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一、中国古代学校的起源三代“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孟子》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黄绍箕《鲜庵遗集》二、中央官学:从太学到国子监汉武帝设立太学。隋代以后改设国子监,此后,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历经元明清三朝,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学遗址。太学的老师为博士,太学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后来与国子学合一,到明朝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惟一的最高学府。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北京的国子监,就是元、明、清三代沿用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为祭酒,习惯称为“国子祭酒”,韩愈曾任此职。国子监的副职是司业,唐代诗人张籍担任过此职。司业以下为“监丞”、“典簿(bu)”、“典籍”(类似今天大学图书馆馆长,章学诚曾任此职);“博士”和“助教”,分坐博士厅和六堂工作,负责讲解经义,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和讲师。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监生”。明清时期因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四类:一是在京会试落第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做“举监”;二是从各地方学校选拔入监就读的叫做“贡监”;三是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做“荫监”;四是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做“例监”。监生们学习的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的《四书》、《五经》以及《资治通鉴》等;八股文到明朝成为必修课程。通《四书》而未通经者为初级班;一年半以后经过考试,文理通顺者升入中级班;又一年半后,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级班,再一年结业。明朝的国子监实行“会食”和“历事”制度。会食就是会餐,目的在培养监生们极为严格的言行举止。历事则类似今天的实习,即将监生们分往衙门各司学习政事,为以后任官做必要准备。明清入监学生的待遇极为优厚,衣食住全由国家供给;已婚者还可养其家小,未婚者赐钱婚聘,回家探亲还给发路费,等等。但在思想和行为上控制极严,小有过失,即行处罚。三、地方官学系统地方官学是指按照地方行政建制设立的教育机构。经费由公费开支。地方官学系统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此后,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政府官学的建设。明朝最盛时多达1700余所。路学、府学、州学、县学。教职人员:路、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级学校均有额定学生人数,入学者称生员。明清时期,各省设立专管教谕的官员,称提督学政,简称提学,又称学政。四、书院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宋代四大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登封的嵩阳书院五、社学、义学和私塾社学是元、明、清时期的官立启蒙教育机构。私塾是指私人创办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义学也称义塾,是指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资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私塾。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的学校称为村塾、族塾(宗塾)。。入学塾就读的学生叫做“学童”,年龄多在5至13岁之间。先识字,识至千字,开始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直接教读四书的,一般先读《大学》,次《中庸》,再次《论语》,最后《孟子》。教读方法,是学童立于教师案旁,教师先读,学童随之而读,读到十数遍,让学童回到座位上自读,然后到教师面前背诵,直到倒背如流,才教新课。直到能熟读相当多的篇目,教师才逐句给学生讲解。另一项,就是学书法。学塾极严,多体罚。古代的家庭教育古代的学校教育不够发达,教育对象多限于官僚贵族子弟,大多数平民百姓的子女很难入学就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大了。史载“孟母三迁”,应是我国较早的家庭教育事例之一。岳飞背后刺“精忠报国”四字,也很有名。其他如苏洵、苏轼、苏辙(zhe)父子;杜审言、杜甫祖孙;等等。汉代以后,由于儒学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封建士大夫家庭以及一般家庭,都以如今的诗礼之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把忠、孝、节、义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封建的家庭教育逐渐规范化。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有关尊老爱幼、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勤奋学习、节俭朴素等内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旧时家庭教育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稍后则是四书五经。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汉代以前的综合性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西汉以后以儒学知识为主。尤其是官学和书院。各种专门知识:武学、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等。人格养成与知识灌输相辅相成,尤其重视人格养成教育。“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第一节周代国学与乡学殷商时期学校已经产生。周代一、乡学据古书记载,古代25家为闾,闾有塾;500家为党,党有庠;2500家为州,州有序;12500家为乡,乡有校。这些都属于乡学。二、国学(1)大学:周王朝京城有辟雍(设在城外西郊),诸侯国都有泮官,二者属于国学中的大学。