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1、入水点与流道设计2、排位设计3、前、后模镶件设计4、段差设计与PL5、行位设计6、顶出设计7、注意事项1、入水点与流道设计CCC-C点进胶细水口转大水口此位方便断水口此位用于藏冷料拉水口用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1、入水点与流道设计B-B冷胶截面图A-A流道截面图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基基2、排位设计1下图为电池盖常用的库存标准模仁料,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当实际排位需要改动时应保证各项技术要求。排位胶位尺寸范围:A=45~55B=80-90对应模胚:DCI2535A60B90中托司∅162支B240DCI2740A60B90中托司∅162支B280CI2535A60B90中托司∅162支B240CI2740A60B90中托司∅162支B280模仁材料的选取应参照打合资料进行选取。此位做偏孔既可以使运水更近产品,又可以避免防水圈与镶件干涉间距30mm,可以更大限度发挥运水作用(通常不能少于30mm),出在基准方向方便取产品螺丝离料边不能少于4mm,离运水塞头不能少于3mm,避免加工误差而导致漏水。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此为标准库存料(常用模料)前模110X170X36(S136)后模110X170X43(NAK80)后模NAK80料1/8PT止水塞1/8PT止水塞前模S136HRC48°~52°基基2、排位设计2下图为电池盖常用的库存标准模仁料,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当实际排位需要改动时应保证各项技术要求。排位胶位尺寸范围:A=45~55B=80-90对应模胚:DCI2535A60B90中托司∅162支B240DCI2740A60B90中托司∅162支B280CI2535A60B90中托司∅162支B240CI2740A60B90中托司∅162支B280模仁材料的选取应参照打合资料进行选取。此位做偏孔既可以使运水更近产品,又可以避免防水圈与镶件干涉间距30mm,可以更大限度发挥运水作用(通常不能少于30mm),出在基准方向方便取产品螺丝离料边不能少于4mm,离运水塞头不能少于3mm,避免加工误差而导致漏水。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此为标准库存料:(偶然用模料)前模120X180X36(S136)后模120X180X43(NAK80)后模NAK80料1/8PT止水塞1/8PT止水塞前模S136HRC48°~52°3、前、后模镶件设计此类镶件要做出0.2mm左右,因为若做平突出面时,由于线割镶件孔会留有R角,配镶件也会出现R角(右图所示),产品会出薄片胶位,当为产品外观时尤其明显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前模线割镶件孔如下图SECTIONA-A前模线割镶件孔与镶件装配如上图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3、前、后模镶件设计此两处为前、后模擦穿位,应尽量的做大斜度,并后模需做0.03mm减胶段差此处为防止粘前模,特意留一部分胶位后模出,此枕位两侧为前后模擦穿面,应尽量的做大斜度此枕位面所对应的前模处要避空,避免前后模对擦此两处两侧为前后模擦穿面,应尽量的做大斜度VIEW-AVIEW-BVIEW-C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3、前、后模镶件设计前模镶件当前模枕位过高时,应考虑做镶件,镶件边应镶出行位C角边0.5MM以上,镶件C角需避空行位C角0.1SECTIONA-A避空0.1当前模镶件与后模相擦时,此三面应尽量的做大斜度为避免模具出现利角,前后模四角建议倒C角此两处做后模枕位避空位此两面做后模行位避空位VIEWBB0.30.30.33、前、后模镶件设计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呵料中心应尽量对齐模具中心,便于加工后模镶呵呵料边离产品边一般约0.3mm,呵外围边应尽量简单,便于加工4、段差设计与PL在前、后模碰穿或擦穿位,前模或后模需做0.03mm减胶段差(一般做后模减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在前、后模碰穿或擦穿位,前模或后模需做0.03mm减胶段差(一般做后模减胶)在前、后模碰穿或擦穿位,前模或后模需做0.03mm减胶段差(一般做后模减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4、段差设计与PL装配面当斜顶包扣位时,斜顶包含装配面胶位应减胶做段差,以防止斜顶不稳定带来的多胶,影响装配斜顶示意图当斜顶胶位较多时,斜顶出模方向面尽量加大斜度,以免胶位面粘斜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4、段差设计与PLPL方案一:当此处胶位不高时,通常加大拔模出前模此处胶位不高,通常加大拔模出前模PL方案二:当此处胶位较高时,为防止粘前模,通常PL面取在R角下0.3处,并做后模0.03的断差PL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底壳多为四面行位包着,四处行位夹口线应尽量做在产品的45度角,这些角位通常会被人忽视,以提高产品的外观性为保正产品精度和夹口外观,部分大行位深入前模的两侧面需做斜度与前模擦,通常为5度如右图所示,为保正模具强度,行位镶件与产品胶位面应做成约90度角,避免模具利角约90度SECTIONA-ASECTIONB-B约0.3约0.3约4-5MM凸台的前方面为直身需做准,方便加工碰数及fit模用三面为直身面,凸台此三面所对应的前模为避空面钢料单薄,为保证前模模具强度,行位边尽量倒大C角以加强,如下图所示约1MM为提高产品的外观性而言,又考虑模具强度,底壳胶位多为包行位出,如上图所示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此位离边较近,为保正模具强度,不能部分出前模,胶位应全包在行位里面出以避免前模钢料单薄,如下图所示0.2此类型行位PL一般取在R角下0.2处,如上图所示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当某些部分突出太多时,考虑到加工和模具强度等方面需添加镶件为保留注塑后产品的小R外观的一至,此镶件需往下约0.1mm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为保留注塑后产品的利角外观的一至,需要添加镶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前模擦面后模擦面此处起台阶方便fit模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此位做镶件,为增加强度,镶件背面做斜度,斜角与行位座一至,前模此面不作避空,做反铲作用斜角一至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5、行位设计当行位镶件包着外观面或胶位较多时,应添加反铲当行位镶件只包着小扣位之类的小胶位时,就不需要反铲模号R8428模号R8591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底壳的顶出常有圆顶、扁顶、斜顶、推方等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圆顶针—最常用的顶出(包括有托圆顶针)考虑到成本与加工因素,圆顶针应用最广泛,一般能下圆顶的尽量下圆顶针,圆顶一般不能下的太小,也不能下在胶位薄的地方,容易做成产品顶白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扁顶针扁顶针以其特殊的形状,常下在一些比较高的骨位托骨而出,或者下在位置较窄的地方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斜顶一般情况下,斜顶会做到扣位底,避免粘斜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有时斜顶前方强度不足,就需要倒R角,再起个台阶做挂台,加强模具强度(R角一般为0.5mm)斜顶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6、顶出设计此两面单边1度(另两面直身)∅6顶针M4螺牙(配M4无头螺丝)推方如左图所示的长骨位顶出且有大碰穿时就需要用到推方托骨顶出
本文标题:手机模具设计之底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3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