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0答谢中书书(朗读版) 高清_标清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现在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语言之美。•2、研读,品味意境之美。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3、探究,体会作者沉迷山水之怡然自得。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写作背景简介答谢中书书答复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信陶弘景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自主学习】•1、陶弘景华阳隐居南朝梁山中宰相•2、颓竞yù•3、(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坠落•(5)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6)参与,这里指欣赏。•4、(1)对偶(2)借代、对偶•5、(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2)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3)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4)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一、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tuí四季都消散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指人间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参与二、翻译句子,整体感悟。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同学们,竞赛开始啦,每人选一句翻译,你愿意服输吗?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赏谈的呀。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历历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的长啸、鸟雀的鸣叫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译文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这实在是人间天堂啊。三、朗读,入文入景,品味语言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都四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指人间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参与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总起句,以感慨发端。1、描写山川中的静景之美。2、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动景)。三、感慨自然之美景。结束全文,呼应前文。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合作探究】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7、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写到的景物: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描绘:从仰望高峰到俯视清流,然后有些流水两边的景物,上下左右都写完后,又描绘了崖壁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是静景描写;然后“乱”、“竞”两字把猿、鸟、鱼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动景描写。•8、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9、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10、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全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当堂训练】•1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2、(1)助词,的•(2)动词,消散•(3)动词,坠落名词,指潜在水中的鱼•13、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14.(1)③装订成册的著作•(2)①写字;记录;书写•(3)④书信•(4)②字体•(5)⑤文件【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解题----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承天寺承天寺走近苏轼苏轼(1037-110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073)走近苏轼•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自主学习】•1、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忠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豪放•2、suìqǐnzǎoxìngbǎijiěkōng•3、(1)想要,正要•(2)高兴的样子•(3)于是,就•(4)原来是•(5)共同,一起•(6)清澈透明•(7)考虑,想到•(8)只是•4、(1)yù参与,这里指欣赏•(2)yǔ和、跟•(3)yǔ共同,一起•5、(1)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便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叉错杂,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自读、同桌互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断好句子、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将要门高兴的样子走动思考游乐于是,就一起散步二、看注释、通文意……的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交叉错杂纵横原来是只是,不过罢了翻译下列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翻译: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翻译: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将要睡觉时,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合作探究】•6、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①“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②“……盖竹柏影也”——描写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7、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8、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9、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10、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当堂训练】•11、(1)高兴的样子•(2)只,只是•12、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3、④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14、旷达(或:豁达)【拓展延伸】•(1)a、银钩玉钩•b、玉弓弓月•c、金饼金盆玉环银盘玉盘金镜玉镜•d、金兔桂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蟾兔•(2)略
本文标题:10答谢中书书(朗读版) 高清_标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1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