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酒人与酒令一、酒人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文化酒人,即有学养的酒文化人。这些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可谓“酒人”。界定的原则是:依照酒德、饮行、风藻的高低,分为雅清、俗浊、恶污三大等级九种类型。上等是“雅”、“清”即嗜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的人中等是“俗”、“浊”即耽于酒而沉俗流,气味平泛庸俗下等是“恶”、“污”即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沉溺于恶污1、上上品可谓酒圣,历史上有很多可以列为酒圣的文学圣手思想哲人,他们饮酒不迷性,醉酒不违德,相反更见情操之伟岸,思想志清膺,更有助事业之成就。代表人物:李白陶渊明李白:唐朝时期(公元701~762年),字太白,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人,唐代诗人。他生活在唐代最盛时期,一生游历了许多地方。其诗歌情感真挚,豪迈奔放,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又不受格律限制,感情抒发淋漓尽致,流传至今的诗歌约千首。《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李白素怀大志,有古代士人传统的入世创业、追求不同凡响人生的宏愿。但其志气高傲,才情逼人,结果一生顿踣(bó),屡经磨难而终不得政治上的伸达。于是,他用酒来向时世抗争,来缓解自己在政治和精神重压下的痛苦与压抑,达到一种“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正是在这种境界中,李白才发为奇语,歌为绝唱,进行了辉煌的创作,为民族留下了珠光璀璨的伟大诗作。这种凭酒力返本还真,充分实现自我,创造非凡业绩的酒人是当之无愧的“酒圣”。酒使李白实现了自我,成就了伟大的业绩;酒又帮助他超脱了自我,成为中华学人不阿权贵,率直坦荡,成名立业的楷模,成了民族历史上士子文人的自况形象。正如史论所称:“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酒圣’。”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东晋时代的大诗人,也堪称酒中圣人。2、上中品可谓“酒仙”,是虽饮多而不失礼度,不迷本性,为潇洒倜傥的酒人。代表人物:杜甫杜甫:唐朝时期(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东北)人,唐代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观察和体会。他的许多诗感叹时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有“诗史”之称。杜诗沉郁雄浑,风格苍劲,语言凝练,格律严整。现存诗14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兵车行》等。杜甫和李白齐名,对后世文坛影响很大。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李琎)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李适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焦遂)八位仙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吏部尚书之子名士崔宗之、两部侍郎苏晋、李白草圣张旭、布衣焦遂3、上下品可谓“酒贤”、“酒董”,这种人喜饮有节、虽偶有致醉亦不越度,谈吐举止中节合规,犹然儒雅绅士,谦谦君子风度,另一方面,这类人精于鉴别酒味、酒质以可谓之“酒董”。代表人物:苏轼苏舜钦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4、中上品可谓“酒痴”,此辈人沉迷于酒而迷失性灵,沉沦自戕达到痴迷的地步。代表人物: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吴县人。出身世家,有清才,善诗文,纵狂不拘,。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然性耽酒,每饮无拘,常“饮至一石”,又“常醉在路上卧”,时人送其雅谑之号“醉龙”。在他看来,唯有酒才是实在和有价值的,人世间其他任何事都毫无可取。5、中中品可谓“酒颠”、“酒狂”之类,此中人多豪饮癫狂,酒后时有悖时论、违人情之行为。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中刘伶、阮籍“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晋代名士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籍、阮咸、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6、中下品可谓“酒荒”,此辈人沉湎于酒,荒废正业,且偶有使气悖德之行。代表人物:王忱东晋的名士7、下上品可谓“酒徒”,此辈人饮必过,沉沦于酒事,少有善举,已属酒人下流。代表人物:“竹林七贤”——阮咸晋代的王恭8、下中品可谓“酒魔”、“酒头”、“酒魔头”、“酒糟头”辈,可统称为酒鬼,指嗜酒如命,饮酒忘命,酒后发狂,醉酒糊涂,甚至为酒亡命一类的酒人。9、下下品可谓“酒贼”,为酒人之最末一流,最之下品,此类酒人人品低下,不仅因酒丧德且因酒败事,大则误国事,小则误公事或私家之事。