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1-政治学基础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1、政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05年/非马克思的政治观,07年/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08年)答:A、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1)政治是一种对于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观(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现实主义政治观(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6)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概括出:(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消灭了剥削阶级后: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政治的定义。(1)确定政治的内涵的三个必要条件:①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②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③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2)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3)定义的三个基本点:①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②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③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一方面它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关系。1.包含人们的利益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2.包含人们的政治权力关系,是政治生活中的力量对比和相互作用关系;3.包含着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体现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资格分配关系。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2、政治的起源和发展。答: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政治社会、以非阶级利益差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政-2-治社会,再到无政治社会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运动。3、政治的社会地位。答: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A、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形成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并且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力的特性和发展水平规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水平。②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组织的规则和运行方式。③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发展。(2)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通过保护特定的经济基础,改变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或改变自身,进而推动或阻碍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政治与法律的关系。(1)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2)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C、政治与宗教的关系。(1)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政治学说取代了宗教.(3)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D、政治与道德。(1)区别:①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②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道德靠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信念来实现。③政治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而道德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2)联系:①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政治权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②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道德的标准影响政治,道德还可规范政治成员的行为。第二章政治学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04年)1、政治学的含义。答:(1)政治学的定义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学这一定义表明: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指导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3)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政治学的内容构成。答:A、构成分类。(1)按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划分,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按政治学的功能划分,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3)按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划分,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4)按政治学研究学对象的状况划分,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3-(5)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划分,分为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6)按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划分,把政治学的研究划分为若干内容结构。B、我国政治学基本内容的划分。我国的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大体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C、政治学原理的特性。(1)抽象性:它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思考。(2)一般性:主要体现为其理论内容的普遍性。(3)基础性:它是政治学训练的理论起点。D、政治学原理的作用和意义。(1)作为社会政治文化地核心组成部分,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2)作为政治认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人们正确认识政治现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作为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灵魂和思想精华,对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政治学的发展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答:A、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强调政治的目的和最高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价值;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作为研究背景或分析对象(2)前者思辨,后者以资料为据;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B、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托马斯·阿奎那《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和A·奥古斯丁《论神之都》:(1)鼓吹神创等级制,以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强调君权神授,以证明教权高于王权,同时给王权加上神圣的光环;主张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为判别是非的标准。(2)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1)14世纪,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和博丹《共和六论》以政治权力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2)17、18世纪,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杰斐逊、潘恩、汉密尔顿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创造了自然法学说,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提出了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案。(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边沁《政府简论》《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穆勒《论自由》《功利主义》主张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私人活动。孔德《实证政治体系》、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创立了实证主义的政治有机体学说,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4)托马斯.莫尔、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拼击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张建立社会共有、共同劳动、和谐一致的共和国。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4-社会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1)西方政治学的两个发展方向:1.政治理方向:主要特点:①派别众多,学派林立,思潮纷杂;②方法体系多样;③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2.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特点: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②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③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④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⑥分析在于政治的“实然”,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答: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诞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又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前人政治学的合理内容,同时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科学研究活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B、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5、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答:可分为五大阶段:(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商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到西周,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春秋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学说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儒家政治学说在其长期发展中,更加精巧和成熟。(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除了传统的儒家政治学说,先后传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取得了胜利。(5)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中国政治学的主导内容。我国政治学已形成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政治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趋于深化。政治学的研究方法6、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答:(1)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论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辩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四个角度,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5-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程序。7、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08年)答:以“事实-价值”的关系为基础分为两类:(1)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倾向于“价值”——规范性研究方法①哲学研究方法②历史研究方法③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2)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注重“事实”——实证性研究方法①社会学分析途径②经济学分析途径③心理学分析途径④政治系统分析模型⑤政治沟通分析模型⑥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3)局限性:①就其政治分析途径来看,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②就其分析模型来看,带有本位主义,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具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③就其分析技术来看,作用是有限的。第二篇政治关系1、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内含着三层递进关系:(1)首要的和基本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2)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政治权力关系。(3)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2、人类利益的二重性矛盾: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1)任何利益都有着得到实现地内在要求;(2)任何利益只有在社会联系中,通过一定的社
本文标题: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8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