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四章处罚程序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六章附则□颁布时间□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的时间《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第一天,旧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第四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二)错罚相当原则▪(三)公开、公正保障人权原则▪(四)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有:2、错罚相当原则•错罚相当原则就是要求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罚当其过,不能重错轻罚或者轻错重罚。重错重罚、轻错轻罚,罚过相应。此处,在决定具体处罚时对于法律有从轻、从重、减轻处罚情节的还要将有关情节考虑在内。3、公开、公正保障人权原则•公开、公正保障人权原则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管理案件时,对违法行为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当的案件给予违法行为的处罚也大体相同。同时要求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案件时要始终处于中立的立场,不得与案件当事人有任何利害关系。并充分保障被处罚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保障人权是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在本法中的具体体现。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是治安管理处罚明确规定的原则。防止重处罚轻教育,为处罚而处罚的简单做法。•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期限出境或驱逐出境。适用特殊群体的有关规定•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追溯时效规定•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二、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三、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四、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何为公共秩序?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维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26岁的胡某,原是某工厂的工人,因多次违反劳动纪律,长期消极怠工,被开除工职。胡某不但不认错改悔,还经常到该厂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不良影响。由于胡某的行为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胡某给予拘留8天的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重庆诞生首张球迷罚单•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于3月11日揭幕。在重庆力帆队与辽宁队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在联赛积分榜垫底的力帆队以2:1击败对手,久违的胜利让球队和球迷狂喜不已。50岁的重庆知名球迷陈文武在比赛刚结束时冲进球场,想与球队共同庆祝,但3名球场保安人员迅速赶来,将他带离现场。陈文武在以前的比赛中曾有冲进赛场推搡裁判的“前科”。50岁的重庆球迷陈文武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跑进球场庆祝球队比赛胜利,却因此而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一个“创造纪录”的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他成为第一个因此受到法律处罚的球迷。•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治安支队对50岁的重庆球迷陈文武开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张“球迷罚单”:•依法对陈文武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同时禁止他在一年内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赛。处罚结果对“足球流氓”这类行为——定为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对于强行进入场内、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其他物品、展示侮辱性标语或条幅、围攻裁判员或运动员、向场内投掷杂物而不听制止等扰乱赛场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足球流氓”等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二、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妨害公共安全的含义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利国利民公共安全的含义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旅客在飞机打手机有可能被拘留哦!•第三十四条•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或者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使用可能影响导航系统正常功能的器具、工具,不听劝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酒鬼闹事将受罚可被约束至酒醒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至酒醒。三、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1、信息骚扰2、酒鬼闹事将受罚可被约束至酒醒3、非法查看他人邮件事例1:信息骚扰求爱3年软硬兼施发恐吓短信被拘咬舌自残2004年,陈某因工作关系结识一女子张某,并对其展开追求,多次遭拒后,陈某心有不甘,锲而不舍,但最终仍未赢得张某芳心。追求张某时,陈某就不断打电话发短信给张某,最终失望之下,陈某开始对张某态度大变,甜言蜜语换作恶语相加。陈某的痴心固执之举一直连续多年,直至其在2007年8月被警方抓捕。2007年8月27日,张某向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报案,称陈某举动对其精神、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张某向警方提供了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27日期间陈某给其所发手机短信的记录,其中有许多辱骂、恐吓、威胁内容,并数次扬言要砍死张某全家。警方认定违法处拘留7天高明警方经调查取证,认定陈某行为违法,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于2007年8月28日作出了对陈某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决定。但陈某遭警方拘留后,大闹看守所,情绪激动之下,更多次咬舌自残,警方决定暂缓执行拘留。陈某被释放后,8月29日,就向高明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007年10月25日,高明区政府作出复议决定,维持高明警方行政处罚。11月7日,陈某不服复议决定,向高明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对其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法院驳回起诉维持原处罚高明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告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依法享有对涉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权力。本案中,原告陈某通过移动电话向张某发送带有恐吓性质的短信,发送的短信数目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已严重干扰张某的正常生活,其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5款规定。被告据此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该行政行为应予维持。据此,高明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陈某起诉,维持该行政处罚决定。发骚扰短信被拘留、罚款3月28日,银川市西夏区公安分局宁华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单位一职工报案称,他的同事张某以其女同事的名义,频繁给他的手机上发送内容淫秽、暧昧的短信,导致他与同事、家人之间关系不和。宁华路派出所办案民警经过调查走访,查询手机短信记录,认定张某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同事的正常生活,遂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作出拘留、罚款处罚。小结信息骚扰——不仅指包括通过手机发送短信,还包括通过信件、电话、网络或者其他途径传输淫秽、污辱、恐吓或者是其他骚扰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对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途径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2、查看他人邮件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四、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扰人生活将受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将处警告。驱使、纵容动物恐吓、伤害他人的,处1日以上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制造噪音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邻里生活,不听劝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听劝阻的,可以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房屋出租需谨慎!•第五十七条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六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偷开他人机动车的;•(二)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或者偷开他人航空器、机动船舶的。1、调查以事实为依据原则→回避制度2、决定→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错罚相当原则公开、公正保障人权原则→行政复议或起诉3、执行调查→回避原则第八十一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决定→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二)违法事实和证据;(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
本文标题: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7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