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送给为CTD格式努力的药品研发人员的指导原则
审评中心电子刊物合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1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3FDA关于仿制药申请中原料药杂质研究的指导原则(讨论稿)介绍……………….…5浅谈强制降解试验……………………………………………………………..…………7热分析法在药物结构确证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9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中试放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1原料药质量研究中无机杂质的控制………………………………………………………14原料药申报中几点药学共性问题的思考…………………………………………………18药物晶型的分析方法介绍…………………………………………………………………21中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关于溶液的澄清度和颜色检查的异同比较……………………25关于制定含量(或效价)限度的几点体会………………………………………………28手性药物旋光度测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浅谈药物水分检查方法的选择……………………………………………………………33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35关于原料药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思考………………………………………………40色谱法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43影响因素试验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及其关注点…………………………………………50从ICH的指导原则谈非特定杂质的控制…………………………………………………55从现有的几种质控模式谈药品的质量控制发展趋势……………………………………57稳定性试验与药品的有效期………………………………………………………………60从药品质控模式的变迁看药学技术评价的重点…………………………………………64杂质谱的分析………………………………………………………………………………66对原料药合成路线长短的一些考虑………………………………………………………69加拿大对合成用起始原料的相关要求简介………………………………………………71谈如何保证申报工艺与大生产工艺的一致性……………………………………………72化学药品残留溶剂方法研究易忽视的几个问题…………………………………………74杂质检查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破坏性试验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76从注册角度浅谈如何提高仿制药的质量…………………………………………………79关于药学对比研究的几点要求……………………………………………………………83EMEA直接接触塑料包装材料指导原则…………………………...………………………85EMEA《遗传毒性杂质限度指导原则》介绍………………………………………………97FDA有关QbD的初步实施情况介绍………………………………………………………101HPLC法校正因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05从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变更谈化学药品注册标准的规范书写………………………108对注册批件中生产工艺内容要求的思考………………………………………..………111工艺研究与申报资料中常见问题分析…………………………………..………………113化学药品注册标准中贮藏条件的规范书写………………………..……………………115浅谈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模式的变迁………………………………………..……………117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浅议………………………………………………..……………120元素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分析………………………………………..……………………123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20060120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20060208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5.检测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6.定量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检测波长变化±5nm、流速相对值变化±20%以及采用三根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测定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杂质峰与其他成分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杂质溶液进行分析,该杂质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9.溶液稳定性按照分析方法分别配置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然后将上述溶液分别贮存在室温与冰箱冷藏室(4℃)中,在1、2、3、5和7天时分别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可接受的标准为:主成分的含量变化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并不得出现新的大于报告限度的杂质。FDA关于仿制药申请中原料药杂质研究的指导原则(讨论稿)介绍20060228审评七室史继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FDA关于仿制药杂质研究的最新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1999年版的同名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文中对仿制药的杂质研究及限度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该指导原则,希对我国仿制药研制有一些提示。关键字:FDA仿制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仿制药申请: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讨论稿)于2005年1月28日在FDA网站发布。FDA对1999年版同名指导原则进行修订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为了与2003年ICH修订的Q3A(R)“新药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相一致,对仿制药申请(ANDAs)同名指导原则中的“杂质列表、可接受的标准及杂质的合理控制(限度与方法)内容进行更新。其二,删除1999年版指导原则中与Q3A(R)叙述重复的部分(如杂质分类、分析过程及方法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其最重要部分“杂质的合理控制(QUALIFICATIONSOFIMPURITIES)”(原文第四部分)作介绍。杂质的合理
本文标题:-送给为CTD格式努力的药品研发人员的指导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