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利用LAMOST搜索超新星-China-VO
SearchingforSuperNovaebyLAMOSTA-LiLuo,LiangpingTu,ChaoWuetal.lal@lamost.orgLAMOSTteam,NAOC,CASTaiyuan,2008,Nov.28什么是超新星•超新星(supernova,SN)是恒星世界中剧烈的天文现象,超新星爆发时其光度将达到太阳的几十亿甚至百亿倍,也就是和一个银河系(由百亿颗恒星组成的星系)相同的光度,爆发过程中所释放的总能量相当于太阳一生所发射总能量的10倍以上。•超新星爆发时,不仅光学波段会突然增亮,而且还有强的中微子、gama射线、x射线,有时还有射电辐射产生,天文学家有强烈的愿望要去解释这一剧烈变化的物理过程。通过观测、统计和理论分析,天文学家已给出了超新星爆发物理过程的初步模型。•分类,根据爆发过程中呈现的光谱特征和光变曲线,将超新星分为Ia(SNIa)Ib和II(SNII)三大类,这三类超新星爆发的原因、爆发过程、和结局都大不相同,爆发前也起源于不同类型的天体。•I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是演化最终阶段的密近双星,它的大质量子星已演化的白矮星,并且开始吸积伴星的物质。当吸积速率到达一定限度是,白矮星表面物质就从氢聚变为氦;然后底部由氦聚变为碳,很快的白矮星的碳核质量迅速达到钱氏极限,碳被点燃,聚变迅速扩展,不到一秒钟就到达表面形成超新星爆发。•II型超新星被认为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结果。一个大质量恒星在不到3000万年的时间,核心的氢就耗尽了,然后氦聚变为碳和氧,碳变为氖和镁,氖变为氧和镁,氧和镁变为硅和硫,直到最后硅和硫聚变为铁族元素。铁核外面依次为上述聚变的剩余物,核心变为铁族元素后,核反应停止,没有压力来平衡引力,于是引力收缩开始,中心密度和温度迅速上升,电子被压到原子核中形成富中子的原子核,高能粒子又撕裂原子核使它变为alpha粒子,这两个过程大量吸收能量,使得塌缩加速。从引力收缩开始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中心密度就超过2.7×10e+14g/cm3的核子的密度,他将阻止塌缩而产生反弹激波,产生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和密近双星演化的终极,然而超新星爆发同时又被认为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的触发机制;•星爆星系被认为是有大规模恒星正在形成,这又被认为是超新星级联爆发的结果;•超新星爆发过程又是形成重元素的过程,甚至认为铁族以后的重元素也是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超新星爆发关联着化学元素的演化;•超新星在其最高星等处较小的弥散使得它是宇宙的最好的距离指示器,被作为标准烛光使用,来研究宇宙结构。•超新星爆发时释放出中微子、gama射线和X射线,以及在超新星遗迹中有强的gama射线和X射线源,因而它们还是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主要对象;•超新星还用来推算或检验哈勃常数,宇宙学测距的标准烛光超新星的研究对恒星形成,星系及其化学元素演化,宇宙学参数测量、暗能量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对超新星进行更多和更深的研究就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观测样本,而超新星爆发是偶发性的天文现象,且视星等大都是12等以上,所以早年对超新星的研究并不多,近年来,随着光学观测仪器及电脑的进步,让超新星的发现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新发现数百颗超新星,据IAU:CBAT(CentralBureauforAstronomicalTelegrams)统计,自1885年起到2008年4月24日止,人类共发现了4672颗超新星,且其中3500余颗是1997年以来发现的,这些发现为超新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国际上已实行和正在施行的超新星巡天计划有很多,较有影响的有SDSS(SloanDigitalSkySurvey)IISupernovaSurvey,;Barbary等人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寻找和跟踪高质量高红移的超新星,大大改善了宇宙膨胀历史的统计限制.在搜寻低红移超新星方面作出大量贡献的有LOSS(LickObservatorySupernovaSearch),CSP(CarnegieSupernovaProject),SNFactory(NearbySupernovaFactory)和CFASNGroup,这些组织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的Ia型超新星多波段光变曲线和多时段的光谱。它们可以很好的被用来作为超新星模板,为发现更多的超新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内目前有原北京天文台使用60cm望远镜进行过超新星巡天,1996年开始到2001年结束,96,97年共发现29颗;还有台湾鹿林天文台用其1米望远镜进行两年多的超新星巡天,在南天区独立发现了11颗超新星。超新星的光谱分类特征:•如果在光极大时刻,其光谱中完全没有氢和氮的特征,而有很强的硅的吸收线,这类超新星被称为Ia型超新星。如果在光极大时刻,其光谱中有氦的特征而没有硅的特征,称为Ib型超新星。如果在光极大时刻,其光谱中既没有氦线也没有硅线。则被称为Ic型超新星。I型超新星光谱缺乏氢的各条光谱线。Ia型在光极大期间最明亮的谱线是一次电离硅(SiII)的6355Å吸收线,其次是同时出现的从Si到Ca各元素的谱线。在光极大以后几周呈现HeI5876Å的吸收线,SNIa晚期最主要的光谱是一次和二次电离Fe的禁戒发射线,而氧的光谱线却看不见。Ib型在光极大时最典型明亮的是HeI5876Å吸收线,而不是SiII6355Å,几个月后SNIb铁的光谱线较弱,主要的光谱线是氧、镁等中质量元素的禁线。