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全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考试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成绩组成:平时50%(上课15%,课程小论文20%,作业15%)+期末考核50%考试要求:1、听课15%,每缺一次课扣2分,缺课6次取消期末正常考试资格;2、课程小论文20%,与小组题目相关;3、作业15%,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定成绩;4、期末考试50%,通过闭卷方式进行。第1章概述本章重点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包含分组交换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性能目标;计算机网络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包含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第1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三网;连通性、共享;1.2因特网概述1.2.1网络的网络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多层次的ISP结构因特网;1.2.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经过的四个阶段;第1章概述1.3因特网的组成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1.3.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路由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第1章概述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OSI/RM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7.2协议与划分层次网络协议;协议的三个要素;第1章概述(续)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1.7.5TCP/IP的体系结构四层体系结构、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协议族示意;第2章物理层本章重点物理层的任务几种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几种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和FTTx。第2章物理层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四大特性;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通信双方的三种基本信息交互方式;2.2.3信道的极限容量奈氏准则、信噪比第2章物理层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全反射)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2.4信道复用技术2.4.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复用与分用、异步时分复用与同步时分复用;2.4.2波分复用2.4.3码分复用第2章物理层(续)2.5数字传输系统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SDH)2.6宽带接入技术2.6.1ADSL技术ADSL接入网的三大组成部分;2.6.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2.6.3FTTx技术无源光网络PON;EPON与GPON;第3章数据链路层本章重点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这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协议和CSMA/CD协议)的特点。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以及使用场合。第3章数据链路层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数据链路和帧3.1.2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和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帧检验序列FCS);3.2点对点协议PPP3.2.1PPP协议的特点PPP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3.2.2PPP协议的帧格式字节填充和零比特填充;第3章数据链路层(续)3.2.3PPP协议的工作状态PPP协议状态图;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两种共享信道技术;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适配器;3.3.2CSMA/CD协议协议要点;碰撞窗口;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3.4.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集线器的特点;第3章数据链路层(续)3.4.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4.3以太网的MAC层MAC层的硬件地址;3.5扩展的以太网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碰撞域;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以太网交换机;虚拟局域网VLAN;第3章数据链路层(续)3.6高速以太网3.6.1100BASE-T以太网3.6.2吉比特以太网3.6.3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3.6.4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第4章网络层本章重点虚拟互连网的概念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传统的分类的IP地址和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第4章网络层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因特网网络层的设计思路;4.2网际协议IP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三个协议;4.2.1虚拟互连网络不同层使用的中间设备;4.2.2分类的IP地址IP地址的结构;点分十进制记法;常用的三类IP地址;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第4章网络层(续)4.2.4地址解析协议ARP4.2.5IP数据报的格式最大传送单元MTU;生存时间;首部检验和;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分组转发算法;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划分子网三级IP地址;子网掩码;4.3.2使用子网时分组转发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路由器转发算法;第4章网络层(续)4.3.3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网络前缀;最长前缀匹配;4.4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4.1ICMP报文的种类差错报告报文;询问报文;4.4.2ICMP的应用举例PING;tracert;4.5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第4章网络层(续)4.5.2内部网关协议RIP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优缺点;4.5.3内部网关协议OSPF洪泛法;层次结构的区域划分;4.5.4外部网关协议BGP自治系统;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4.5.5路由器的构成路由选择部分、分组转发部分;三种常用的交换方法;第4章网络层(续)4.6IP多播4.6.1IP多播的基本概念多播路由器;多播IP地址;4.6.2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多播4.6.3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洪泛与剪除;隧道技术;核心路由器;4.7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4.7.1虚拟专用网VPN4.7.2网络地址转换NAT第5章运输层本章重点运输层为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提供逻辑通信。端口和套接字的意义。无连接的UDP的特点。面向连接的TCP的特点。在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停止等待协议和ARQ协议。TCP的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连接管理第5章运输层5.1运输层协议概述5.1.1进程之间的通信5.1.2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5.1.3运输层的端口5.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UDP概述主要特点;5.2.2UDP的首部格式伪首部;第5章运输层(续)5.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TCP最主要的特点5.3.2TCP的连接套接字;5.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停止等待协议四种情况、信道利用率;5.4.2连续ARQ协议窗口;累计确认;5.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第5章运输层(续)5.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5.6.2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5.6.3选择确认SACK5.7TCP的流量控制5.7.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5.7.1必须考虑传输效率第5章运输层(续)5.8TCP的拥塞控制5.8.1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5.8.2几种拥塞控制方法慢开始和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5.8.3随机早期检测RED5.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5.9.1TCP的连接建立5.9.2TCP的连接释放5.9.3TCP的有限状态机第6章应用层本章重点域名系统DNS--从域名解析出IP地址万维网和HTTP协议,以及万维网的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SMTP协议和POP3协议的使用场合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特点网络管理的三个部分(SNMP本身、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库MIB的作用)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的基本概念第6章应用层6.1域名系统DNS6.1.1域名系统概述6.1.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6.1.3域名服务器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6.2文件传送协议6.2.1FTP概述6.2.2FTP的基本工作原理一个主进程,两个从属进程;两个TCP链接;6.2.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第6章应用层(续)6.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6.4万维网万维网的文档静态文档、动态文档、活动文档;6.4.5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6.4.6博客、微博和轻博第6章应用层(续)6.5电子邮件6.5.1电子邮件概述图6-17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组成构建;6.5.2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6.5.3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6.5.4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6.5.5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图6-18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6.5.6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第6章应用层(续)6.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6.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6.7.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6.7.2管理信息结构SMI6.7.3管理信息库MIB6.7.4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报文6.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6.8.1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6.8.2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全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4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