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法律逻辑学教程2016年上学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一、思维、语言与逻辑“逻辑”是英文Logic的音译,它导源于希腊文(逻各斯),原意是指言辞、思想、理性、规律等。古代西方学者用“逻辑”指称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我国近代学者将“逻辑”意译为“论理学”、“理则学”、“名学”、“辩学”等。到20世纪初,我国逐渐通用“逻辑”的译名。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如“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逻辑继续”。(2)指思维的规律、规则。如“法律辩护要合乎逻辑”。(3)指研究思维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如“学点文法和逻辑”。(4)指某种特殊的观点、方法。如“杀人不眨眼者所奉行的是暴徒逻辑”。•逻辑学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基于实践之上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感性认识是形成感觉、知觉和表象的阶段,它对事物的认识是形象的、直观的、表面的。理性认识就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推论理的阶段,它对事物的认识是抽象的、概括的、间接的。例如,“犯罪行为”是对所有触犯刑法并依据刑法予以刑事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反映,它所揭示的不是某一犯罪行为的具体特征,而是经过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属性进行抽象、概括而得到的关于这类行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思维内容是思维对象及其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思维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态,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及其属性作出断定的思维形态;推理是从已知知识得出未知知识的思维形态。思维形式就是同一类型的思维的共同结构。•何谓“同一类型”?(待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伴随整个体思维过程,并总结、记录、巩固思维成果。(概念与语词、判断与语句、推理与句组句群相应)•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p∧q(“法律是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制度”、“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是危难,又是机遇”这三个判断共同的结构形式。)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首先是研究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什么是思维的形式?什么是同类型思维?(1)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基地组织成员是人,所以,基地组织成员是要死的。(2)船在海上,人在船上,所以,人在海上。(3)所有法学专业学生都应学习法理学,本班同学是法学专业学生,所以,本班同学应学习法理学。•以上三例是同一类型思维,具有共同结构:•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其次,逻辑学要研究抽象思维的规律。抽象思维的规律有包括基本规律和非基本规律基本规律主要有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保证思维前后一贯无矛盾的矛盾律和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非基本规律指存在于推理等思维形式中的特殊规律(通常称公理、推导规则)。•最后,逻辑学要研究思维方法,也称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明确概念或词项的定义、划分方法,确定命题的真假值的值法,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增强论证性的反证法、归谬法等。三、逻辑学的性质•1、全人类性•2、基础性•3、工具性•4、规范性四、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逻辑学的产生:世界三大逻辑学发源地及最早的三大逻辑: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古代中国(墨辩逻辑)、古代印度(因明逻辑)•二、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的第一次里程碑式大发展:近代西方归纳逻辑的产生(弗兰西斯·培根)•逻辑学的第二次里程碑式大发展:现代数理逻辑的产生(莱布尼茨—怀特海、罗素)•逻辑学的第三次里程碑式大发展:辩证逻辑的产生(黑格尔、马克思)第二节法律逻辑学的特点与作用一、法律逻辑学的特点法律逻辑学还是一门正在研究和探索的新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法律逻辑学课,大多是在没有学过普通逻辑知识的学生中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普通逻辑的一般原理及其在法学和法律工作中的应用。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法律逻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逻辑学,而是“法律专业普通逻辑学”的简称。我们暂且称之为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逻辑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涉法思维的形式、方法与规律的逻辑学学科。•那么,法律逻辑学有何特点呢?法律逻辑学既体现了一般逻辑理论的共性,又带有涉法思维的特点。•首先,法律逻辑学要介绍一般的逻辑理论知识,如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等。•其次,法律逻辑学要介绍研究涉法思维活动中的特殊形式与规律的逻辑知识理论,如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二、法律逻辑学的作用首先,法律逻辑是推进进法律一致性的重要手段。逻辑学与法律公平、公正相依伴,法律推理是法学研与运作的重要方法,司法程序是否公平、公正的晴雨表。其次,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立法工作水平。立法既要遵循立法原则、立法政策,还要讲究法律条文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恰当性。最后,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法学研究与依法办案的能力。逻辑论证与表达,案情归纳与演绎分析,识别、驳斥逻辑谬与诡辩,提高论辩能力,都是法学研究与依法办案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法律工作者的逻辑学素食密切相关。第二章命题逻辑(上)•第一节命题概述一、命题及其逻辑特征1、什么是命题•命题:命题是借助语句陈述思维对象情况并有真假之分的思想。例如:•(1)任长霞是人民心中的好局长。•(2)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3)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没有选举权。(4)有的律师不是兼职的。(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6)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7)只有现场作案人,才可能到过犯罪现场。(8)并非如果某人有作案工具,他就是作案人。2、命题的逻辑特征:①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②有真假之分(8例中有2例为假)二、命题与语句及判断2、命题和语句语句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语言文字的符号串。