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笑对成长中的烦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大胆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2)明白生活中人人都会有烦恼,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2、能力目标:(1)我们不但要面对烦恼,还要勇敢地战胜烦恼。(2)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3、情感目标:(1)面对烦恼,养成良好的心态。(2)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想:在学习中,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看成独特的生命个体,引导他们学会倾诉和应对烦恼,尊重他们对生活的细微体验以及也许还不成熟的看法。合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材料,按照提出问题,正视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思路来教学本课。在教学中适当穿插老师自己对生活理解,这样,才有助于在课堂中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多元对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片断播放,设场导入1、出示课件一:《狮子的故事》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狮子和大象的烦恼)狮子和大象有什么烦恼呢?师小结并板书:烦恼2、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师:同学们,我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我们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是不是这样?生:老师,其实,这是成人对我们的误解。因为大人们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不知道我们幼小的心灵,稚嫩的生命也要承担生活的责任和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烦恼。师: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引导自己以平常的心态正视烦恼,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烦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单元的主题三——《笑对成长中的烦恼》,从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更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更丰富的人生智慧。设计说明: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是情感的酝酿过程。二、联系生活,倾诉烦恼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0页的两个事例《“机器人”的烦恼》《教师手记》。2、学生自由看3、师:读了这两个事例,我想同学们肯定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一旦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失去光彩。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呢?在这样的情感渲染下,接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生活中你有烦恼吗?你的烦恼是什么?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设计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烦恼,并且是真实地讲出生活中的故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目的是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体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3、你们想知道老师有烦恼吗?那就让我告诉你们吧!设计说明:老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烦恼,是让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明白小孩有小孩的烦恼,老师有大人的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从而消除学生对烦恼的畏惧感,更加畅所欲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它不可回避,也挥之不得,正是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我们长大的可能。4、学到这儿,你有什么体会呢?5、师生共同小结老师板书:人人都有烦恼。三、烦恼树叶,交流明理1、师:“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写出我们心中的烦恼,然后将它抛走。2、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有选择性地书写下来,然后制作成烦恼树叶,贴在墙壁上。互相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四、认识烦恼,化解烦恼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些烦恼的呢?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认识烦恼对成长的影响,寻求化解烦恼的方法。比如:你战胜它的亲身经历、从父母或其他长辈处得到的经验、从别人那里受到的借鉴、从书上或电视上得到的启示……2、讨论交流:对于刚才的发言,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设计说明: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比较中、在讨论中、在交流中找到最理想的答案。3、相信同学们经过刚才激烈的讨论都有了理想的答案,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帮书中11页的小朋友排忧解难吧!学生交流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狮子是怎样烦恼的吧!课件出示《狮子的故事》后面的内容。5、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6、小结,板书:微笑着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五、格言表达,高声诵读1、让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①“如果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别人的烦恼之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重新搬回家。”——西方哲理②“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③“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读者》2002年第13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2、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设计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体会到交流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自我的高声朗读中寻找自我,寻找自信,让烦恼真正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基石。六、总结存储,体验拓展1、总结存储:“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不管我们小小的心田是否能承载得了这样的困惑。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受,都要经历这样的日子。”我们不能为烦恼而烦恼,而要把烦恼变成前进中的动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2、课外延伸:请把你遇到过的烦恼列个清单,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仔细作些分析,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然后写一篇作文,记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或快乐。