TypeCharacteristicsTypeITypeIaLackshydrogenandpresentsasingly-ionizedsilicon(SiII)lineat615.0nm(nanometers),nearpeaklight.TypeIbNon-ionizedhelium(HeI)lineat587.6nmandnostrongsiliconabsorptionfeaturenear615nm.TypeIcWeakornoheliumlinesandnostrongsiliconabsorptionfeaturenear615nm.TypeIITypeIIPReachesaplateauinitslightcurveTypeIILDisplaysalineardecreaseinitslightcurve(linearinmagnitudeversustime).不同类型的超新星光极大一周后的光谱不同类型的超新星不同时刻的光谱一个Ia型超新星在不同观测时刻的光谱比较•超新星另一重要观测特征是光变曲线,一般SNII型光变曲线相差很大,而I型(特别是Ia型)的光变曲线非常相似,而且Ia型在光极大的光度几乎相同,其绝对星等约为-20m。利用此性质Ia型SN可作为标准烛光来测定遥远星系的距离,进而确定哈勃常数。•SNIb与SNII全部都出现在漩涡星系中,而SNIa既可以出现在椭圆星系中,也可出现在漩涡星系中,且他们在漩涡星系中出现的位置和星系旋臂间不存在统计相关性。根据这种特征和其光谱中明显缺乏氢线,人们认为SNIa的前身星是双星系统中吸积的白矮星。统计分析表明,SNIa的爆发频率约100年出现一次。Ia型SN在ugriz波段的光变曲线grizlightcurvesforSN2005ff,z=0.088;grilightcurvesforSN2005gg,z=0.231.Timeismeasuredindaysfromthepeakofg-bandlight.Sloan超新星巡天介绍•SDSS-IISN巡天是2005-2007年的三年计划,该计划利用美国APO的2.5m望远镜和其它十家协作天文望远镜进行超新星搜寻,它主要目标是在300sq.deg的天区内搜索红移范围在0.05-0.35内的Ia型超新星,在已释放的2005-06的数据中,共获得327颗已得到光谱证认Ia型SN,30颗怀疑为Ia型SN,14颗证认的Ib/c型,32颗证认的SNII。•科学目标:•CosmologicalparametersfromtheSNIaHubblediagram;•MinimizationandevaluationofSNsystematics;•AnchoringtheHubblediagramandlight-curvetraining;•Rest-frameultravioletlight-curvetemplatesforhigh-zSNsurveys;•SNcosmologyfrommulti-bandphotometry;•SNrates,hostgalaxies,andrareSNtypes;巡天策略:(1)主要仪器是安装在新墨西哥州APO(ApachePointObservatory)2.5m望远镜上的SDSSCCD摄像机,它可以同时在五个光学波段(ugriz)成像。仪器覆盖速度约为20sq.deg/小时。可以检测到最高星等为:u=22.5,g=23.2,r=22.6,i=21.9,andz=20.8恒星源。(2)巡天区域为南银半球天球赤道附近2.5度宽约300sq.deg区域。此区域大气消光小,在每年的9月到11月可以很好的进行光谱和测光观测。另外这一区域在SDSS-I时有大量的视宁度1.5的图像,可提供高质量模板用于图像去除和发现超新星,而且大量的高质量背景图像可以改善测光水平。(3)巡天方式,在每年9月1日到11月30日期间有效的观测夜里(最好是圆月左右五个夜晚)进行观测。然后用五个观测夜的平均图像与背景模板对比搜集瞬变现象,并输入数据库,最后通过其光变曲线等特征确定超新星候选。(4)所有超新星候选按照光变曲线特征与Ia型超新星光变模板比较确定优先级后分配给10个协作望远镜进行光谱观测并就地进行证认。SpectroscopicDetectionofTypeIaSupernovaeintheSDSS(DR1,2003)(DarrenS.Madgwicketal2003,作者中有王力帆)•GalaxySubtraction•Processing(filter)•SNematching(correlation)•Results•find19IaSNin115977galaxieswithz=0.25,Zconfidence=0.35inSDSS-DR1SNsearchbyLAMOST•全部巡天有10^7星系,每个观测夜~10000个星系;•LAMOST的峰值红移为:0.2;•估计从LAMOST能够得到的SN:10^2~10^3;•Noextracostexceptforcomputepowerandourintellect&Idea.LAMOST寻找超新星侯选体•目前超新星的发现效率较低,因为几乎所有这些巡天观测都是基于图像对比和测光观测的超新星候选体确认,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消耗和数据处理消耗,所以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率的方法去确定超新星候选。•而每年LAMOST大型巡天计划可获得海量的天体光谱,而这些数据经过1Dpipeline自动分类后可以获得其中的大量星系光谱,从这些光谱数据发现超新星侯选体,进而进行后续观测和光谱证认显然更有效率,而且消耗很低。•例用模式识别方面大量数据的统计意义的特征描述,获得了一种不用进行测光和图像对比并有效缩小超新星候选范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星系光谱的超新星统计特征描述向量在数据中的孤立性进行离群点搜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红移和时变的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本文下面内容安排如下:首先介绍所用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然后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方法,随后给出相应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总结。Plan•Step1:SearchingforSNinSDSSDR7,tocomputetheproducingrateofSNatredshift~0.1;(Demonstratetheprojecttoastronomers)•Step2:Candidatenumberreducingmethods;make
本文标题:利用LAMOST搜索超新星-China-V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0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