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一、债台高筑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Balzac,1799——1850)是19世纪前期法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中产阶级家庭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出身农民,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暴发户,跻身于资产阶级。老巴尔扎克爱慕虚荣,于1820年在自己的平民姓氏上加上“德”(De)字,以示贵族身份。他50岁时与18岁的银行家的女儿结婚。他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向往贵族社会,相信个人奋斗。巴尔扎克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缺失母爱巴尔扎克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母亲很专横,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有时小巴尔扎克张开双臂想去拥抱母亲,可是立即被母亲的呵斥吓得不敢动弹。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创伤性经验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他在老来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妖精般的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难的根源。”(司蒂芬·支魏格:《巴尔扎克》)童年缺少母爱的创伤性经验是他成年后结交年长女友的一个原因,寻找母亲。渴望光荣巴尔扎克一生渴望光荣,当他20岁从索尔本学院法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律师,却选择了当作家的自由职业,发誓要作“文坛的国王”。他说:“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他听了生物学家居维叶的报告后想:“当今的世界上,将会有四个伟人:第一个是拿破仑,第二个是居维叶,第三个是奥康瑙尔,第四个是我。拿破仑与长枪大炮为伍,居维叶娶下了整个地球,奥康瑙尔与他的人民溶为一体,而我,要把整个社会装进我的脑袋。”(李清安《巴尔扎克》)开办印刷厂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做出版人,印出的书只卖出几十本。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铸造厂,他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6万法郎的债务,陷入极度贫困之中。这6万债务中,有4万是欠他母亲的。这笔钱迟迟未还,他母亲也从未勾销。为还债写作巴尔扎克对金钱又是爱又是恨,显然他从母亲那里获得了某种遗传基因。1837年巴尔扎克办的《巴黎纪事》报倒闭,使他的债务高达10万法郎,到他逝世前3年,已经欠下21万法郎的债务。终身受着债主们的追逐。为了还债,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写作。活在5万杯咖啡上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5点半睡觉,到半夜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有人说,“巴尔扎克活在5万杯咖啡上,也死在5万杯咖啡上。”为自己喝彩他经常不停地一连工作两三个月,不露一面,连知己朋友都不知道他的去向。但过不多久,他像从地下钻出来一样,拿着他的书稿,十分天真地为自己喝彩,把稿件交给出版商,他拿了稿费飞也似地跑出去还给债主,这些债主往往就在报馆院子里等候着。有时候,他工作一个长夜就跑到朋友家,吃了就睡,要朋友在他工作了一小时后叫醒他。他一觉醒来,发现超出了一小时,就跳起来破口大骂朋友是小偷、凶手、混蛋,害他损失了一万法郎,因为要是早些醒来,就会构思好一部新小说的内容,这一觉耽误了他和银行家、出版商、公爵夫人的约会,害他不能如期还清债务,还使他遭受上百万损失。创作严谨巴尔扎克对创作从不肯敷衍了事。一部小说,他总是反复修改多遍,以致他的小说清样,从来没有干净过。而校排清样的一切费用,出版商都记在巴尔扎克的账上,从版税里扣除,他所预想得到的款项常常不够偿还宿债。但他宁可少得稿酬,也坚持修改,决不草率从事。Z·马卡巴尔扎克对写作的认真严肃可以从他怎样给人物取名字中看出。1840年,他写了一个中篇小说,花了6个月的时间也没能想好给人物取个合适的名字,他认为“这个名字能介绍他就像一尊大炮老远地就介绍自己说:我叫大炮。这个名字必须生来就是为他而设的,任何旁人都不能用。”他给作家戈日朗写信,要他来帮助取名字。两人决定到巴黎街头去读所有门面的招牌,以便从中发现合适的名字。最后在布洛瓦路一扇歪斜的门口发现了“马卡”这个姓氏,巴尔扎克激动得脸色都变了,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光荣的姓氏”。巴尔扎克深信拥有这个姓氏的主人一定是搞艺术的。为了验证一下这种感觉,戈日朗便去向门房打听,结果这个马卡是个裁缝。巴尔扎克说:“没有关系,我要使他不朽,这是我的任务。”回到家里,他给中篇小说题名为“Z·马卡”。女读者巴尔扎克生前收到12000多封信,这些信大都来自热心的女读者。巴尔扎克崇拜女人,而且有一种从来没有完全满足过的爱情需要。他只和有钱的女人建立情感联系,直言不讳地要妹妹替他找有财产的女人,以便替他还债。巴尔扎克的女友都是比他年长的贵族妇女。柏尔尼夫人巴尔扎克最重要的女友是柏尔尼夫人,她比巴尔扎克的母亲还大一岁,柏尔尼夫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她在经济上给予巴尔扎克很大帮助,也是她向巴尔扎克提供了许多大革命时代的写作材料,她鼓励起巴尔扎克的自尊心,使他免遭堕落。巴尔扎克承认,“她是我的母亲、朋友、家园、知己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予我在青年时所需要的同情心……没有她,我无疑早已死了。”韩斯卡夫人1832年12月26日,巴尔扎克收到一封从俄国寄来的信,署名“一个外国女人”,它是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写的。她的丈夫是俄国巨富,比她大25岁,她读到巴尔扎克的小说,勾起了幻想。写信后,她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请您在启事里签署致‘一个外国女人’。”巴尔扎克在1833年1月8日同一张报纸上登出启事:“致一个外国女人”。短暂婚姻从此,巴尔扎克对韩斯卡夫人穷追不舍。交往8年后,韩斯卡夫人做了寡妇,巴尔扎克立即求婚,但韩斯卡夫人一再找借口推脱,并不想真的嫁给他。1850年,巴尔扎克重病在身,韩斯卡夫人同意与他结婚。这场持续了18年之久的马拉松式恋爱,才有了结局。作家之死追求韩斯卡夫人,耗尽了巴尔扎克的精力。婚后100天,这位文学巨匠与世长辞,终年51岁。另一位文学巨匠雨果守候在他身边,为他送终。巴尔扎克一生写作了97部《人间喜剧》,直到去世,也没能还清债务。