二、酒令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最早的酒令形式是投壶。酒令游戏,通行情况是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按一定的规则,或搳(huá)拳,或猜枚,或巧编文句,或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负者、违令者、不能完成者,均罚饮,若遇可喜可贺之事项时,则恭贺之,谓之劝饮,含奖勉之意。相对的讲,酒令是一种公平的劝酒手段,可避免恃强凌弱,多人联手算计人的场面,人们凭借的是智慧和勇气。酒令的产生可追溯到东周时代,《战国策》中记载的画蛇添足为一则古老的酒类故事。东汉时出现了贾逵编纂的《酒令》专著。酒令真正兴盛在唐代,后代流行的各种酒令几乎都是在唐代形成的。1、流觞传花类曲水流觞是古人所行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饮酒娱乐活动。最著名的流觞活动,是公园353年3月3日在绍兴拉宁举行的一次。王羲之《兰亭序》也有人用花来代替酒杯,用顺序传递来象征流动的曲水。传花过程中,以击鼓为点,鼓声止,传花亦止。花停在谁手上,犹如漂浮的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被罚饮酒。2、手势类搳拳又称划拳、豁拳、拇战,是一种手势酒令,两人相对同时出手,各猜所伸出手指之合计数,猜对者为胜。因是互猜,故又称猜拳。搳拳由于简单易行,故流传极广而又久盛不衰,是所有酒令中最有影响,最有群众基础的一种。如:小蜜蜂、青蛙落水、老虎棒子鸡虫、明七暗七等。划拳令:一点儿,哥俩好。三指头(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快喝酒,全来到。3、骰(tóu)子类以点数定胜负。4、猜枚类猜枚是饮酒时助兴的游戏,是一种酒令。行酒令的人取一些小物件,如棋子、瓜子、钱币、莲子等握于手中,让人猜,一猜单双,一猜数目,三猜颜色,中者胜,负者罚饮酒。5、筹类筹,本为记数工具,后来被用到酒宴席上,做行酒令之用,称作觥筹或酒筹。筹在行酒令时有两种用途:一是记数,计算已饮酒的数量;二是罚酒行律的标志。酒令如军令,为保证酒令的正常进行,当遇到有违反酒令不遵守规则之人,可去除一种特制的酒筹,形如旗状,谓之罚筹,像足球裁判的红牌、黄牌。以上两种作用的酒筹,都是行酒令时的辅助工具。而作为一种以筹为主的筹令,则是由筹简和一定数量的酒筹组成,每根酒筹上都注有如何行令的具体内容。6、骨牌类骨牌一般以竹为背,以兽骨为面,二者以燕尾榫互相铆合的长方体,也有采用高贵的象牙做面,故又称牙牌。骨牌共32张,其点分别涂以红、绿两种颜色。每张骨牌都有特定的名称。如:天牌,上下皆六点;地牌,上下皆幺点;人牌,上下皆四点;和牌,上为幺点,下为三点。用骨牌行酒令,主要根据骨牌的色点象形进行附会,行令者或说诗词曲赋,或说成语俗谚,只要应上点色就行。有时为了翻花样,又常将三张骨牌的色点配合起来,附会一个名目,称作“一副儿”。行令时首先由令官洗牌,每三张码成一副儿,挨次逐一翻出,并宣出名目,行令者则相应与之对句,这犹如单张骨牌的组合,只是增加了一个必须押韵的要求而已。7、游艺类以动作或技巧为主来进行的,行令者做一杂耍,以自忖他人不能效行为度,然后要求他人模仿,不能者饮酒。8、谜语类以谜语做酒令。有“求底令”和“配面令”。如:令官以成语“哄堂大笑”为谜面求底,先报谜目,再报谜底,可有多种配法:打一文学名词:打《水浒》人名:打一影片名:打一黑龙江地名:乐府乐和喜盈门齐齐哈尔9、文戏类将文字游戏引用到饮宴席上作为酒令,约起于唐胜于宋。所谓文戏,或为嵌字联句,或为字体变化,或为辞格趣引。酒席上性文戏类酒令,既是智慧与才识的较量,也可以通过游戏以达到培养人们敏捷的构思和诙谐风趣的目的。几个好友常在一起吟诗对对,这年元宵节,他们又欢聚在一起畅饮了。席间,姓懿的小弟提议说:“这回咱们来个新鲜的,饮酒行拆字令。每人一首,所拆的字必须和自己的姓有关。”“好!长者为首,依次往下排。”因姓田的是老大哥,便首当其冲地吟道:“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盅。”“大哥说得好!我们先干一杯。”姓吕的接着吟道:“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其中。口字推出去,吕姓赢一盅。”姓韩的老三也不甘示弱,略一想高声说道:“囹字不透风,令字在当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赢一盅。”大家听后议论开了:“这和自己的姓没联系呀!‘含’和‘韩’是同音,也可算数吧。”这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姓懿的小弟了。他正皱着眉苦想呢。因封口形的汉字中,也只有这四个字中推上去成另一字的。大家一个劲催他,懿小弟心想:这个点子是我出的,看来要把自己套住喝罚酒了……想到这里,他猛一下站起来:“各位大哥不要急,听小弟道来:“曰字不透风”——大家听了一句就急着问:“‘曰’字怎么推呀?”“小弟还没说完哩,各位听后再指教!”他说罢朗声吟道:“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其中。一字推到顶,一(懿)口一大盅!”众人拍手夸赞“海量!海量!后来居上。还是小弟有水平啊!”(十)阄类在遇到难以决断之事时,古人往往采取一种机遇的方法,即取一些外形相同的小物具,做上记号,放置在器物之中,供拈取以作决断,这些物具,便称作阄。用这种方法做出决断,对所有拈阄的人机遇是均等的、公平的。把这种方法用于酒席上,阄作为酒令之作,便成了阄令。阄令与筹令相似,但比筹令灵活机动,可在宴饮时现做现用。
本文标题:酒人与酒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9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