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XXXX年中国餐饮(连锁)行业投资研究备忘录(XXXX-04-24)
12013年中国餐饮(连锁)行业投资研究备忘录2目录一、中国餐饮行业发展概述二、2011年中国百强餐饮企业分析三、中国餐饮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四、餐饮行业IPO统计分析五、主要餐饮连锁企业基本情况六、餐饮行业法律法规3一、中国餐饮行业发展概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餐饮行业对于中国消费者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餐饮行业主要是指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等)或个人,通过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由于中国餐饮行业的分类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本报告根据常见餐饮类别,将餐饮行业细分为如下分类:(一)传统正餐类。主要包括酒楼、饭庄、宾馆餐厅等相对主流的餐饮店,以经营传统饭菜为主,同时售有酒水饮料等。(二)快餐小吃类。主要包括快餐店、小吃城、面馆、饺子馆、面包房、洋快餐等形式,主要以满足消费者日常饮食的需要。(三)休闲餐饮类。主要包括茶餐厅、茶馆、咖啡厅、奶茶店、冰激凌店等形4式,餐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集合娱乐、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餐饮形式。(四)其他餐饮类。主要包括团膳、外卖店、主题餐厅、西餐等形式。此外,从菜系上面来看,中国餐饮行业又分为川菜系、北方菜系、淮扬菜系、粤菜系等;从餐饮行业格局来看,中国餐饮又分为中低餐饮集聚群、商务餐饮集聚群及社区餐饮集聚群等;从餐饮企业的经营模式来看,中国餐饮行业又可分为连锁店和独立经营店。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环境呈现如下特征:(一)行业稳步增长,规模持续扩张。中国餐饮行业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餐饮行业自1991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中国餐饮业年均复合增长约20%,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构成产业快速扩张的核心驱动力。展望未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的外出就餐频次增加和花费上升将成为推动中国餐饮业继续高增长的动力。根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餐饮业年均复合增长为16%左右,产业规模在2015年有望突破3.7万亿元。2011年,中国餐饮业实现收入20635亿元,同比增长率16.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0%。2012年,我国餐饮业收入达到2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5%。2012年餐饮收入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年均增长16%左右,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5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餐饮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伴随其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行业,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中国餐饮行业正处于产业化发展阶段。(二)投入要素价格上升,行业整合浪潮开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餐饮业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然而,中国餐饮行业构成以中小企业为主,内部管理和经营效率低下,随着原材料、人工、租金的大幅上涨,先前依靠低廉要素投入维持高盈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税控装置普及以及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力度加大都进一步削弱了餐饮企业盈利能力,众多中小型餐饮服务商遭遇生存困境。另一方面,那些依靠连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的大型餐饮企业快速崛起,并成为引领中国餐饮行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推动中国餐饮业变革,行业整合浪潮已经开启。2011年5月,美国百胜集团收购了中国火锅连锁餐饮业龙头小肥羊93.2%股权,交易对价46亿港元。(三)连锁化(多品牌、多业态)、工业化以及餐饮食品一体化是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庞大的餐饮市场必然孕育出若干巨型餐饮航母,这些未来之星的成长路径如何?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餐饮业的发展历史,并审视中国餐饮业版图,未来餐饮行业将沿着连锁化(多品牌、多业态)、工业化以及餐饮食品一体化的方向上整合发展。首先,未来中国餐饮业旗舰企业应该是跨业态、多品牌6的餐饮平台,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的饮食需求,购并是实现这一成长的有效方式。其次,为了应对不断上升的投入要素价格,以中央源头采购、集中初级加工、机器设备辅助生产为链条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是餐饮企业规模扩张同时可以享受低成本、高利润的保障。再者,餐饮与食品一体化是企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拓展品牌的重要手段。二、2011年中国百强餐饮企业分析2011年度餐饮百强企业榜(附件一)及餐饮百强分析报告于2012年7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报告显示,在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餐饮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明显。2011年度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586.52亿元,占2011年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69%。百强餐饮企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其营业收入平均增幅接近30%,达到28.32%,其中,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接近占到了百强餐饮企业的半壁江山,从2010年的36家增加到了44家。但营业利润的平均增幅仅为19.39%,净利润和资产总额的增幅均未超过20%,增幅水平远低于2009和2010年的水平。报告同时表明,餐饮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日益加剧,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同比去年上涨了22.02%,特别是原材料成本同比涨幅更是超过了30%,而员工的工资成本涨幅最高,达到了46.70%。上述因素导致企业盈利水平偏低。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为8.04%,远低于2010年9.42%的水平,餐饮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明显:(一)餐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但产值质量有待提升。2011年度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586.52亿元,占2011年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69%,略低于2010年百强营业额的占比。大规模的餐饮航母越来越多,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接近占到了百强餐饮企业的半壁江山,从20107年的36家增加到了44家,特别是10亿至5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更是从2009年的32家增加到41家。