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解读提要一、《指南》的现实意义二、《指南》的核心思想三、《指南》的合理运用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现实意义2/2/20202/2/2020(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表时间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2]4号)文件形式,正式向社会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2/2020(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时代标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继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之后的又一个具体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指南》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向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办学的道路。2/2/2020(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研究从2006年起,我国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与美、英、德、法等13个国家的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标准框架进行对比研究,并全面梳理了我国幼儿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指南》发表前进行了充分的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和年龄效度检验。内容效度检验的目的是《指南》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年龄效度检验的目的是确定《指南》中各年龄段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恰当。2/2/2020(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意义1.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研究制定《指南》,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三章第五条2/2/2020(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意义2.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研究和制定《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2/2020(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意义3.确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念“《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①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究和学习。2/2/20202/2/2020②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2/2/20202/2/2020③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2/2/20202/2/2020④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成人不应要求孩子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应允许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们的使命:不是塑造幼儿,而是发掘幼儿的天赋。2/2/2020下面介绍2种常见情境。对可能选择的教育行为,你们将如何评价?案例分析:第一个情境:一个3岁半的小孩想要从桌子上拿一个装着果汁的玻璃杯,但是无论他怎么伸长胳膊都够不到它。他很有可能不小心把杯子打翻,这时你会怎么做呢?可能的做法:1、把孩子从桌旁拽开,并且打小手一下。2、把孩子从桌子旁拽开,并给他一个玩具来分散注意力。3、把玻璃杯放到桌子中央,这样就不存在玻璃杯被弄碎的危险。4、把杯子递给孩子,并且让孩子喝玻璃杯中的饮料。5、把玻璃杯挪到桌边,这样孩子自己可以轻松地拿到杯子。华德福主张采用第五个方案:把玻璃杯挪到桌边,这样孩子自己可以轻松地拿到杯子。因为:给孩子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前四种行为都或多或少地会导致孩子产生挫折感,会让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合作。同时,向孩子讲清楚一个规矩,不可以爬桌子。第二种情境:一个3岁的孩子正拿着笔专注地画画,在你看来,那就是胡乱的线条。这时你会怎么做呢?可能的做法:1、握着孩子的小手,教导孩子怎样拿笔模仿画画。2、防止孩子乱画而弄坏本子,从孩子手中夺去本子。3、让孩子继续画画,不声不响地走开。4、陪伴孩子一起画画,问孩子画画的内容。西方国家趋向赞同第三个方案:让孩子继续画画,不声不响地走开。因为:推迟讲述正确的答案,可让孩子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指南》的两个导向:1.引导幼儿园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反映了对3-6岁儿童在学习与发展上应遵循的方向和应达到的水平;2.指出早期教育以孩子获得直接经验的导向:反映了早期教育应体现的基本价值追求、应达到的基本质量和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原则。★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思想2/2/2020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框架《指南》的学习与发展领域与《纲要》一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又分为2个或3个子领域,子领域下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目标,合计共32个目标。每个目标又按照不同年龄段列出若干个典型表现。《指南》在每个期望目标后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列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合计有87条。2/2/2020社会领域子领域(一)人际交往子领域(二)社会适应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目标3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3-4岁5-6岁4-5岁1.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爱结交新朋友……教育建议以社会领域为例以社会领域为例2/2/2020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框架指南领域子领域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教育建议2/2/2020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框架《指南》实际上有两条主线,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并列出具有普遍性、关键意义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典型表现。例如:2/2/20203~4岁4~5岁5~6岁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3.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4.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科学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框架二是教育建议部分,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例如:2/2/2020教育建议: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如:n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n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n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如:根据运动方式给动物分类,根据生长环境给植物分类,根据外部特征给物体分类等等。2.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如:n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如:皮球、轮胎、竹筒等物体滚动时都走直线吗?怎样让橡皮泥球浮在水面上?n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如:玩风车时,鼓励幼儿猜测风车转动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节选)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内容五大领域主要方面具体目标健康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倾听与表达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阅读与书写习惯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2/2/20202/2/20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内容五大领域主要方面具体目标社会人际交往1.愿意与人交往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关心尊重他人社会适应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科学科学探究1.亲近自然,喜欢探索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在探索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数学认知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艺术感受与欣赏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表现与创造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2/2/20202/2/2020理解《指南》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置了32项目标,提出了87条建议,涉及学前教育活动五个领域的课程内容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11个子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如何把握《指南》的指导思想,确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念,并依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成长规律,帮助家长建立合理的幼儿成长预期,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表达框架。我认为,正确理解《指南》中关于“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2/2/2020关键词:学习“学习”,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随时提到,但我们很少去关注“学习”一词的真正含义。一般理解的“学习”,就是读书、练习和记忆,把“学习”狭隘的理解为对人类知识的接受过程。其实,“学习”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一种行为。心理学给“学习”下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2/20201.“学习”的基本含义(1)个体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2)经验的获得引起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4)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这种经验,是一种经历,一种参与。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对影子的探索2/2/2020一个省级示范园的办学理念培育世界公民享受幸福童年★2/2/20202/2/20202.“学习”的实践意义(1)学习是生命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也就是说,学习与生命并存。(2)学习促进成熟。成熟是
本文标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0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