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周:小說寫作技巧第五節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六節語言文字的運用第五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說主要係由主題、故事、人物,以及時空等來表現。主題是小說的精神、是思想的重心,它非常抽象,若沒有故事和人物的助力,就無從展示。故事雖有莫大功能,但它只不過是事物的發展過程,它必須借助人物的動力來推動才能多彩多姿。可見人物是構成小說不可缺少的元素,更是小說的推動力,小說中若沒有人物,則無法引發事件,沒有事件,其情節自然也無法展開。故每一個作家在寫小說之前,一定先得選擇佈局中的人物,考慮這些人物的個性是否適當,其對人物的觀察愈細,瞭解越多,就愈能掌控,描述時就更為順手。當然並非作家所瞭解的,一定要毫不保留的寫出,有時只勾勒其重要部份,以突出其形象,比全部敘述更有意蘊,更為深刻。例如吶喊中<白光>之主角〝陳士成〞的原型〝周子京〞,論其所受的苦比魯迅筆下之陳士成要悲慘得多,他不但秀才沒考取,藏銀掘不著,連錢財也被媒婆騙得精光,最後以剪刀戳破自己的氣管,以煤油燃燒自己,再投河自盡,其死狀可謂慘不忍睹。。一般作家向來喜歡這種驚心動魄的悲劇,尤其是譴責小說如:吳沃堯劫餘灰裏的抽打主角〝朱婉貞〞之場面,劉鶚老殘遊記裏的酷吏逼刑〝魏謙〞與〝賈魏氏〞之場面,皆描寫得淋漓盡致。但魯迅則不然,他捨棄全部具體的描述,只取特定部份加以發揮,以能凸顯其〝科舉制度的弊害〞之主題即可,這便是魯迅貫用的手法。誠如他說:所寫的事蹟,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絕)不全用這事實,只是采(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有人說,我的那一篇是罵誰,某一篇又是罵誰,那是完全胡說的。可見魯迅小說大抵只取一點事實的緣由而加以發揮,並綜合相關人物特點,來塑造小說中之人物形象,使其賦有〝個性〞和〝共性〞的含義,除造就個人所獨立具有的特徵外,亦有與一般人普遍性所具有的特徵。如吶喊中<阿Q正傳>的主角〝阿Q〞,他具有〝眼高手低、欺善怕惡〞之獨立的個性特徵,也有人類性格上,所普遍存在的〝心理補償作用(精神勝利法)〞之共性特徵。故能令人讀之易於產生共鳴,這也就是為何讀者總覺得,魯迅小說像在影射自己,或像在罵某人一樣的原因,此便是他最成功地方。誠如涵廬(高一涵)說:我記得當阿Q正傳一段一段陸續發表的時候,有許多人都栗栗為懼,恐怕以後要罵到他的頭上。並且有一位朋友,當我面說,昨日阿Q正傳上某一段仿彿就是罵他自己。因此……凡是阿Q正傳所罵的都以為就是他的陰私。凡是與登載阿Q正傳的報紙有關係的投稿人,都不免做了他所認為阿Q正傳的作者的嫌疑犯了!等到他打聽出來阿Q正傳的作者名姓的時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識,因此,才恍然自悟,又逢人聲明說不是罵他。至於作家塑造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向有很多種方法,據小說家吳念真的看法是:其一,直接描述法:有的人是直接把人物交代出來,在開頭時便把故事中人物穿著、相貌、職業、個性,作一個介紹。其二,戲劇方法:不直接描述,作者讓小說人物透過自己本身的語言和行為來表現自己。也就是很自然的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刻畫出來。其三,小說人物談小說人物。藉著小說人物的相互談論,把另一個人物給刻畫出來。而傅騰霄也將其劃分為人物的肖像描寫、人物的行動描寫、細節描寫、人物的語言描寫、人物的心理描寫等五部份,兩者除人物的心理描寫不同外,其餘的看法大致相同,另一人物姓名的制定,筆者認為亦是屬人物形象塑造中之一環。由此,本節將以人物的姓名制定、人物的肖像描寫、人物的行動描寫、人物的語言描寫,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寫等五大項,來加以探討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之塑造。至於細節描寫部份,則基於魯迅小說的人物形象,甚少做細節描繪,故在此不多做說明。茲論述如下:一、人物的姓名制定:大凡任何東西,我們皆會附予它一個名稱,以使彼此間瞭解其所指向的事物,這個名稱,不僅代表著此件東西,亦指出其特徵。如杯子這個名稱,除代表著其本身的實體外,也指出其具有容量的特徵。電燈這個名稱,除代表著其本身的實體外,同時亦指出其具有照明的特徵。人物之姓名,也是如此,除代表著其人本身外,亦可從姓名中,知道這人的大概。此即所謂的〝望文生訓〞,一見名字,就頗能知道該人為何。像〝阿貓〞、〝阿狗〞的名字,除是代表其人本身外,亦讓人感覺到其出身下層社會,屬鄉下土包子這類的人。〝孔夫子〞、〝孟夫子〞這個名字,除代表其人本身外,也讓人知道其為上流社會的知識份子。如果我們將其角色互調,似乎就不盡合理,當然亦有例外或諷刺者,不過大抵是如此。可見姓名之制定,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直接影響,它對讀者認識這號人物,起了先導作用,故作家在為小說中的人物命名時,就不得不慎重。魯迅便是這個中之能手,尤其是以能反映此號人物的形象為主。像吶喊中:<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端午節>的主角〝方玄綽〞、<白光>的主角〝陳士成〞。彷徨中:<在酒樓上>的主角〝呂緯甫〞、<肥皂>的主角〝四銘〞、<高老夫子>的主角〝高老夫子〞,以及<懷舊>的主角〝禿先生〞等姓名,望文生訓,即知道此皆是屬知識份子這類的形象,尤其是高老夫子、禿先生這種名字,一見即知是為人師者。吶喊中:<明天>的主角〝單四嫂〞、<故鄉>的〝楊二嫂豆腐西施〞。彷徨中:<祝福>的主角〝祥林嫂〞,以及<離婚>的主角〝愛姑〞等這些名字,一見亦即知是屬婦女形象這類的人物,尤其像豆腐西施,就知道她是一位在賣豆腐的婦女。吶喊中:<藥>的〝華老栓夫婦〞、<風波>的〝九斤老太〞與〝七斤夫婦〞及〝六斤〞、<故鄉>的〝閏土〞、<阿Q正傳>的主角〝阿Q〞。彷徨中:<祝福>的〝賀老六〞,以及<離婚>的〝莊木三〞等名字,皆帶有濃厚的鄉村氣息,屬農民形象這類人物,其中之九斤、七斤、六斤,又有著長幼的順序,而阿Q這個名字更帶有滑稽味。吶喊中:<阿Q正傳>的〝趙太爺〞與〝錢太爺〞。彷徨中:<祝福>的〝魯四老爺〞、<離婚>的〝慰老爺〞與〝七大人〞等名字,一看便知是屬地主官僚這類的形象。