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011年李沧区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1青岛市李沧区卫生局文件李沧卫〔2011〕号关于印发《李沧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区疾病控预防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青岛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青卫农社字〔2011〕4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卫生局研究制订了实施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协管等1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附件:1、2011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2、2011年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方案3、2011年预防接种项目工作方案4、2011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25、2011年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6、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7、2011年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8、2011年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9、2011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项目工作方案10、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方案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3附件1李沧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为推动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居民疾病综合防治的管理,建立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根据《青岛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项目目标通过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全区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服务人口的80%,合格率达到90%。二、项目范围和职责(一)项目实施范围:2011年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二)职责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负责全区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加强居民建档质量控制;开展项目督导、考核评估、居民建档知晓率、满意度调查及辖区居民建档宣传发动工作。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为辖区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4并实行信息化管理;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开展社区诊断,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管理、随访、干预工作;并按照要求及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信息。三、项目内容1、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2011年1月1日起,新建立的居民档案必须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2011年1月1日以前建立的居民档案应在2011年末前逐步完善,使其达到新的标准和要求。2、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培训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相关人员,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使用和管理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主要学习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年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计算机基础知识等。3、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5(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4、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保持资料的连续性。(2)做好慢病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体检、孕产妇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重性精神病人随访管理等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利用,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和合格率(3)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4)制定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措施,做好居民疾病筛查、健康体检、随访干预、医疗服务、转诊等医疗信息记录,发挥其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已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信息开展社区诊断,为制定辖区健康干预措施,以及6医学研究、科学决策等提供依据。(5)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健康教育讲座各种宣传形式,加大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宣传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采取各种方式和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建档和使用健康档案的意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自身健康管理。5、居民健康档案管理(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明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应制定本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使用过程中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3)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4)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库房,配备档案装具,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四、项目实施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五、项目管理与考核(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每季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7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区卫生局,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按照卫生局的部署,(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自查和自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并每月按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三)区卫生局于11月上旬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对项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开展居民评估调查。(四)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和指标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2、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3、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服务记录)8附件2李沧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方案为推动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提高居民健康防病意识,向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根据《青岛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项目目标建立健全全区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底”作用,向居民提供各种行之有效地健康教育服务,2011年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以上。二、项目范围和职责(一)项目范围:2011年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健康教育项目。(二)职责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负责全区健康教育项目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加强健康教育项目质量控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效果评价;设计宣传材料。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9(2011年版)》的要求,落实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任务;按照要求及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信息。三、项目内容:(一)完善健康教育服务内容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11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活动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及父母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指导。3、开展居民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控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4、开展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等慢性病及艾滋病、结核病、肝炎、流感、霍乱、手足口病、狂犬病、布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和防病知识宣传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等。(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10照工作方案要求制定2011年健康教育计划,保证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每机构每年应印制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折页、处方、手册、传单等,放置在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全年发放宣传材料不少于辖区人口的50%;正常应诊时间在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录像带、VCD、DVD等视听健康传播资料,每年不少于6种,播放时间每天不少于4小时。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在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显眼处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并根据卫生防病需要和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及时更新,每年更新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6次。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利用社区各种文体活动、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不少于9次。5、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11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1次。(三)在各项服务工作中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服务作为沟通社区群众、加强联系的有效手段,将其纳入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疾病筛查、随访干预、门诊医疗等服务过程中积极传播健康知识和提供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增加社区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四)健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2、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3、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
本文标题:2011年李沧区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9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