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青少年人格发展与情绪情感教育
青少年人格发展与情绪情感教育陈少华广州大学心理系QQ:1347719495一位中学毕业生的困惑——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猛然觉得这12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除了一张通知书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爱好。除了无奈地“喜欢”数理化英语等高考课程外,简直都忘了国歌是怎么唱的了。某中学高二学生徐某遵守校纪,成绩居班级前10名,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0年1月17日,他因怨恨母亲苛刻的管教方式,丧失理智,用榔头残忍地杀害了母亲,被判有期徒刑12年。2004年2月15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马家爵因在打牌时与四位同学发生口角,竟用铁锤将他们残忍杀害。云南省高级法院裁定:马加爵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琐事与同学积怨,报复杀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马家爵于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悲痛欲绝的母亲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在嘉兴市报考公务员,成绩合格,在得知自己因体检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未被录用后,将两位工作人员刺死刺伤。周一超于2004年3月2日被执行死刑。一位中学教师的困惑——假如说马加爵仅是个个案,那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齐刚弑母,还有杭州的一位大学毕业生因报考公务员未录取而报复杀人等等,这些人都是所谓的“优生”。人们不禁会想:他们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这样冷酷无情,不说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连起码的亲情、友情也荡然无存。假如他们哪怕有一点发自内心的对亲人对友人的爱,他们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只要想想中国那么多纯朴善良、老实巴交的农民,想想他们对子女上学的期望和热情,就该想想在小学到中学毕业这十二年对学生成长如此关键的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我们又教给了他们什么。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内涵1.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人格(personality)与个性(individuality)人格、性格(character)与气质(temperament)人格与人性(HumanNature)2.什么是人格?人格的表层指“人格面具”,即角色扮演;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意指一个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份,如“阴影”。——Carl.GJung人格是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过程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一致性,人格包含了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LawrenceA.Pervin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以及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JerryM.Burger3.如何判断人格?——通过直接交谈(交流)判断——通过观察课堂(学校)表现判断。——通过自我描述和问卷来判断——通过他人(老师、同学、朋友、父母)的评定来判断——通过表情以及行为痕迹(书桌、宿舍、卧室)来判断二、人格发展的问题1.人格的结构与发展阶段(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对不信任(0-2):信任感•自主对羞怯(2-4):自主感•主动性对内疚(4-7):价值感•勤奋对自卑(7-12):责任感•同一性问题(12-20):认同感2.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格变化的条件:重大的生活事件、教育教学及环境变化等都有可能使人格发生改变。3.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①安全感与信任感问题。②社会性依恋的问题。③环境刺激与社会性隔离的影响。④攻击性和性别社会化问题。⑤好奇心与创造力培养的问题。⑥认知能力和成就动机培养的问题。⑦培养个性与共性的问题4.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认知因素青少年情绪情感教育21世纪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物质进化与精神提升的失衡,使当代社会存现五大危机: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冲突;人文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道德危机——人与人的冲突;精神危机——人与心灵的冲突;价值危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人们的幸福指数与优越的物质生活并非必然呈现正比关系,精神生态是生活品质的重要表征。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包括道德水平、人格品质、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决定社会和谐、拥有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一、情感教育的要求青少年的情感质量与其人生命运和社会安定关系密切,培养人才不能以降低人的社会性情感质量为代价。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都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0.(一)优化人格技能教师的人格技能是构成教育生态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个性中最突出的是情感,优秀教师的教育行为中都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可以说,教师的人格技能也是情感技能。——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学能力=教材把握能力×儿童把握力×指导技术力×精神能量。在这里,要点是两个:其一,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要素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其二,把“精神能量”作为一个重大要素。所谓“精神能量”包含了两个侧面的要素:1.朝气、热情、动力,2.接纳、肯定。“精神能量”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儿童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钟启泉编著.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1.