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复习
《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复习二、(辩证)唯物论原理世界观要求(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起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起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答:⑴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项措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该县在客观实际面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该县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该县根据本地的实际,修筑公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反季节蔬菜和中药材,发展当地经济,都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的体现。抓关键词解哲学题1.“根据……针对……由…..决定”——此类语言哲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法规、观念、思想……的影响或作用”,”发现…,……研究成功”——此类语言哲理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3.“面向市场,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此类语言哲理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认识论原理世界观要求(方法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答:(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①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随着人口的增加,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的受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终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批判计划生育观点导致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作用。联系观原理世界观要求(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四、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3、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12分)•(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直接关系。•(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的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发展观原理世界观要求(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四、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4、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4.“……..有利于……会促进…..会带动……”——此类语言哲理是:联系的观点5.“全局、各地方、各部门各部分”——此类语言哲理是:整体和部分6.“创新、改革……”——此类语言哲理是:发展的观点7.“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此类语言哲理是:量变和质变,整体和部分
本文标题:《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5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