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
1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内容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社区在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财政投入机制、社区参与、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与政府的职责划分及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因而,从城市化的角度研究社区发展,是促进中国社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对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社区建设Thecommunitybuildingandmanagemen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Abstract】Thecommunityisthefoundationofthecity,andthemostbasicunitofsocialmanagementofthecity.Withthepromotionofthereform,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andthequickeningofurbanizationprocess,thecommunityplaysamoreandmoreoutstandingroleinstrengtheningcitymanagement,servingcitizen'slife,promotingcivilizationintensity,anddevelopingthedemocracyingrass-rootsunits,etc.However,theChinesecommunityexistalotofdeficiencyincommunity'sparty'sorganizationalbuilding,communityfinanceinvestmechanism,communityparticipatein,communityjobbuildingofcontingent,communityandgovernment'ssegregationofdutiesandcommunityservice,etc,andwhichcan'tconformwithurbanizationprocessaccelerateddaybyday.Therefore,studyingcommunitydevelopmentfromtheangleofurbanizingisanimportantbreakthroughpointthatprotects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nesecommunity,atthesametime,whichhasanimportantrealisticsignificancetotheChineseurbanizationadvancementandsocialeconomycoordinateddevelopment.【Keywords】urbanizationprocesscommunitybuilding一、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和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小城镇数量迅速扩张。2003年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迅猛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等进一步优化。但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2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1]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2]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小城镇,打破了“农村—农民、城市—市民”的格局,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到1997年,小城镇由1978年的2173个增加到1.82万个(加上4万多个乡政府所在地和2000多个国营农场所在地,以及一部分在行政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集镇,总量已达5万多个),有100多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各类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里。3、1992-2002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3]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4]大中小城镇建设投资的扩张,已经成为90年代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4、2003年至今,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突出表现为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用地拓展等进程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呈现“错位式”的并进。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是9101元[5],按照现行的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别为32061元,46718元[6],已经超过3000美元,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成长期;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高速成长期。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建设和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比2002年增加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年末总人口36764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840万人,增长11.7%,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达54.6%、40.4%和35.7%[7];(二)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获得不少成就,但在中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化与社会生活结构转化并未得到同步发展,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格局。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以及社区建设滞后等方面,其中社区建设的滞后较为明显。3社区,是指城市中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地域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在中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社区建设明显滞后,比较典型的有“村镇病”、“二元社区”问题和“城中村”现象等。社区建设的滞后既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格局的产物,更是其在社区层面的反映。社区建设的滞后对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社会的扩张形成制约。因此,认识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一)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地城市化是任何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无法违抗的普遍规律。根据国际经验和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保持年均近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全国的城市化率已从2001年的37.66%提高到2004年的42.99%[8];而城市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居民在经济利益、社会就业等方面产生大量问题和矛盾,出现了城市化后的农民种粮无地、上岗无位、就业无门等现象,还有城中村改造拆迁所引发的利益矛盾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城市区域性的协调发展。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都在促使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不断产生利益诉求不同的社会群体,而每一个新形成的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排斥甚至对立的状态。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小农意识成为影响他们在精神世界、思想道德等方面与城市文明实现对接的最大障碍。由于这些“新市民”不能立刻适应城市文明,不能马上适应现代城市的节奏和管理,从而引发了社区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如在社区违章搭建、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破坏绿化、黄赌毒等屡有发生,这些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着重加以解决的问题。(二)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作为一种微观小社会,地缘关系即“地域”相关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一种“熟人社会”,而地缘群体最基础的关系是邻里,邻里在农业区发展为村、乡,在城市发展成胡同、小区、街道、城区。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日益突出,因为涉及城市化的各项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而要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要缓解的各种利益纠纷,也都离不开社区,因此,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从结构上看,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区建设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是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从功能上看,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必须延伸到基层社区,并依据实际为基层社区创造更加方便、高质量的环境。而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实现城市化的牢靠基础。社区建设愈是成功,城市化的步伐就愈扎实,发展后劲就愈强劲。三是从内容上看,社区建设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维护社会秩序,搞好社会治安,营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4境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是城市化在实现一个地区从农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所涵盖的基本内容。(三)社区建设是实现城市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化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如果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而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群体就会产生被剥夺感,进而导致社会冲突和合法性危机,必将影响社会的整体建构。而社区建设为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日益成为实现城市化的有力保障:一是社区为城市化创造了承接社会变迁的载体。城市化过程中造成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比如在城市郊区,有不少已经不再是农民的农民他们无地可种,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网络中,他们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政治、社会管理体系中,也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福利与公共品分配体系中。而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城市化的这种转变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处于社会变迁中的居民群众的许多需求,或者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二是社区为化解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平台。城市化带来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城市化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必须依托于社区。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处于城市化变动中的基层社会,才能使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才能使城市化规模、速度、质量同步跟进。三是社区建设能比较有效地消除城市社会病,达到城市分化、社区整合的效应,推动城市化健康运行。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民间力量,以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让居民广泛参与,解决个人无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以使
本文标题: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9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