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2章 劳动力供给.ppt1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目录第一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劳动力供给假设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第三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第四节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效用理论、时间的效用、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与家庭劳动力供给第五节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第六节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第七节劳动力流量表劳动力的变化、流量与存量、劳动力流量表、使用流量表做政策分析、转移率、劳动力的流动实际状态第一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二、劳动力供给的假设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从质的角度定义: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出让;从量的角度定义: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案例】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一、农民工的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085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1.0%,举家外出农民工3525万人,增加150万人,增长4.4%。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重均有提高。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6%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61.8%在第二产业就业,本地农民工48.6%在第三产业就业。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就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并重,在西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建筑业为主。83.5%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16.5%的农民工为自营就业。受雇就业农民工65%从事第二产业;自营就业农民工82.1%从事第三产业。三、农民工流向分布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四、外出农民工收入、消费、居住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元,建筑业2965元,批发和零售业243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元,住宿和餐饮业23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元。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892元,比上年增加159元,增长21.7%,比收入增长幅度高7.8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月居住支出453元,比上年增长27%。课堂思考题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农民工问题?要点1.个体决策2.主体愿意3.时间要素二、劳动力供给假设1.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2.市场环境假设3.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供给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15岁以上人口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就业者完全失业者业主受雇者长期受雇者短期受雇者临时受雇者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的研究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X100%年龄别(性别)劳动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人口/与分子同范围人口X100%二、人口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人口的变化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由一定范围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所决定。在较短的时期内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较活跃。它更易受到政府政策、社会意识、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变化。劳动参与率的时间序列变化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左右: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结构受社会学性质的因素和经济学性质的因素的影响婚育、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状况、就业观念;工资与资产状况、税制与社会保障制度、雇佣习惯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关系与工资水平3.工资水平3.个人非劳动收入4.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5.社会保障制度6.宏观经济状况7.其它因素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假说的前提条件:•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不存在灵敏的反应性,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与失业者角色的变化,而不是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之间的变化。•上述劳动群体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级劳动力。•与之相对的是二级劳动力。是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周期反应较灵敏,主要由中年妇女组成。两种假说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当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劳动力)处于失业时,二级劳动力(中年女性)寻找工作;因此,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由于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对于寻找工作持悲观态度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研究结论在经济下行时,多数情况下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即悲观性劳动力参与率效应更强一些。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二级劳动力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与率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第三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一般劳动力供给函数S=f(X1,X2,X3……Xn)工资率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S=f(W)一、劳动力供给弹性定义: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Es=(△S/S)÷(△W/W)A=0B<1C=1D>1E=∞WL二、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二、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第四节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一、效用理论二、时间的效用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四、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与家庭劳动力供给一、效用理论(一)效用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它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二)效用函数:U=f(q1,…qn)(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TUMUQQ一、效用理论(四)基数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行为是要通过购买时的选择,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用既定的货币收入购买到最大效用。(五)序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因此,不应该去假设消费者在享用商品和劳务时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获得了多少效用量。二、时间的效用如果劳动已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满意的事,那么,人们希望减少劳动量、减少劳动时间就是天经地义的。此时,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如果不必支出任何补偿,可以实现减少劳动的愿望,大概人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在现实中,减少劳动是要付出收入下降的代价的。对人们来说,收入也是一种效用。这样,人们就面临着是牺牲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是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收入约束式:Y=w·hW:工资率;h:劳动时间Yh闲暇劳动收入约束线O不同的收入约束线h1h2hYy1y2y3(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之间效用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越大。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4.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不同比率。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即与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其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余暇时间的变化,与劳动收入变化之比。公式:MRS=⊿y/⊿h=收入的边际效用余暇的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闲暇与收入的组合,任何一个组合与其他组合相比较,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比值均不同。因此边际替代率有无数个值,并且在曲线上从左向右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绝对值的递减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主体均衡: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映个人的现实条件。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主体均衡的条件:W=MRS即工资率=边际替代率主体均衡图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1.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U2U1H时间收入Yh2h1⊿yab2.替代效应:工资率上升,余暇时间减少。YHUaChahbYY1b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具有正向影响;替代效应:对劳动供给具有负向影响。YHUachahchbYcYbbYa闲暇劳动四、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与家庭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力供给妻子不工作也能得到的家庭收入称为??收入。如果????多,收入的边际效用下降,余暇的边际???提高。基本基本收入替代率道格拉斯法则:1.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2.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她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家庭的无差异曲线与最低工资率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稳定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不稳定劳动力市场)六、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工作的时间的选择如果预测未来工资会下降,人们可能会选择现在工作,从而增加储蓄,以备未来使用。相反,如果预测未来的雇佣条件会有所改善,则可能选择暂时等待,不急于就业。附加性劳动者效应:因为经济萧条、收入下降,人们为了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不得不增加劳动供给。如果这种效果强烈,会恶化供求关系。第七节劳动力流量表流量与存量劳动力流量表E:就业U:失业N:非劳动力EE+EU+EN=Et-1UE+UU+UN=Ut-1NE+NU+NN=Nt-1EE+UE+NE=EtEU+UU+NU=UtEN+UN+NN=Nt用流量表做政策分析失业者增加量ΔU=Ut-Ut-1也就是说,从t-1期到t期的失业增加部分是t期的失业存量减去t-1期的失业存量后的差。将这个存量分解为劳动力流量,如前所述,则有Ut=EU+UU+NUUt-1=UE+UU+UNΔU=(EU+UU+NU)-(UE+UU+UN)整理如下:ΔU=(EU-UE)+(NU-UN)EU增加、UE减少的现象一般都是萧条时发生的;NU增加、UN减少的经验性情况在繁荣恢复期。转移率:从流动量和储存量,到流动的概率,换言之对原本的存量也可以计算流动的变化概率,这被称为转移率(transitionprobabilities)。t-1期的就业者,在t期还是就业者的概率:PEE=EE/Et-1t-1期的就业者,在t期就是失业者的概率:PEU=EU/Et-1t-1期的就业者,在t期是非劳动力的概率:PEN=EN/Et-1t-1期的失业者,在t期就是就业者的概率:PUE=UE/Ut-1t-1期的失业者,在t期也是失业者的概率:PUU=UU/Ut-1t-1期的失业者,在t期是非劳动力的概率:PUN=UN/Ut-1t-1期的非劳动力,在t期是就业者的概率:PNE=NE/Nt-1t-1期的非劳动力,在t期是失业者的概率:PNU=NU/Nt-1t-1期的非劳动力,在t期也是非劳动力的概率:PNN=NN/Nt-1劳动力的转移率表要完成的流量表1.如何理解劳动力供给的含义?2.分析劳动力供给通常有哪些假设?3.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何谓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5.何谓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无差异曲线?6.个人劳动力供给受到哪些约束?7.描述个人的、家庭的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8.哪些人口因素对劳动力总供给产生影响?9.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10.EE=6,UE=2,NE=3,EU=2,UU=1,EU=2,EN=2,UN=1,NN=2的时候,请计算上年的雇用者人数、失业者人数、非劳动力人口。另请阐述这时失业者人
本文标题:第2章 劳动力供给.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0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