命题和语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命题都要用语句表达。区别:(1)是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2)有些语句子不直接表达命题(只有陈述句、反诘疑问句直接表达命题,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直接表达命题)(3)同一语句可表达不同命题(4)不同语句可表达同一命题3、命题和判断一个命题所陈述的思维对象情情况,如果被思维主体肯定或否定,命题就变成判断。所以,命题和判断的区别在于陈述的内容与主体有关还是无关。无关是命题,有关是判断。三、命题的种类规范模态命题模态命题↗真值模态命题直言命题(性质命题)命题↗↘简单命题:命题的词项分解形态↗↘非模态命题关系命题↘复合命题:命题的宏观联结形态•复合命题有七种基本形式: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必要条件假言、充分必要条件假言)、负命题。第二节复合命题一、什么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复合命题是宏观联结态的命题,它以简单命题为基本单元,不再对简单命题内部结构作微观分析,即不分解组成命题的词项,如主词、谓词等。复合命题中所包含的命题称子命题,有多层次子命题的复合命题称多重复合命题。子命题若是简单命题,则称该子命题是复合命题的原子命题。如1: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某件重要新闻,那么,因特网是很快就会发布出这一新闻来。形式是:如果p,那么q。2:不能说这件事不是甲干的就是乙干的。形式是:并非“要么p,要么q”(或并非p)复合命题的真假值称为逻辑值。一个复合命题真,称为该命题有真的真值,记为“1”;一个复合命题假,称为该命题有假的真值,记为“0”。复合命题的真假值由子命题的真假与子命题之间的联结方式决定。表示子命题之间联结方式的逻辑算子是复合命题的联结词。二、复合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是借助于命题联结词联结子命题构成的。在思维实际中,子命题或真或假,复合命题的真假也确定了。从逻辑理论说,子命题是变项;命题联结词是常项。常项(命题联结词)是特殊的词项。如,“春天来临”与“百花齐放”是两个子命题,联结词不同,可有不同的复合命题(“春天来临并且百花齐放”、“春天来临或者百花齐放”、“如果春天来临,那么百花齐放”)变项(子命题)可以指派其为真为假(称真值指派)仅从真值角度反映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联结词,称为真值联结词。复合命题有七种其基本形式:三、复合命题的种类及其特征(一)联言命题①什么是联言命题联言命题就是用“并且”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如这种行为既是违法行为也是犯罪行为。法官分析证据时,不仅要注意原告方提供的证据,而且要注意被告方提供的证据。②常见的联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并且而且虽然………但是不仅………而且既………又一方面………一方面最典型的是:并且联言命题又称合取命题公式:p并且q;p∧q(合取式)合取词、合取支联言命题真值表pqp∧q111100010000真值表显示联言命题的判定方法:所有支命题为真,则联言命题为真,只要一支命题为假,则联言命题为假。联言命题的性质:联言命题为真,则每一支命题为真•联言推理①什么是联言推理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并根据联言命题逻辑特征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②联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分解式p∧q┣p;p∧q┣q•合成式p,q┣p∧q二、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就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如1:企业在交易会上或者或者了解了产品信息,或者获得了技术情情报。如2:某甲伤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过失的。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1、相容选言命题①什么是相容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是用“或者”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为真的命题。如上例1企业在交易会上或者或者了解了产品信息,或者获得了技术情情报。②相容选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或者或许……或许可能……可能最具典型的:或者相容选言命题又称析取命题。公式:p或者q;p∨q(析取式)析取支、析取词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pqp∨q111101011000真值表显示相容选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只要有一个支命题为真,则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如果全部支命题为假,则相容选言命题为假。相容选言命题的性质:相容选言命题为真,且其余支命题为假,则剩下唯一的支命题为真。相容选言推理①什么是相容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②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p∨q,¬p┣qp∨q,¬q┣p析取引入式p┣p∨q③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2、不相容选言命题①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是由联结词“要么…要么…”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如上例2某甲伤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过失的。②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最具典型的是:要么……要么不相容选言命题又称不相容析取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q;p∨!q(不相容析取式)不相容析取支、不相容析取词不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pqp∨!q110101011000真值表显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如果只有一个支命题为真,其余支命题为假,那么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如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支命题为真,或所有支命题都为假,则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假。不相容选言命题的性质: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且其余支命题为假,则剩下唯一的支命题为真;一个支命题为真,则其余支命题为假。不相容选言推理•①什么是不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必然推出的推理。②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否定肯定式(p∨!q),¬p┣q•(p∨!q),¬q┣p•肯定否定式(p∨!q),p┣¬q(p∨!q),q┣¬p•③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三、假言命题1、假言命题与条件关系假言命题是陈述一事物情况存在需要条件的复合命题,因此也称条件命题。如1:如果该嫌疑人参与作案,那么该嫌疑人有作案时间。如2:只有合理施肥,才能获得高产。如3:当且仅当某一行为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题的行
本文标题:法律逻辑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3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