(2)小学:设在宫廷的南边。教师学生国学学生主要为贵族子弟;入学年龄有所差异大学课程安排大致是春夏学干戈(武舞),秋冬学羽爚(文舞)。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国学逐渐衰落,于是民间开始出现私人办的学校,孔子为其首创者。其后末自、庄子、孟子、荀子都广招门徒,形成不同学派。第二节汉代太学与郡国之学一、汉代太学汉代太学创始于汉武帝。太学教官为“五经”博士,博士长官叫仆射,东汉改称祭酒。各经博士始为7人,宣帝以后增至14人。学生西汉太学生称“博士弟子”,东汉称“诸生”或“太学生”。正式生有太常选择的18岁以上仪状端正的贵族子弟,有直接因“父任”而入学的青年。地方保送的称“受业弟子”,属于特别生,不规定名额。也就是说有太常选择与地方选送两种。前者有官费,后者自费。倪宽带经而锄师从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方式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太学生除所学专经外,可兼习他经。东汉时鼓励通材,通经愈多将来职位愈高,所以不少人能博通“五经”。有的学生还研究自然科学,如张衡、崔瑗。二、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设立。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技艺。学生多为没有名望的庶族子弟。三、郡国官学汉代郡国官学不受重视。第一个创办者是蜀郡太守文翁,对开发四川培养了不少人才,引起汉武帝注意,而后下令在全国推广。平帝时规定:郡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地方学校以识字为主。但《论语》、《孝经》仍然是必读教科书。四、汉代民间私学相当大学的:精舍、精庐;相当小学的:蒙馆、书馆。教师中有不少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著名学者,如马融、郑玄等。后世所谓“汉学”,即以他们为主要代表。魏晋南北朝1、西晋于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于是太学便成为六品以下子弟学校。隋初,文帝置国子寺,相当于后代教育部,这时中国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教育行政机构之始。2、南朝宋文帝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相当于大学下属四个系,明帝设“总明观”总揽上述四科,这是唐代分课教学的滥觞;私学之风不减,宗族和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尊称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七八岁开始攻书法,被尊称为“小圣”;南齐祖冲之一家人善长天文历算,颜之推《颜氏家训》堪称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代表作。第三节唐代学校(一)国子监(教育部)所属学校:1、国子学,学生300人,收三品以上子孙。2、太学,学生500人,收五品以上子孙。3、四门学,学生1300人,其中500为七品以上子孙,800为庶人中俊异者。以上三学,以学习《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为专业课,兼习《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而以《孝经》、《论语》为公共课,《国语》、《尔雅》、《说文》等为选修课。4、书学(书法学院),学生30人,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当中通书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兼习其他字书。5、算学(数学院),学生30人,招生范围同上,学习《九章》、《周髀》、《缀术》等。6、律学(法学院),学生50人,以律令为专业课。这些学校的学习年限:律学6年,算学11年,其他9年。入学年龄:律学18~25岁,其他为14~19岁。(二)部门所属学校1、门下省:弘文馆2、东宫:崇文馆教师称学士,由著名学者担任,收三品以上及贵戚子弟各30人,学习经史书法。两馆皆兼研究和教学双重任务。3、广文馆:考进士的补习之所。4、京师学:专研《五经》之地。5、崇玄学:是专门的道教学院,研习《老子》、《庄子》、《列子》等书。6、太医署:其所属的学校有医学,其中分医科、按摩科、针科、药科,学生结业后,可分别考取医师、医正、医工等职。7、司天台(天文台):其所属有天文学、历数学、漏刻学。8、太仆寺所属有兽医学。9、军队系统的屯营、飞骑也有学校。以上各学,皆收日本、高丽、高昌、吐蕃子弟留学。三、唐代地方学校唐代地方州府之学分为经学和医学,学生名额依各地人口而有差异。经学生分别为60至40名,医学生分别为20至10名。县学只设经学,名额50至20。四、私学唐代鼓励私人办学,因而教育比较发达。如颜师古、孔颖达、韩愈、柳宗元。第四节宋代国学三舍和书院宋代官学制度基本承袭唐代,但放宽了对身分的限定。国第子监所属有国子学(收七品以上子弟)和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废四门学,存律学、书学、算学、医学。仁宗时设武学(军事学院)、军监院(军工学院)。徽宗时设画学(美术学院)。一、国学三舍宋代重科举轻学校,上述各学繁盛期都不长。所以北宋大臣曾先后三次提出兴学,即(1)范仲淹的庆历兴学,(2)王安石的元丰兴学,(3)徽宗时的蔡京兴学。其中以王安石较有成效。其兴学的内容主要有:1、创立三舍法以严格升级考试制度。所谓“三舍”即外、内、上三舍。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初级班),定额2000人,日后依考试成绩逐步升班。考试分月试、岁试和毕业试,试题为经义、策、论等。外舍生于岁试后,参考操行取第一、二等者升入内舍(中级班),定额200人;内舍生两年后,考试成绩优、平,操行合格者升入上舍(高级班),定额100人。上舍学生学习两年后,由政府派员举行毕业试。凡操行与学业俱优者为上等,资格与科举考试之进士相同;一优一平为中等,可免尚书省试;俱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免乡试;不及格者除名。这样就把养士和取士职能皆归之于学校。地方上的县学生通过考试可升入州学,州学生三年后优秀者可贡入太学。2、更新教材宋初教国子以《五经》,用孔颖达之解释,义多驳杂。王安石为培养变法人才,改用他所主编的《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反对繁琐章句之学,注重义理之学,为变法寻找理论根据。变法失败后,三舍法和重义理的作风沿袭了下来。宋代民族矛盾结集矛盾十分尖锐,太学生对国家安危十分关心。钦宗时,金兵围汴京,抗战派大臣李纲被投降派李邦彦排挤而遭罢黜。太学生陈东带头上书,要求李纲复职,怒斥李邦彦为“社稷之贼”。城中军民声援者数万人,群众围住皇宫,痛打卖国贼,钦宗只好让李纲起复。南宋时国学生杨宏中等六人,上书支持正直大臣赵汝愚,批评权奸韩侘胄,结果被遣送远方,当时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7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