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城市中心区案例分析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1、规划范围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根据市域西部的城镇、产业和重大设施布局,虹桥商务区域规划研究范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虹桥商务区主体功能区东至环西一大道,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至北翟高架路,规划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虹桥商务区拓展区为虹桥商务区以西至嘉金高速公路,以北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用地面积约60.3平方公里。同时,规划进一步研究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联动发展。2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为商务区西部商务功能集聚的区域,位于交通枢纽西侧,面积约3.7平方公里的范围。本城市设计范围为商务区一期启动区域,东侧紧邻枢纽本体,西至嘉闵高架,南至义虹路,北至扬虹路,面积约1.4平方公里。3商务区拓展区商务区主体功能区沪宁高速公路商务区核心区核心区(一期)4虹桥商务区总体功能定位:成为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成为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集中集聚的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核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虹桥商务区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示意图2、功能定位3、目标及理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商务功能的集聚整合作用,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突出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规划理念,将商务区建设成为: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5根据专家意见,在德国SBA优胜方案的基础上,由市规划院、SBA、华东院组成联合设计团队,总结各方案的优点,强化规划理念和实施操作的衔接,深化城市设计方案。6优胜方案(德国SBA)总体布局结构规划图4、布局结构7根据功能业态及交通条件,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三组团”的布局结构:两轴是东西向的商业休闲景观轴和南北贯通的申长路商务功能发展轴,其中商业休闲景观轴是中心轴线,主要的公共活动功能均沿此轴线布置。一带是指西侧的滨水休闲带。三组团是指与枢纽本体衔接的中心商业商务组团以及南侧和北侧的商务贸易组团。商业商务组团商务贸易组团商务贸易组团多元混合是低碳商务社区在功能业态方面最为重要的特征。核心区主体功能为商务办公,配套功能包括零售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高端会议、精品展示、餐饮、酒店等。(1)功能业态——突出多元混合8功能业态布局图在规划布局上,摒弃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采取了混合渗透、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商务办公相对均匀布置,酒店结合商务办公分散布置,以高端商务酒店及公寓式酒店为主,精品会展结合景观轴线布置。9规划酒店规划高端会议规划精品会展规划主要商务办公区商业功能以零售商业为主,主要包括高档、中档和日常购物区,其中高、中档购物区沿主轴线布置,日常购物区结合商务办公,布置于街坊内部公共空间或十字路口。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功能主要包括餐饮、咖啡酒吧、健身房、影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结合办公和酒店混合布置。10`规划在空间尺度方面突出了路网高密度、街坊小尺度、建筑低高度的特点,创造亲切宜人的环境品质。增加支路及步行道,提高道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10.8公里/平方公里,街坊尺度150×200米左右,街坊规模3-5公顷之间,步行道间隔在90-150米之间。(2)街坊尺度——强调亲切宜人11道路系统规划图规划在空间形态方面突出了整体均质的特点,每个组团内街坊空间序列按照统一的结构模式进行组织,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密度、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强调核心区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树立商务区特征鲜明的地域形象。(3)空间形态——力求均质统一城市肌理示意12柏林波茨坦广场巴黎空间结构模式示意图(1-5层)(5-7层)(7-9层)(9-10层)建筑高度控制图特定的限高控制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虹桥机场周边限高43米左右(吴淞高程+48米)。区域内普遍建筑为6-8层;标志性建筑最高为10层;局部以3-4层裙房联系。13标志性建筑布局示意图一般建筑多采用形体规整、进深较大的建筑形态,以满足低碳设计的要求;标志性建筑则强调设计手法新颖多样,塑造形体简洁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象。规划街坊建筑密度大多在50%左右,街巷布局收放有序,并通过街坊内部的围合空间,形成人性化交流场所。14建筑密度控制图规划在塑造统一均质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强调空间构成的丰富多样和人性化。结合功能布局和空间尺度,以地面步行道系统为主,串联二层步廊和地下空间,构建立体分层步行网络。地下一层结合地铁站及商业休闲公共功能布置,二层步廊结合周边地块建筑设置。(4)公共空间——强调丰富多样15步行网络广场体系绿地系统地下公共空间由绿地、广场、公共设施和步行道形成公共空间系统。按照分层分级布局的原则,设置尺度、规模不等的绿地、广场和人行活动空间,配置相应服务设施,形成亲切宜人、功能复合的活动场所,增强了区域空间的可行走性和吸引力。西侧滨水区,结合水景布置休闲、餐饮及文化娱乐功能,空间开敞、自由、通透,贴近自然。16公共绿地公共空间分层服务范围广场统筹协调地区内外交通组织,外部交通体现快速集散,内部交通组织突出便捷人性化。优化地区交通组织,采用禁止左转、单向交通等方式,缓解内外交通转换节点在高峰时段的拥堵。17交通转换节点梳理方案交通转换节点申长路申虹路(5)交通组织——突出便捷性人性化完善地区公共交通,整体考虑商务区公共交通网络,设置内部环形公交线路,使用新型节能环保车辆,与枢纽及过境公交线路形成接驳。结合步行网络、商业中心及公交站点,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构建“地铁+公共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模式。18公交线路示意图自行车租赁点布局示意图19轴线向东效果图20轴线向西效果图
本文标题:城市中心区案例分析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0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