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中考诗词复习――观沧海
•1、文学常识。•2、重点词义。•3、诗句节奏以及韵脚。•4、诗句意义。•5、中心思想。•6、名句赏析。•*拓展内容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澹(dàn)澹:水波动荡貌。•竦峙(sǒngzhì):高高直立。竦,通耸。•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星汉:银河。烂,都像从大海里出来一样。行,运行。其,代指大海。星汉,银河,常用作星辰的总称。•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好像从(大海)中升起,灿烂银河也仿佛是从(大海)中涌出。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远大抱负。用了互文(互辞)的手法.•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①观沧海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9、简要赏析画线句。•4、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5、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6、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7、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8、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9、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本文标题:2015中考诗词复习――观沧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9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