业作家。主要作品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亡》、《无岸之河》、《因为风的缘故》、《酿酒的石头》等。•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整体赏析•《舞者》是一首描写舞技的意象诗诗歌当中一共出现了哪些意象?中心意象派生意象第一节:舞者出场•呛然•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贴着水面而过的•柔柔的腹肌•静止住•全部眼睛的狂啸这个意象,在水面“狂啸”(观众的目光因通感而转化为声响)意象的烘托下,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一种特殊的气氛、特殊的境界,眼前仿佛已不是舞台,而是晴空下的原野。第二节:以三组意象摹状舞者的高超技艺•江河江河•自你腰际迤逦而东•而入海的•竟是我们胸臆中的一声呜咽•飞花飞花•你的手臂•岂是五弦七弦所能缚住的•挥洒间•豆荚炸裂•群蝶乱飞展示了身姿的迤逦如流水,而观众的呜咽是反衬表现了手臂的轻盈似柳絮,弦索缚不住的是自由映写了舞姿的刚健与园熟,体态的热烈与迷幻第二节总结:•这一系列意象是同第一个意象有着内在派生关系的,正是“红蜻蜓”的意象引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田园意象。在这里,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一个舞蹈着的缤纷的原野,而且也仿佛听着一首舞蹈的田园交响曲。第三节:收场,舞者造型•升起,再升起•缓缓转过身子•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扣响着•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选用了一株水中婷婷玉立的莲花意象,花瓣猛然绽开,戛然而止。舞姿化为乐曲,余音袅袅,在观众心中找到“知音”—--伯牙弹琴,钟子期听音,志在“高山流水”。总结•这是一首很好的意象诗。•全诗一头一尾是两个遥相呼应的中心意象,其他都是辅助中心意象的派生意象。•中心意象和派生意象,相互生发,彼此配合,构成了秩序井然的意象群落。此种有机的意象结构,有意境的朦胧,无意念的晦涩。•不仅有效地渲染了舞者本身,而且也浓烈地烘托了舞蹈过程的整体气氛。•马林·索雷斯库(marinsorescu,1936-1996)生于罗马尼亚多尔日县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在乡村度过。曾就读于雅西大学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1978年至1990年,任《枝丛》杂志主编。1994年至1995年,任罗马尼亚文化部长。196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孤独的诗人》。之后又出版了《时钟之死》(1966)、《堂吉诃德的青年时代》(1968)、《咳嗽》(1970)、《云》(1975)、《万能的灵魂》(1976)、《利里耶齐公墓》(3卷,1973-1977)等十几部诗集。还写剧本、小说、评论和随笔。•他善于以自由的形式,通俗的语言来叙述某些人们熟悉的人物或某些普通的事情。然而,他的不拘一格的简单叙述不知不觉中就会引出一个深刻的象征。表面上的通俗简单时常隐藏着对重大主题的冷峻思索。表面上的漫不经心时常包容着内心的种种微妙情感。在他的笔下,任何极其平凡的事物,任何与传统诗歌毫不相干的东西都能构成诗的形象,都能成为讽喻的题目,因为他认为“诗意并非物品的属性,而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中观察事物时内心情感的流露”。
本文标题:诗四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6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