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莆田概述【发布日期:2009-05-25】【来源:】【字体显示:大中小】【阅读:56084次】【关闭】【基本概况】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21℃。现辖仙游县,荔城、城厢、涵江和秀屿四区,以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汉、回、畲、壮、苗等33个民族,年末户籍人口306.97万人,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271.6公里,海岛岸线长262.9公里。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水果”驰名中外。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湄洲湾港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秀屿港是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台轮停靠点,已建成5万吨级多用途等各类码头19个,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港口通航。【经济社会综述】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78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628.4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327.82亿元,增长1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896元,比上年增长14.4%。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3:56.1:33.6调整为9.4:59.5:3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见表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1%,消费品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比变动情况指标全市(%)城市(%)农村(%)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5.5105.4105.5食品110.3110.3110.4其中:粮食110.5109.7111.9蛋114.7115.4113.0菜93.093.990.7烟酒101.7100.8103.6衣着102.0102.310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2.3102.910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6.3106.1106.6交通和通信100.299.710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8100.199.0居住106.9106.9106.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1万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10.6%。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79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13.8%。“4050”人员再就业237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18.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0%,控制在预期目标2.5%以内。财政总收入10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3.93亿元,增长34.2%;财政支出95.24亿元,增长20.1%。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医疗卫生、节能环护、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33.23亿元,增长23.5%,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4.9%。全市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58.09亿元,增长23.9%,其中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58.07亿元,增长23.9%;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63.21亿元,增长45.3%,其中税收收入42.60亿元,增长29.9%。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物价较快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造成影响;部分地方违法用地、违章建房现象比较突出,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尚需提升;资金供求总体偏紧,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上升;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环境保护仍需持续加强;政府职能需要加快转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仍需提高;基层村居执行力有待加强,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一)发展优势莆田市具备加快发展的诸多优势:一是区位优势突出。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境域北连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中市距离仅72海里。地形从西北戴云山脉向东南沿海延伸,依山面海,拥有福建三大平原的兴化平原,面积为464平方公里;还有仙游县东西乡平原,面积约326平方公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二是港口条件优越。莆田市拥有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三大港湾,大陆海岸线271.6公里,海岛岸线262.9公里。孙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国方略》中,拟将湄洲湾建成中国东方六大海港之一。湄洲湾位置适中,航道顺直,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避风良好,被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大型深水泊位80多个,是目前全国少数几个能够建设30万吨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港之一,预计总吞吐能力可达4亿吨以上,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条件十分优越。三是妈祖文化独特。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之一。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是四海共仰的妈祖文化发源地,对台客轮直航点。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湄洲岛上的湄洲天后宫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座妈祖宫庙的祖庙,有妈祖信众2亿多人。四是文化底蕴深厚。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雅称。历史有过“科甲冠八闽”的鼎盛时期。共有进士2345人,状元12人,位居宰相之位14人。全市现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万多名,更有近万名莆仙籍专家学者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两院”院士13名。五是民间资本雄厚。目前,全市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70余万人,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还有出外经商创业人员50多万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创办企业2万多家,年创产值2000多亿元。拥有一批千万甚至超亿元资本的莆籍民营企业家队伍。六是基础设施完善。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已经开工建设,莆田将成为东南沿海区域性重要的交通枢纽;福厦高速公路扩建及湄永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国道、省道纵横有序,港口、供水、供电等设施日臻完善;莆田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经济现状及基本特征1983年莆田建市时是一个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农业市,三次产业比例为49.2∶26.4∶24.4,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例为79.8∶9.5∶10.7。