不朽的声名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巴尔扎克的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罗丹雕塑:巴尔扎克罗丹的《巴尔扎克》,以巴尔扎克半夜穿着睡袍写作的风采进行雕塑,蓬乱的头发,深思的眼睛,从肩到脚的睡袍,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巨人雕塑。雕塑中融入绘画的技法,用粗而少的笔触描绘成油画般的肖像,使巴尔扎克的性格强烈表现出来。二、巴尔扎克的文艺观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他公开承认自己和司汤达属于同一文学流派,要求作家“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贝尔先生研究》)。他在《〈驴皮记〉序言》中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幻无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面反映出来”根据文艺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观点,他提出:“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主张用典型表达人物和事件。他认为小说写的是“人与生活”,小说创作的中心是塑造人物形象。为此,他计划在《人间喜剧》中写一个时代的两三千个出色的人物。对于表现人物的方法,他说:“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人间喜剧》前言)“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人类的样本。因此,在这种或者那种典型和他的许许多多同时代人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但是,如果把它们弄得一模一样,则又会成为对作家毁灭性的判决,因为他作品中的人物就不会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了。”(《〈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言》)三、《人间喜剧》介绍巴尔扎克从1828年到1848年20年间,共写作长短篇小说97部,滑稽故事36篇,戏剧6部,以及一些零星的文章。1842年,巴尔扎克把从1829年起写的小说收集起来,编成一个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1.《人间喜剧》构思来源①受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巴尔扎克研读司各特,看到他的历史小说隐藏着一套完整的哲学,同时,他也发现司各特作品缺少系统的有机联系。尽管他写的都是历史小说,但是“他没有想到把他的人物联系起来,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其中每章都是一部小说,每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就是要以系列小说的形式,编制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艾凡赫》②受动物学家圣伊莱尔的“统一类型”说的影响动物学家圣伊莱尔提出“统一类型”说,把动物分类。巴尔扎克就此提出“社会和自然”“相似”的意见,认为人类和兽类一样,也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他想把自己的小说统一成一部大书,人物有不同的分类。但丁《神曲》的原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受到暗示,选定了《人间喜剧》这个名称作为总书名。1840年底,巴尔扎克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首次提出说:“《人间喜剧》将是我的作品的总名称。过去已发表的只是其中的片段而已”。直到1842年4月,他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正式启用《人间喜剧》的名称,同时,在第一卷中刊出了纲领性的《人间喜剧》前言。③受但丁《神曲》书名的影响2、《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1)分类整理法:作者将《人间喜剧》所有作品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是《人间喜剧》最重要、也是作品最多的一部分。《风俗研究》的六个场景①私人生活场景:27部,表现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冲动酿成的种种错误与不幸。《苏城舞会》(1830)《高利贷者》(1830)《家族复仇》(1830)《玩球猫商店》(1830)《夏倍上校》(1832)《高老头》(1835)《无神论者做弥撒》(1836)《禁治产》(1836)《入世之家》(1842)②外省生活场景:10部,描写人们走向成年时,因野心、欲望、自私自利的盘算引起的冲突。《都尔的本堂神甫》(1832)《欧也妮·葛朗台》(1833)《老姑娘》(1837)《古物陈列室》(1839)《比哀兰德》(1840)《于絮尔·弥罗埃》(1841)《搅水女人》(1842)《幻灭》(1843)③巴黎生活场景:19部,描写人心的衰老、腐化、恶的欲念代替了一切真诚朴素的感情。《费拉居斯》(1833)《法西诺·卡纳》(1836)《赛查·皮罗多盛衰记》(1837)《纽沁根银行》(1838)《娼妓盛衰记》(1847)《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小资产者》(遗著1854)④政治生活场景:4部,超越常轨的人物。《Z·马卡》(1840)《一桩无头公案》(1841)《阿尔西的议员》(1847)⑤军旅生活场景:2部,表现风云激荡,离乡背井。《舒昂党人》(1829)⑥乡村生活场景:表现秩序、道德原则。《乡村医生》(1833)《幽谷百合》(1835)《乡村的本堂神甫》(1839)《农民》(1844)(2)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除了采用分类整理法外,还采用了“人物再现法”。即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一部作品只写这一人物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生活侧面。许多作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的发展过程的描写,从而构成完整的形象。巴尔扎克正是运用这一独特手法,把各自独立的单篇作品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使之成为一部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风俗史。《高老头》的人物出场《高老头》写于183
本文标题:巴尔扎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0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