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唐山市开放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唐山市开放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征求意见稿)全力推进开放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浅能力,是搞好开放式素质教育试验工作的关键。一年来的开放式素质教育实验表明,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是搞好开放式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一、实施开放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意义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看作是一个身心不断构建、升华过程的人,始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开放式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一致的。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引起了教学观念、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变,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2.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开放式素质教育赋予教师更多创新的空间,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自身的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势必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炼升华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3.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开放式素质教育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和个别化和2谐发展的需要。4.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实施开放式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封闭式”教学的低效状态,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效益。二、开放式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开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单位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遵循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即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内容、要求达到基本标准。多样性是指在确保基本目标达成的前提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在开放性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而不能以知识为本位。(二)开放的教学内容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主要指教学内容的来源是全方位的,教学资源面广量大,取之不尽。我们认为,在开放性教学中,凡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都属于教学内容的范围。其教学内容主要有:1.课程内容。主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其次,围绕教科书讲授提纲、参考资料、作业练习以及视听软件等教学辅助材料等。2.课外书内容。我们认为学生素质的发展要通过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和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获得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为学生配备了课外阅读书籍,另一方面,提出学生阅读书目,学生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阅读。33.社会生活内容。社会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开放式素质教育要贴近鲜活的生活。学生生活于家庭,活动于社会和大自然,在与别人的交往相处中,在与自然万物的接触中,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中,学生增长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因此,在课外,我们带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进行观察学习。4.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开放性素质教育所大力提倡的。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创造,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学校规定的学生实践内容包括:⑴科技实践。例如,科学小实验,小气象站观测,舰模、航模制作比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⑵劳动实践。例如家务劳动、小种植、小养殖等。⑶社会实践。例如参观访问,调查考察,公益劳动,义务宣传,便民服务等。5.时代内容。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名目繁多的信息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电视、收录机、录象机、手机、电脑以及成千上万种的报刊杂志、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都从各种不同的渠道,全方位、快捷、便利地向人们传达着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崛起,信息时代到来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应成为开放式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市政府专门拨专款为实验班的学生配备了计算机,每个学生都能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每个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博客上资源实现共享。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也可在网上相关交流思想,向专家请教问题。在开放性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到五个联系:一是与学4生学业实际水平联系,对教材进行删减增新工作。二是与迅速发展的新科技联系,及时吸收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新科技成果,做为补充教材。三是将学生已有的各科知识互相联系,例如自然、社会、思品、劳动、健康、科技等科目,将相关内容系统地整合,成为新教材。四是扩大学生学习场所,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或社会进行观察调查,使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更为广阔丰富的课堂,接受更多更新鲜的知识。五是结合学校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使学生主动个性化发展。(三)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与特殊的实践辩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节课的教学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在时间、空间两方面都具有广泛拓展。1.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性教学强调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用具、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横向联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此我们特别重视下列三种方式的学习。(1)小组合作式学习。为了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合作学习能力,并对个别后进生进行因材施教。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分组可根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合编组,或自愿结合编组。学生学习的座位也进行了多样化的排列组合,像“圆形、马蹄形、口字形、田字形、凸字形、星点形”等。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小组合作学习变课堂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5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通过小组内部成员和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是培养了互助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已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综合大家意见,做出完整的、较理想的结论,进而使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越个体的力量,自己与小组不可分割。三是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学习组织者,在合作小组中可实行自主承担、轮换负责的方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2)“人—机”对话式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改变着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学习方式。“人—机”对话式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与计算机的直接“对话”,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了个别教学,促使每个学生获得适合于自己的充分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促使自己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3)实践体验式学习。开放性教学的学习空间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或家庭,学习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或视、听材料。学生学习空间的开放必须导致学习方式的变化。为此要求教师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的大学校,去田野劳动,去工厂参观,去图书馆阅览,去社区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环境本身蕴含着的巨大教育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联系,在深入社会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某种期待解决的问题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中去,从而避免了实践体验式学习的盲目性。62.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习目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还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联系性、主体性、创新性,开放性教学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唯有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思维被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弘扬,学生的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得到培养。我们采取以下策略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①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段式或层次,而内容本身的难度又不是很大,教师可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其它内容则可以一般性地阅读,从而将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②对教材理解让学生选择。在阅读教学中,由于课文的语言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和对事物的含义可以作多角度的理解等原因,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对同一语句或内容的理解可以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只要不违本意,不造成谬误,都是可以的,不必拘泥于划一的答案。③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高效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调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学法,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④练习内容让学生选择。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当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数量上、深度上、形式上有一定的选择度,突破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真正做到不求统一,但求发展。⑤学习伙伴让学生选择。学生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7意愿,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3.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有了疑问才能进一步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开放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充分的时间,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培养遇事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特别是鼓励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4.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应成为开放性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为此提供了操作模式。发现教学模式的步骤一般为: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必要的事实材料;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④学生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正确方法;⑤对讨论作总结,得出一般结论。将发现教学基本模式运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当中,又可构建出一个个既能完成各自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又能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开放性的学科教学模式。如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如下教学结构:①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发现欲望;②提出研究问题,开展研究活动;③深入阅读实践,收集发现材料;④合作交流成果,综合比较筛选;⑤取得发现认同,拓展延伸探究。5.鼓励学生发散求异。我们从教学提问入手。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四类:一是判别性问题。其典型的形式是“是不是”,“对不对”,要求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二是叙述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是8什么”、“怎么样”,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背诵作出叙述性回答。三是述理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说出思维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四是扩散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对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还想到了哪些可能性。”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和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培养,主要是由教师提出述理性和扩散性问题占课堂所提问题的比重所决定的。换言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或所提问题必须要有开放性。(四)开放的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小学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开放教学时间是让课堂教学向课前、课后延伸开放,使教学活动的过程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更能符合知识本身在形成过程中
本文标题:唐山市开放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8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