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记叙文常见结构二1、“对比映照式2、“一线串珠式”说说下面成语的意义或用法(有的要比较)•1、活灵活现(惟妙惟肖)•2、曾几何时•3、骇人听闻(耸人听闻)•4、怨声载道•5、不同凡响(出神入化)•6、鹤立鸡群(出类拔萃)•7、名副其实(实至名归)•8、危言危行•9、秀色可餐•10、细大不捐•1、第28页第2题A项•2、第36页第1题•3、第103页第3题•4、第104页第11题•5、如何做探究“情感取向”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对比映照式”和“一线串珠式”两种记叙文(或散文)结构方法•■学习重点•运用“对比映照式”和“一线串珠式”结构写记叙文(或散文)赏析《老爹》•1、这篇文章是怎样“切合题意”的?2、点评本文“对比映照式”构思的妙处(包括对彰显主题的作用),总结如何运用这样的方法。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人、物、景),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正面材料;反面材料)→结尾(抒情、议论)•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拓展:•本文既有两个事物(人物)的对比,又有同一事物(人物)不同阶段的对比,且以前者为主,如果以同一事物(人物或景物)不同阶段的对比为主或以人物与景物的对比为主写一篇文章,请你各举一例。赏析《阿锦的黑白记忆》•1、这篇文章是怎样“切合题意”的?2、点评本文“一线串珠式”构思的妙处,总结如何运用这样的方法。一线串珠式•方法一、围绕中心,精选三个事件、典型场景、三个不同的角度与方面,组织行文,记叙突出重点。•方法二、使用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但有时会有双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记叙文线索:①以时间、空间(地点)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实物为线索④以事情为线索⑤以情感认识(或情感认识的变化)为线索。赏读《父亲的根》和《你听,多美》两文•《父亲的根》:1、明、暗两条线索:父亲的活动是一条明线,父亲对土地的感情是一条暗线,两条线索于结尾处汇2、运用镜头剪辑法以父亲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为核心,精心剪辑了“察看稻田”“收割搬运”“谷场教子”三个场面,极具艺术性地展示了父亲的内心世界,颇具散文味。•《你听,多美》:1、以“你听,多美”为线索,结构精巧,抒情味浓。2、精选三个片断(镜头),运用“描述+感悟”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内容很美,情感很美,语言很美。一线串珠式•1、设置一条线索•2、精选三个片断(1+1+1)•围绕中心,精选三个事件、典型场景、三个不同的角度与方面,组织行文,记叙突出重点。审题立意指导•一、材料作文的特点:•范围性:1、限定写作范围(对象;话题)2、给定立意范围•二、材料作文的审题:•从整体出发,审清范围(1、对象;话题2、含意范围)•(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生活是浓烈的,它可以是激烈的比赛、紧张的探险或者是难忘的狂欢;生活也是清淡的,它可以是自在的独处、朴实的情谊或者是平静的反思。生活,还可以是浓淡得宜的……•审题(参考):1、写作范围(对象;话题):生活2、立意范围:是宽泛的(还有省略号)•(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美要善于发现美,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题(参考):1、写作范围(对象;话题):美2、立意范围:要善于发现美•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英国生物学家、作家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参考):1、写作范围(对象;话题):孤独2、立意范围:孤独使人有独创精神;孤独使人伟大。……写作实践•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她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她自己的翅膀。•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运用“对比映照式”或“一线串珠式”结构。•审题(参考):1、写作范围(对象;话题):依靠外物与依靠自己2、立意范围:顺向立意;逆向立意(此题无法“自圆其说”);辩证立意本题的审题立意•从作文材料来看,鸟儿对自己翅膀的自信是它“站在树上”而“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的原因或条件,因而我们可从“依靠自身力量”等角度入手进行思考与立意:既可以阐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走得稳健,关键的是靠自身的力量,依仗外物往往是靠不住的,以此表达对强化自身力量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对凭借外物与依靠自身条件所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讨论,比如依靠自身条件并不意味着必须排斥外物的借用,利用外在条件可以使自身力量更加强大(或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等进行论述,表达自己对自身力量所涉及的问题的看法。•针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取关键词进行审题与立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相信自己”“树枝”和“翅膀”。“相信自己”不难理解。而针对“树枝”和“翅膀”,应深刻理解它们的比喻义。“树枝”喻指可以凭借的外在条件,可以是职位、名气、荣誉、平台、家庭、朋友等,而“翅膀”喻指自己的能力、实力、本领、潜力、条件、长处等。•结合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立意:•1、相信自己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实力;•2、能力使人不畏艰难(挑战);•3、自信源于实力;•4、自己才是最强大的依靠;(如以此为主题,运用“对比映照法”如何写“记叙文”;如果运用“一线串珠法”呢?当然,也可以兼而用之)•5、与其依靠外物,不如强大自身;•6、不管外部条件如何优劣,关键在于掌控自己的命运;•7、只有真才实学才给人安全感;材料作文——写记叙文•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经过;原因;结果)表达一种思想•把思想、感情蕴涵于描写之中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表达主题的方法是不同的•回顾《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如何表达主题的。•记事类记叙文•侧重记事的记叙文是以记叙生活故事描述生活现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为重点,挖掘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社会意义,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哲理,可以写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写几件事或几个生活片断,写成叙事散文,例如丰子恺的《送考》《铃兰花》。(优点:反映生活;表达哲理)•写人类记叙文•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重点,反映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或人物的优点品质,或者对人物进行负面刻画,揭示负面人物的内在本质。(优点:通过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等表达主题。是材料记叙文的主要写法。)基本技巧•一、化虚为实•“虚”指的是写作文时头脑中的概念性的东西,你想通过作文把它表现出来。比如要描写“安静”,这“安静”就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很“虚”的东西,就要运用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及相关技巧把它表现出来。•二、化理为形•“化理为形”就是化抽象的道理为感性的形象(人物;故事;景物)。•三、化情为物•材料作文往往要写“理”,要写出“意蕴”,这并不意味着“情”不重要,记叙文最好“以情感人”,“情理兼备”方为上品。如何表达感情呢?除了直接表达感情、感受之外,最主要的方法是,把真情融在写人、叙事中,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还可以借助景、物来表达感情。哲理的“物”是广义的物。人物,事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做到情物交融,情景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才叫“化情为物”。空喊“情”是难以打动人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本文标题:记叙文常见结构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5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