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ppt
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教学法”一词的不同含义最大的概念——整个学科理论和实践(如“外语教学法”、学科名称)指教育学中的“教学论”(广义)——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过程、课程、方法、评估等。某种教学法的流派——听说法、功能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问法、纠错法等。吕必松: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贯穿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中。教学法是总称,它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的具体内容。其中的教学原则要反映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是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应用。教学法流派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各种不同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语言本质特征和对语言学习规律有不同认识,因而对教学规律有不同看法。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法)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又名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述。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步骤:母语词法→句法→演绎法、语法规则→翻译练习→逐句讲解、翻译课文→朗读课文→互译巩固→记忆主要特点: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评价:语法翻译法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过分强调语法,忽视口语教学等,但它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百多年来一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居统治地位。利用母语,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主张讲授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使用方便,不须专门训练等。还影响了后起的一些教学法。其局限是历史的局限,它自身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以老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语言材料古老、过时。)我国: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初创阶段。语言学倾向强调讲授系统的语法知识。(现在:对外汉语教学限用外语高年级综合课翻译课)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又名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直接法是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的教学法,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主要是法国和德国。(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直接”的含义:直接用外语教外语;将语言与客观事物(如词与实物)直接联结。德国语言教育家菲埃托、德国教育家贝力子、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基本特征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注意句子(非孤立的词)教学。认为语言是习惯。2心理学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结。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的原则2以模仿为主的原则3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4句本位原则5教授当代通用语言的原则主要特点: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各种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第一批词通过实物、图画或动作演示来讲授),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或演戏的方式。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对已获得的语言材料中的语法规则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归纳。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先学话后学书面语是学习语言的自然途径。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主要特点: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孤立的单词开始。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词语的意义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明确掌握,词语连成句子也便于记忆。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言。从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开始,对常用词、常用句式按其使用频率进行科学的筛选。评价:直接法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教学法流派,它的兴起是外语教学史上的一场改革,对外语教学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起了关键作用,开辟了语言教学的新途径,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向现代口语,把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变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它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进行自然的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和语言能力。也有学者批评该法把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外语混为一谈,过分排斥母语,忽视母语和翻译有用的一面,偏重感性,忽视理性,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不够等等。虽然对该法的评价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但它对后起教学法却一直产生影响。(教师外语要好,班额要小,少于10人,时间充足,每天有课。)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改进阶段。实践性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多采用归纳法。标志性教学法形成:相对直接法。听说法(陆军法、句型法、结构法)又名陆军法、军队法、句型法、结构法。听说法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在美国外语教学中占支配地位,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二战后期,布龙菲尔德等语言学家用“军队法”短期内培养外语人才:速成、突击、强化“沉浸式”(只准讲外语)语言结构课+实践训练课+自学+小组学习仅1944年一次就培养15000名外语人员,轰动美国,轰动世界语言界。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弗里斯、拉多代表教材:《英语900句》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继承了直接法的主要原则,只有对比分析为直接法所无。理论基础:语音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对活的语言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强调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在现代语言教学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主要特点: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教学内容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找出学习者的难点,以确定教学重点。严格、及时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从多种途经强化刺激。教学过程:听说法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听说法的基本原理和教学原则。听说法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听说法的五个过程。按特瓦德尔的归纳分为:“五段学说”认知。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语言材料(句型),借助于实物、情景、手势等使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模仿。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下,学生准确地模仿。重复。通过反复练习(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等),不断重现已模仿的语言材料,达到让学生牢记(背诵)的目的。变换。用变换句子结构的练习(如词语替换、句型转换、句子扩展等)给学生以活用的机会。选择。用问答、对话、叙述等方式,让学生选择学过的词语或句型,描述特定的场景或事件,进一步活用。评价: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该法不完全排斥使用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法的片面性。它发展了一整套形成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采用句型教学,强调语言对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而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但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注意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学生缺少学习的后劲。然而该法仍不失是一个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探索阶段。受听说法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界进一步强调学生对汉语的大量接触和实践,提出了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的主张。课堂教学的重点:强调语言结构的操练(对话和句型操练)教学原则:采取全面要求,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教学法:还不是完全的听说法,而是继承了重视语法教学的传统,是一种重视听说实践,强化口语,以句型体系结构,以实践性原则为主的综合教学法。典型教材:《汉语课本》、《基础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我国最早的对外汉语分技能训练的系列教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编写视听法(圣克卢法、整体结构法)也叫圣克卢法、整体结构法。(圣克卢高等师范学院“全世界推广法语研究所”)视听法是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他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录音)感知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代表人物:古布里纳、古根汉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基本特征:继承和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重视口语,用目的语直接教学,强调反复操练,在母语与目的语对比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情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的新教学法体系。(避免脱离语境,机械进行句型操练)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同时受完形主义心理学影响,强调完整地感知事物,通过具体情景或图像使词语组成一个整体、一种完整的结构形式。主要特点: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语言材料,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增强刺激、加快反应、加深记忆。图像与声音相联系建立起条件反射,即使图像(情景)单独呈现,学习者也能自动作出反应,让语言与形象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直接用目的语表达思想的能力,避免了母语的中介作用。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言语活动也总是受情景制约。视听法从日常生活情景中选择、安排语言材料,并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有利于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特点:整体结构感知。视听法通过一组组图像和一段段完整的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
本文标题: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6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