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警情处置与执法安全开发区分局郭银警情处置•警情处置是公安机关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公安机关执法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警情处置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时期警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通信手段的多样化,例如微信朋友圈、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新兴。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将民警出警的现场情况发布到网络上。近些年的警情•近年来各类警情不断增多,特别是求助类、纠纷类的警情,需要处警民警在处警现场予以解决。随着人民群众对警察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如何更好的群众,及时,公正解决纠纷,已成为当前民警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接警、处警、后期处置•接警、处警、后期处置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接警时要仔细询问报警人案(事)件的主要情况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如实认真的登记报警案件登记表。•将接报警情况如实反馈给出警民警。出警前准备•执法记录仪、携带单警装备、穿戴好警服•另外,根据不同的接报警情况,视情况准备相关装备。•例如,盗窃案件应携带好照相机及勘查工具。出警时•保持好站位,时刻警戒;•了解案(事)情,如实做好登记;•做好安抚工作;•做好走访工作,寻找见证人;•做好交接工作,方便事后处置。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449393438362361因公牺牲民警数因公牺牲民警数执法安全•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2017年,全国共有361名民警因公牺牲,平均年龄43.5岁,6234名民警因公受伤。•其中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公安民警就有246人之多,占总数近7成,另有126名辅警因公牺牲。执法安全理念的提出•警务行动中,犯罪嫌疑人持枪或持械暴力抗拒和阻碍警察执法的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的主动攻击和拒捕时的开枪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民警在行动中稍微的疏漏,都可能被嫌疑人所利用,造成行动的被动和自身的伤亡。做好执法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确保执法活动顺利开展的需要。(二)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三)是加快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需要。•警察的职业风险是与执法行为分不开的,在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形式多样,变化无常。从常态的执法行动来看,其职业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巡逻盘查对嫌疑车辆查控抓捕犯罪嫌疑人接处警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怎么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战友?自我防范意识警力优势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识别危险能力处置危险能力•危机意识(危险加一理论)(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心理戒备)(2)先期估计,形势判断(3)严格警务执法规范(行为戒备)•职业习惯•最充分的准备,最坏的打算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个人英雄主义•不鼓励“以一胜多”“以少胜多”•积极应变采取尾随跟踪、拖延时间、识记体貌警力优势意识•相互依赖,相互负责,依托合理战术•不断沟通,默契配合•树立“同伴安全,我才安全”“同伴安全,团队才安全”的信念团队协作能力•识别潜在危险“战术撤退”•以退为进,欲擒故纵•重新调整方案、部署识别危险能力•力保安全•降低或化解对抗风险•有效控制,清除危险处置危险能力六要素距离戒备沟通识别位置掩体执法安全要素是什么•安全六要素的具体内涵1、距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2、戒备要由内而发3、沟通要及时准确4、识别身边的潜在危险5、位置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决定6、掩体要相对THANKYOU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警情处置与执法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1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