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肺气肿CT分型及表现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2020/2/12020/2/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肺气肿形成机理一、肺组织解剖二、终末细支气管远端;三、远端气道弹性改变;2020/2/1肺组织解剖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即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间质包括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实质细胞是指一个器官内承担该器官功能的细胞(肺的功能?场所?),间质细胞是实现辅助功能的细胞。1、成人肺的体重约是自己体重的1/50,平均为1000--2000g注2、3--4亿个肺泡3、肺的支气管越向边缘气管越细终末细支气管肺实质肺间质体液导气部呼吸部终末细支管气管分为叶支气管(第2级)段支气管(第3~4级)反复分支为小支气管(第5~10级)继而再分支为细支气管(第11~13级)14~16级呼吸细支气管(第17~19级)肺泡管(第20~22级)肺泡囊(第23级)肺泡一、终末细支气管远端肺的结构组成气道系统: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并延续到肺泡。血管系统:功能血管(气体交换)--由肺动脉到细小肺动脉到肺泡的毛细血管,细小的肺静脉到肺静脉。营养血管(肺的营养血管)---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间质结构:由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组成。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导管2020/2/1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甚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口(口径在1毫米以下的小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突出,形成肺泡。因此,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肺小叶终末远端支气管----肺小叶2020/2/1肺表面的浆膜伸入肺内将肺实质分隔成许多肺小叶。每个肺小叶是由管径在1mm以下的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的。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小叶边长1.0~2.0cm。小叶中心结构或核心结构包括细支气管和伴行的肺小动脉和淋巴管。环绕肺小叶的结缔组织,即小叶间隔,内含肺静脉和淋巴管,在肺周围部的前部、外侧部和上、中叶的近纵隔处发育最好。图8肺小叶模式图肺小叶(直径1-2.0CM)(TheSecondaryPulmonaryLobule)小叶支气管终末支气管肺动脉小叶间隔肺静脉肺泡2020/2/12020/2/1•肺小叶:是肺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解剖单位,是被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包绕的最小肺单位,大小约1-2cm。•下图:肺动脉(蓝色),肺静脉(红色),两套淋巴系统(黄色),•中央淋巴网沿气管血管束走行至小叶中央,位于小叶间隔内和沿着胸膜走行;外周淋巴网位于小叶脏层胸膜走行。2020/2/1小叶中央区(蓝色圆形区域)是病变的常见部位,病变通过气道到达肺(如过敏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淋巴周围区(条形黄色区域)是肺小叶的外周部分,也是病变的常见部位,病变位于小叶间隔内的淋巴管内(如结节病,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肿等),这些病变也常发生于包绕气管血管束的淋巴管的中央网。2020/2/1小叶边长约20mm,中心动脉直径约1mm在HRCT上可以显示,小叶间隔厚仅约0.1mm,所以正常多不能显示,腺泡直径约6-10mm,实变时表现为小结节影2020/2/1CT表现:在薄层CT上,尤其有病变时,可确定小叶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小叶间隔及间隔结构、小叶中心区(小叶中心结构)和小叶实质。肺周围部的小叶与肺中央部的小叶在形态上较一致,呈锥形。也见于小叶间隔、小叶核心结构。•发病机制;•1、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气管不完全阻塞,残留肺泡的气体增多,肺泡过度充气。•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软骨,使其失去支气管壁的支架作用,吸气时支气管扩张,吸气时气体易进入肺泡,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阻碍气体排出,肺泡的气体增多,肺泡过度充气。3、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4、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受压,血供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使肺泡壁弹性下降,促使肺气肿形成。•远端气道弹性改变肺泡内压力↑支气管狭窄肺泡壁损害WBC、巨噬细胞释放蛋白酶↑支气管壁软骨破坏肺大泡肺气肿感染、吸烟、空气污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组织营养障碍肺泡壁Cap受压肺泡间隔破坏呼吸功能检查:残气量/肺总量比40%。(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血液气体分析:如出现明显缺氧二氧化碳滞留时,则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肺气肿CT分型早期肺气肿分四型:1.小叶中央型2.全小叶型3.间隔旁型4.瘢痕型晚期肺气肿不能再区分正常肺小叶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本型的典型改变是呼吸细支气管的肺泡扩张,周围部分不受累,病变位于小叶中心。当病变进展,累及广泛区域时不能与全小叶型肺气肿区别。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多发生于上叶。大部分患者均有长期、大量的吸烟史合并慢性支气管炎。CT表现:肺野内散在、弥漫性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直径为2-10mm,位于肺小叶中央,仍可见小叶核心动脉。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融合,肺泡导管肺泡囊正常多见于肺上部,显示在肺野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直径2-10mm,位于肺小叶中央,仍可见小叶核心内的动脉。全小叶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全部破坏、扩大以下叶及前部为重,显示较大范围的无壁低密度区,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病变区内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形成弥漫性“简化”的肺结构。全小叶型肺气肿:病变涉及终末细支气管以下全部气道,它在两肺内弥漫分布但不均匀,以下叶为重。病变严重时引起症状。本型的CT特点:全小叶破坏而形成较大范围的低密度区,无壁,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病变区内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形成弥漫性“简化的”肺结构。间隔旁型肺气肿:本型选择性的累及小叶末段,故多位于胸膜下。此型比较局限,病人多无症状,但常易产生自发性气胸。CT:除表现为胸膜下肺大泡,还可发生在右主支气管后的食道奇静脉窝内和左心室旁和前联合线附近间隔旁型肺气肿:选择性累及小叶末段,多位于胸膜下。比较局限,易产生自发性气胸。多位于胸膜下,表现为胸膜下肺大泡。2020/2/1瘢痕型:本型见于邻近局部肺实质瘢痕处,如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纤维灶旁。当CT上有可见的肺内纤维灶时,识别本型气肿是容易的。邻接局部肺实质疤痕处,如肺结核和弥漫性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大块纤维灶旁。瘢痕旁肺气肿谢谢!
本文标题:肺气肿分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8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