表格一:我能解决的烦恼,解决方法,我的感受表格二:使我困惑的烦恼,采访对象时间、地点,采访问题设置,采访摘要,被采访者评价(评价参考:口齿是否清楚,问题是否明确,应对是否巧妙,内容是否有中心,礼貌用语……),自我感受(采访的感受、所得的启发)教学后记:这节课的设计,我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把“说”作为教学的支点,对学生进行梯级的语言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一)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观看后畅所欲言谈感想。教师导语:很高兴又一次和大家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首先请大家看一段短片。你喜欢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的体验。(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到的感受。)(“邀请型”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片为切入口,尊重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使教学气氛更民主、更和谐。)(二)明确活动内容及激励措施。(大屏幕投影)活动内容:1、“说烦恼”——说一说自己的烦恼(要求将自己列出的成长中的“烦恼清单”中最苦恼的一件或几件事加以分析后,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2、“听烦恼”——采访成年人的烦恼(要求将采访长辈少年时期的烦恼的采访心得进行交流,并进行现场模拟采访。)3、“解烦恼”——替同学分忧解难。(要求针对“活动1”中某位同学的倾诉,以制作“忘忧卡”的形式为一个遇到烦恼的同学设身处地地化解烦恼。)激励措施: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按小组为单位评出最积极参与小组,授予“金牌小组奖”;每一环节中表现最突出的个人,分别授予“金嗓子奖”、“金话筒奖”和“金点子奖”。同学们,加油啊!(“邀请型”设计意图:通过设立奖项,进行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个性。)(三)、(投影)说出你的烦恼——“少年初识愁滋味”学生畅诉烦恼:概括说明自己有过哪些烦恼(烦恼清单)?(播放视频)丰子恺的配乐散文《给我的孩子们》,学生欣赏。(四)、(投影)倾听他人愁苦——“同是天涯沦落人”学生依照“采访情况记录表”简要交流采访心得;现场模拟采访经过。(五)(投影)解开你的心结——“让我帮你解忧愁”(要求:针对“活动1”中某位同学的烦恼感受,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出有效的“金点子”帮助他解决烦恼,将“金点子”写在自己准备的空白卡片上,制作成一张替人解忧的“忘忧卡”,比一比,谁的“忘忧卡”最精美、最有效?设“金点子奖”。)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活动!(播放歌曲:《小小少年》)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一、活动目标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2、了解他人的烦恼,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3、学会沟通与理解,能帮人解脱烦恼。4、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关注并热爱生活的情趣。二、活动重点:活动目标2、3、4三、课前准备1、提前布置预习,准备好小记者的资料。2、学生可以自由结合,互设情景,作采访准备。3、学生可以向爸爸、妈妈、朋友了解少年时期的烦恼。四、活动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2、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断),畅所欲言谈感想。①你喜欢这部影片吗?为什么?②你喜欢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自己的观后体验。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④鼓励表达自己独到的感受。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人物,都无可非议,关键是你明白了,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仿佛就在近前,就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成长中,最可贵的事不仅能说出,而且还能不断地审视和正确的评价自我,这就是笑声中的烦恼,也是《成长的烦恼》一片带给人的艺术魅力。第二课时1、导入2、交流:我们是否也有成长的烦恼。①分成四个大组,各组抽取一个题目。②题目为:a说说自己的烦恼(一组)。b替朋友解脱烦恼(二组)c回首成长的烦恼(三、四组。三组是记者、四组是被采访人)。③在预习情况下,各组准备五分钟后,进行小组擂台赛。④准备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同学可参与式的评析。比一比,那组同学的语言流畅,敢于直言,态度真诚,用于礼貌。⑤全班交流。3、请你记录:①本组题目②本组发言人及中心发言内容③你认为最精彩的发言或评析④自己最想说的话3、格言表达,高声诵读请你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自己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并诵读,推选优秀的名言、名句。4、体验拓展: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①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②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等等。③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第三课时课外延伸:1、写日记,让你的烦恼在此画上完美的句号。2、通过采访你肯定有所领悟,自拟题目写下感触吧。3、让书信为你关心的人送去一份“心灵鸡汤”。以上三题任选其一作文。完成后的文章可以给你最信任的人过目,请他给你评价;也可以仅让自己成为它的读者;或者寄给急需你帮助的人,为他解决燃眉之急。谈收获:习作粘贴处:综合实践课《成长的烦恼》教案6点这里查看更多相关文章一.主题分析: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生活中充满了美丽的花朵,灿烂的阳光,世界在他们眼中是如此美妙,如此富有生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才刚刚起步,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奔头。但是,涉世不深的少年,他们像羽翼还未丰满的雄鹰,眼前的路还那样的漫长,经历的风雨还那样遥不可知,多么希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欢乐相伴。但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必将和成长中的少年不期而遇,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为了给初中生更多的经验,让他们更好地度过青少年时期,我精心设计了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让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完成一次感人的心灵对话。二、学情分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学年开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在本次活动中,要把每一个孩子看成独特的生命个体,引导他们学会倾诉和应对烦恼,尊重他们对生活的细微体验以及也许还不成熟的看法。父母的经历和老师自己对生活理解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这样,才有助于在课堂中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多元对话。三、设计思路:1、活动目标:(1)交流心中的烦恼,说出真实感受,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
本文标题:笑对成长中的烦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5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