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莆田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民资回归工程,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2002年,全市生产总值226.57亿元,位居全省第九位。2003―2008年,我市经济连续几年在高位平稳运行,全市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12.1%、13.1%、15.3%、16.0%和16.5%,均居全省前列,呈现出逐年提速的稳定性。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9.91亿元,连超宁德和南平,跃居全省第七位。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市生产总值609.96亿元,仍保持15.0%的高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总收入52.78亿元,增长15.6%,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地方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6.0%;三次产业比例为12.3∶56.5∶31.2,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比例为36.1∶33.3∶30.6。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十百千”目标。即财政总收入增量10亿元,GDP增量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量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11.5:57.4:31.1。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320.7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5.2%,增长12.0%,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8.8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6.9%,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8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7.2%,增长23.7%;财政总收入31.26亿元,完成代编预算的49.8%,增长3.0%,其中,地方级收入18.54亿元,完成代编预算的52.7%,增长7.0%。从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判断:莆田已经从一个农业市上升为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城市。(三)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重点1、三次产业空间布局莆田地形从西北戴云山脉向东南沿海延伸,常年风向为东北风。西北部多为海拔600-1500米的山区;中部为广阔的兴化平原和东西乡平原;东南部多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岛屿和丘陵台地。境域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平原盆地占20.6%,沿海丘陵台地占34.4%。莆田东南部的沿海丘陵台地濒临湄洲湾,位于我市常年东北风向的下方向,是构筑临港重化工业的理想之地;中部平原盆地,依山面海,莆田境内主要河流木兰溪横贯其间,风和日丽,人居环境优越,是莆田现有人口的聚集地和经济、政治中心,也是今后较为理想的居住地和第三产业发展用地。西北部山区山高林深,雨水充沛,风光旖旎,适宜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按照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利益原则,未来莆田将形成东南部沿海地区强劲的临港重化工业,中部木兰溪两岸繁荣的第三产业和轻加工业,北部山区优美的生态观光农业的三次产业空间布局。莆田将成为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特色明显、重点突出,分工协作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将是一座临海工业发达、滨海城市崛起、沿海景观壮丽的开放型城市,将是一座有文化品位、有经济实力、有优美环境的效益型城市,将是一座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2、三湾的开发次序及发展重点“三湾”资源是大自然给勤劳勇敢莆田人民的恩嗣,是兴化大地不可再生的优质资源。市委在《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提出:全面开发湄洲湾、规划建设兴化湾和平海湾。湄洲湾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石化、钢铁、船舶修造、林产加工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兴化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能源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大型装备制造与能源中转供应基地;平海湾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等临港服务业,加快建设滨海新城。进一步明确了“三湾”开发重点及次序和规划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将使“三湾”资源的开发循序渐进,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浪费性开发和破坏性建设。湄洲湾属于基岩港湾海岸,三面台地环抱,水深条件良好,水清沙少,淤积轻微,深槽稳定,风浪掩护条件好,为建设大型深水港提供了丰富的天然岸线、航道与锚地。随着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及湄洲湾疏港大道的开工和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湄洲湾北岸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临港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型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尚未健全。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努力使其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第四大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的主枢纽港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兴化湾属于淤积型构造基岩海湾,泥沙主要来自我市主要河流木兰溪、萩芦溪的入海泥沙及沿岸小溪或冲沟向海的输沙。兴化湾南岸,从江口至石城之间滩涂广阔,具备形成宽阔陆域的条件,可利用深水岸线45.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6km。兴化湾南岸港口及航道经适当整治疏浚,可以达到18~20米的深水,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可全天候直达港区,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两集两散”港区之一,适合建设1~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10~20万吨级散货泊位。但是,目前兴化湾南岸基础设施配套较不完善,与兴化湾南岸全面开发尚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湄洲湾临港工业和集疏运码头建设的逐步推进,湄洲湾北岸剩余的深水岸线供需矛盾将日趋突显,适时启动兴化湾南岸的规划,进而有序开发建设,按照“宜港则港,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将极大拓展莆田临港产业发展空间。平海湾为构造基岩海湾,全湾在莆田市境内,水域面积约为83平方公里,属于半封闭淤积型海湾。湾内水域宽浅,大部分水深在5m以下,缺乏深水岸线,沿岸普遍发育淤泥质浅滩,湾顶泥滩尤为宽广,处于缓慢淤积状态。其中石城至平海为开敞型海湾,风浪掩护条件差。湾内的滩涂养殖和海水养殖已成为莆田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南日鲍养殖颇具规模,完全具备成为全国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的条件。海带、紫菜、龙须菜等藻类养殖也已成为福建省的重要海水养殖基地,是我市海洋养殖与珍稀海产的重点区域。在湄洲湾、兴化湾临港产业尚未布满项目之前,近中期应对平海湾养殖基地进行规划保护,不宜进行大规模开
本文标题:莆田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0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