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吉诺特:“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我能伤人也能救人。”(2002年7-8期《语文学习》)一位小学生其貌不扬,左耳失聪,经常受到同伴的嘲笑挖苦,她感到十分压抑和自卑。伦纳德老师对这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女儿。”(二)倡导亲身体验体验伴随着情感,被情感激发的东西,往往会更深地触动心灵,留存在记忆里。情感体验-感觉认同-道德养成毕淑敏:“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们的呢?”孩子甲:“我帮妈妈买醋,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孩子乙:“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爸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孩子丙:“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孩子在感到被他人需要时,开始真切体会和理解爱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这种体验是他们在亲身经历(为亲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付出)和人际交往中生成的,会在新的活动情境中被激活,逐步内化为稳定的个性品质。(三)注重潜移默化越是自然渗透、不留“痕迹”的教育,越能够对人的生命成长产生恒久影响。自然和怡情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自然,便消除了强行灌输的障碍;因为怡情,使得教育更具有感染和陶冶的正效应。一位俄罗斯军官回忆苏霍姆林斯基给自己上的语文课:“初秋晴朗而寂静的清晨,结满美丽浆果的野蔷薇,林边一株孤单单的遍身红叶的槭树。一只黄蜂在小小的树洞的上方焦急地嗡嗡地叫,一只蝴蝶停在覆满小小露珠的野菊花上……假如我有必要为祖国去作战的话,我最先回忆起的关于祖国大地的景象便是我遥远的童年时代的这幅图景……”(四)把握教育契机教育需要爱心、细心和耐心。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细节,往往是最富有“含金量”的教育资源。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生命元素,就是关注教育过程的生成价值。教师应善于发现师生交往中内含情感因素的细节,将其生成教育资源。成功的教育往往是关照细节的教育,优秀教师都具有细节关照的职业品质,教育的智慧都闪现出细节关照的魅力。某中学周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常找各种借口不穿校服,他问一个学生为什么没穿,学生说:“校服破了。”“那叫妈妈给补好吧。”“妈妈没空。”“我帮你补好吗?”第二天,这个学生不情愿地把校服带来,周老师发现破洞像是故意弄破的,他补好校服交给学生。第二天那位学生穿着有补丁的校服来上学,周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这个学生很受感动,承认校服是自己故意弄破的,并主动要求担任班级的校服管理员。这以后,校服的事再不用周老师操心了。(五)提高情感质量情感的本真不等于本善,情感的强烈不等于健康。情感世界的贫乏比知识的贫乏具有更大危害。少年时期养成对生活的冷漠,成年以后很难有大的改变。教师的情感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素质”。只有以情优教,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质量。一位小学生读了课文《秋天的色彩》后在作文里写道:“秋天来了,我想到的是妈妈在私营电扇厂当工人,一到秋天就没有工作可做了。她的脾气又要变坏了,又要打我骂我了。爸爸每天一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顶着寒风骑很远的路送我上学。秋天来了,我真的没有一点幸福的感觉呀!”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用线连接事物和数量词并写明理由。一条鱼3克一瓶油500克一箱苹果2000克一块砖5000克学生:“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都不要太重,只有3克就好了。爸爸太累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扣去一分再加一分:“爱心加一分,你得了满分。祝贺你,爱心满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明:“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农村无法得到体现,最基本的就是它常常忽略了农村学生教育的特质。比如说,会做农活,会讲农村的格言谚语,了解欣赏社戏,以及千百年在中国农民身上保留下来的勤劳吃苦、坚韧顽强的性格特质。农村教育不要羞於谈这些,不要觉得这是自揭伤疤,不要向孩子灌输‘这样会让城里人瞧不起’,相反,应该就此感到自豪,因为这些也是素质。”二、情感教育的资源(一)现实生活的真实故事现实生活是生成情感教育资源的土壤,这就需要对生活对人生抱持积极热忱的态度,关心社会,认真感受,善于发掘真实事例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将其生成情感教育的资源。2004年11月5日,抚顺市劳动公园,一个5岁男孩右手伸进黑熊嘴里喂糖,母亲为保护儿子的手,自己的双手严重受伤。母亲康复出院2004年9月,65岁的母亲刘玉环因患尿毒症生命垂危,38岁的儿子田世国瞒着母亲把自己的肾移植给了母亲。他说:“我是从妈身体里出来的,给妈捐一个肾,就当是再回去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地震女工卞刚芬被埋124小时后遇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生死不离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生死不离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王平久《生死不离》(二)饱含真情的文本材料阅读可以让人获得心灵滋养和精神成长。表现真善美的作品是丰富的精神食粮,应充分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通过“阳光阅读”,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塑造人格。孩子:哪天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请耐着性子了解我;如果我吃得脏兮兮,甚至已不会穿衣服,耐心一点,你记得我曾经花多少时间教你这些事吗?当我重复说着同样的事情,请你不要打断我,你小时候,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同样的故事,直到你静静睡着。我不想洗澡,不要羞辱我也不要责骂我。你记得小时候我曾编出多少理由,只为了哄你洗澡?当你看到我对新科技一无所知,给我一点时间,不要嘲笑我。我曾经教会了你多少事情啊,如何好好地吃,好好地穿,如何面对你的生命。如果交谈中我忽然失忆,不知该说什么了,给我一点时间想想。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说话,而是能跟你在一起。当我的腿不听使唤时,扶我一把,就像我当初扶着你踏出你人生的第一步。有一天你会发现,即使我有很多过错,我总是尽我所能给你最好的。当我靠近你时,不要生气或埋怨。你要紧挨着我,如同我当初帮你展开人生一样地了解我,扶我一把,用爱和耐心帮我走完人生,我将用微笑和我始终不变的爱来回报你。我爱你,我的孩子。你的父亲(三)师生自
本文标题:青少年人格发展与情绪情感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4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