2011年度百强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幅接近30%,达到28.32%,增幅水平远超过2010年,但营业利润的平均增幅仅为19.39%,而且反映企业财富增加和资产增值的净利润和资产总额的增幅均未超过20%,分别仅为16.36%和14.79%,这一增幅水平远低于2009和2010年的水平。89(二)餐饮百强业态格局不变,但业态分化与互渗的趋势日益明显。2011年度餐饮百强榜单与往年相比,在业态格局上大体保持不变,餐馆酒楼、火锅、快餐送餐三大成熟业态,不管是上榜企业数量还是总体产业规模都占据领先位置。从经营模式来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集团将发展思路从门店扩张或区域扩张延伸到业态的多元化和产业链的整合,实现餐饮业态间的互渗与互补。在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中有31家企业实行了多业态、跨区域的发展模式,这一数量远超2010年的水平,其中以餐馆酒楼正餐企业和快餐类企业居多。(三)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日益加剧,餐饮百强企业综合业绩表现逊于往年。对照2010年度百强数据及《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1》来看,2011年度餐饮百强企业综合业绩表现逊于往年。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比去年上涨了22.02%,特别是原材料成本同比涨幅更是超过了30%,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48.17%。在营业费用中,员工的工资成本涨幅最高,达到了46.70%。这一增幅水平不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而且也位居各行业增幅水平的前4位。(四)各业态盈利能力的短板凸显,总体盈利水平偏低。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为8.04%,远低于2010年的9.42%,餐饮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明显。休闲餐饮的净利润率最高,尽管企业规模体量有限,但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快餐企业较强的单店盈利能力使得快餐业态仍是最具财富复制效应和最具投资价值的;餐馆酒楼类企业尽管单店销售能力高于火锅、快餐,但是业态的净利润率下滑明显;火锅企业如何将单店的盈利能力有效地复制扩张是实现总体盈利能力提高的关键;西餐企业做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还有待全面提升;宾馆餐饮单店规模体量大,但是盈利能力增长依然乏力。(五)管理效益遭遇瓶颈,餐饮百强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均有所下降。百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同比2010年均有所下降,依靠精细化管理出效益变得越来越难。百强餐饮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6.37%,不仅低于201010年的水平,也处于全行业绩效评价值的良好水平以下。(六)在用工荒常态化下,工资成本上涨与人均效率下降并存。2011年餐饮百强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走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及国家社会保险及工资制度改革的推动下,餐饮行业平均工资一路看涨。人均劳效也呈下降趋势,百强餐饮企业的人均劳效仅为12.68万元,不仅远低于2010年的水平,而且还低于2008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人均劳效水平。餐饮百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食品安全问题和诚信问题将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业科学规范发展的关键。以民营私有为主体的餐饮企业如何变成一家公众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课题。餐饮企业将会从最初的关注规模扩张发展到重视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经营质量的完善,逐步从“野蛮”生长阶段向深挖核心竞争力的理性成熟阶段转型。11单一业态的企业在发挥标准化程度高、复制性强的优势时,必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服务内容,以支撑和应对市场竞争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多业态的差异化经营将成为大型餐饮航母的未来选择,多品牌集聚、相关业态互补的综合发展将是大型餐饮企业集团的共同特征。三、中国餐饮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中国餐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总体来看,中国餐饮行业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目前,餐饮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伴随中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中国餐饮行业可以称为是投资的朝阳产业。从餐饮行业业态来看,较具投资价值的餐饮业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火锅企业代表企业:从中国餐饮各种业态来看,火锅和西餐行业高于平均利润率,而宾馆餐饮、特色酒楼、休闲快餐、综合餐饮均低于平均利润率。火锅企业的平均单店利润居各业态之首,从消费者喜好程度来看,火锅也是消费者最喜欢的餐饮业态之一,为火锅餐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尽管,目前大部分火锅企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有所缺失,但是这种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市场为资本提供了更多的切入机会。(二)西式正餐企业代表企业:相比于其他的餐饮业态,由于商务来往及中国居民更为国际化的生活方式,西餐企业将迎来更为快速发展的机遇。西餐业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结合西12餐企业现代化水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西餐企业的发展值得期待。另外,从餐饮各业态的利润率来看,西餐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三)中餐企业代表企业:据Euromonitor预测,2011年,中国全套服务餐厅的销售总值将高达16110亿元人民币,由于中国消费者偏向于中式餐饮,可以预见,中式餐饮的市场空间较为巨大。不过,中式餐厅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提供全套服务的中式餐饮产品制作程序复杂,对厨师的依赖度较高,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生产。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餐市场需要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西合璧的中餐企业会更具市场发展前景。(四)休闲餐饮企业代表企业: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及80后等现代消费人群的兴起,休闲餐饮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加之乡村基的上市,使得二级资本市场对中国休闲餐饮企业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中国休闲餐饮企业成为具有投资价值的餐饮企业方向之一。打破餐饮业态,从餐饮发展的路径选择方面来看,连锁餐饮企业的发展更为值得资本关注。中国连锁餐厅的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发展空间广阔。相比于单店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更容易打破地域限制,且连锁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能力较强,更容易实现餐饮企业的规模化。从各细分领域比较来看,连锁餐厅的复合增长率高于独立全套服务餐厅,其主要共享来自于复制性较高的火锅连锁企业。随着复制性较高的连锁餐厅的扩张以及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提升,预期中国连锁餐厅销售额占提供全套服务餐厅总销售额比例将明显提升。13另外,从餐饮市场的产业链角度来看,除了上述的各类值得投
本文标题:XXXX年中国餐饮(连锁)行业投资研究备忘录(XXXX-04-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