至於故事新編中之人物命名,因受限於史實,故大都依固有名字。由此可見,魯迅對於小說中人物姓名的制定,以能反映這號人物形象為主,以助長其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讓讀者望文生訓,即知道此人之大概。二、人物的肖像描寫:肖像描寫在人物形象塑造中,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手法,它讓讀者直接看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無需推測揣摩。尤其是中國傳統小說對於肖像之塑造,傾向於靜態描繪,在人物一出場時即做綜合性介紹,從性情、身材、面貌、服飾等,一一敘述。像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一出場即介紹說: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如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亦是如此: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載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蝶纓絡圈。身上穿著縷金百蝶花大紅雲緞窄襖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撤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灣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風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此種肖像描繪方式,令人對小說中的人物性格一目瞭然,一開始即有強烈印象。雖然有些作家並不做全面性的描繪,僅取一端由局部性著手,以凸顯其肖像上之特徵。如儒林外史中對〝范進〞的描繪:落後點進一童生來,面黃肌瘦,花白鬍鬚,頭上戴一頂破氈帽。這固是簡短的幾句,卻把范進所扮演「窮愁潦倒的老生」,這個角色之肖像勾勒出來。再配合一些動態上描寫:「凍得乞乞縮縮接了卷子」、「那衣服因是朽爛了,在號裏又扯破了幾塊。」等,范進落魄的形象就更加深刻。亦有些作家不直接描繪人物,而藉由別人的口中,來展示其肖像。如吾師吳宏一教授歸來中之:村中的人樸素中還是帶著熱情。〝噢,你越長越高了。〞〝身體比以前壯多了。〞他們都這麼說。可是我的母親卻不這麼說,她說:〝看,又瘦多了,這次回家該多休息幾天啦。〞。如此便將主角的肖像勾出一端,同時也將母愛展露無遺。以上這三種描寫方法,即是小說理論中的〝整體式描繪〞(或謂明敘法)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則是,〝局部性描繪〞如儒林外史等則是,以及〝烘雲托月式描繪〞(或謂暗敘法)如歸來等則是。基本上,作家對於小說中人物肖像的塑造,最常見者便是此三種手法(另有一種遺傳法,因魯迅小說中沒使用,在此也就不論),故本文將從這三方面來探討魯迅小說之肖像描寫:1、整體式描繪:所謂〝整體式描繪〞,係指「作家對所寫人物的全面介紹。即並不侷限於對人物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寫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著、手腳、神態等等。」。魯迅吶喊之<故鄉>。彷徨之<祝福>、<在酒樓上>、<長明燈>、<孤獨者>。故事新編之<起死>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肖像,即屬這方面的描繪。<故鄉>中的〝閏土〞,魯迅在他出場時即介紹說: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裏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如此便概略的將一位農民肖像顯示出來。再配合魯迅回憶他童年時的描述: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尤其是那動態的描繪: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盡力的刺去。這就把兩幅相隔近三十年的肖像疊印一起,使讀者強烈感受到閏土的變化。這種變化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農民辛苦生活對他的影響,尤其在兩幅肖像之對照下,通過活潑矯捷的少年閏土到像木偶人般的中年閏土,由這兩者間之巨大變化,便揭示了他生活的全部艱辛。另一號人物,〝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描繪,亦是屬整體式:「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繫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祝福>中的主角〝祥林嫂〞,魯迅以三個不同時期,來塑造她三幅不同肖像。第一幅係在第一任丈夫過逝後,從婆家逃出時的描繪:頭上紮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她整天的做,似乎閒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這一幅肖像,前半部是以整體式來描寫,後半部則以烘雲托月式來塑造(見以下說明)。第二幅係在第二任丈夫和孩子過逝後,被其大伯趕出時的描繪:她仍然頭上紮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第三幅係在她死前時的描繪: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如此不同的三幅肖像,便呈現出祥林嫂外貌的深刻變化,留下十幾年的歲月痕跡。這種將現在與過去做對照之寫法,最能揭示其艱苦的生活歷程與心靈創傷。<在酒樓上>中的主角〝呂緯甫〞,魯迅在他出場時亦即介紹說:面貌雖然頗有些改變,但一見也就
本文标题:第6周小说写作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1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