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变态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变态心理学一、填空题。1、对异常心理的界定标准是:经验标准、社会常模标准、症状标准、统计学标准。2、临床心理评估的环节是:临床访谈法(精神状况检查)、行为检查、身体检查、心理测验、生理心理评估、脑成像技术。3、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淡漠、自知力障碍(诊断是否具有精神病性的主要特征)、意志障碍。4、精神分裂症的4大类型: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纯型。5、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别认同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主要考察三个方面:适应行为、智力、发病年龄。7、儿童精神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可以依靠病史和检查,由于儿童其特有的特点,对儿童的精神诊断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1)发展性。(2)复杂性。8、抑郁症的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滞、活动减少。9、躁狂症的三高: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活动明显增加。10、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障碍在一定的人群中新病列出现的概率。11、患病率: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某种疾病或障碍患病人数(包括新旧病例)占总人数的百分率。二、判断题。1、阳痿是一种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性心理障碍。三、选择题。1、克雷丕林的贡献:(1)明确区分了两种疾病: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2)明确的提出了关于精神病学的科学分类方法。(3)第一个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方法应用到精神病学的研究。(4)变态心理学生物医学模式的创始人。2、希波克拉底将人按照体液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忧郁质、多血质、粘液质。3、加尔:颅相学。4、麦斯默:催眠术。5、《内经》集中了古代名医对异常现象的记载和论述。四、名词解释。1、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2、物质使用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可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任何精神障碍就称之为物质使用障碍。3、学习障碍:是指“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指儿童在学龄早期,同等教育的条件下,出现学习技能的获得和发育障碍。这类障碍不是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视觉、听觉障碍,或情绪障碍所致。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以神经发育过程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可以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但不是其直接后果,以男孩多见。4、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不良,病人对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6、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指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的异常行为模式。其表现为: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等。7、偏执型人格障碍:是指经常发生猜疑、偏执的异常行为模式。表现为: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社会隔离、过分警惕等。8、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是指在发育期间表现出来的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并同时伴随有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9、心境障碍: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10、焦虑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各种躯体不适感以及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11、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可以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类化学物质的目的是在于获得或保持某些特殊心理、生理状态。12、戒断综合征:戒断状态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反弹。不同的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的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13、流行病学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了解在不同人群中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其中一种是调查法,通常采用问卷的或会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各种不同的统计内容涉及(1)发病率: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种疾病或障碍在一定人群中的新病出现的概率。(2)患病率:只有在某一特定时间某种疾病或障碍患病人数(包括新旧病例)占总人数的百分率。14、转换障碍:通常是指身体机能发生的障碍,如瘫痪、麻痹、失明、失聪等。但经过细致性而认真的检查,却没有任何生理和器质性问题。1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是一种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宁的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易激惹、好冲动、坐立不安等,伴有认知困难,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特征: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具有冲击性,学习困难等不良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16、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为特征,多发于儿童婴儿期,常在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障碍。五、简答题。(解释+主要特征)1、什么是精神状况的检查?答:通过临床访谈对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态度、情绪、个体既往病史、现病史、个体过去活动和现在的人际关系史、生活关系史等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对来访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精神状况的检查就是对个体行为系统的检查,包括:(1)外表与行为。(2)思维过程。(3)情绪情感。(4)智能。(5)感觉。2、常见的异常心理障碍。异常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模式。常见的异常心理障碍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神经官能症等。3、应激相关障碍:指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的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异常心理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指在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数分钟或数小时的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定向障碍、言语缺乏管理、词句紊乱不连贯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迟钝,有强烈恐惧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2)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任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与事件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状态。(3)适应障碍:是由于某一明显的生活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主观上的痛苦和情绪变化,并伴有适应性不良或生理功能障碍,以致明显影响到社会功能的一种状态。4、如何确定是物质滥用?(1)物质滥用是指:在一种已知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偏离了社会常模与医疗允许的情况下,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使用药物的情况。(2)确定为滥用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非医疗用途的使用某种药物,明知该药物的使用会引起或加重社会、职业或本人身心损害,但仍不能停止或减少使用。2)、由于该物质的使用造成社会和职业功能损害。3)、由于该物质造成的症状存在至少一个月,或在更长时间内反复出现。5、转换型应激障碍和诈病的区别。转换性障碍是由心理矛盾压力无法解决而导致的身体机能发生障碍,多数转换性障碍患者,发病于青春早期及成年期早期;诈病,即有意造假生病,已得到某些外在的利益,如财力的补偿等。要准确诊断区分这两两种障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转换性障碍表现出对症状漠不关心;(2)转换性障碍一般发生在大的应激事件之后,发作比较快,比较突然;(3)如果症状是选择性的,就有可能是转换性障碍;(4)如果病人在催眠或麻醉状态下,机体障碍能够消除变化,在治疗师的暗示下也能够再现的话,也可以认为是转换性障碍;(5)转换性障碍的病人是不能够正常行驶功能的,但他们确确实实不知自己有这种运动能力或已经接收到了感觉输入。他们并不是有意假装出来的症状。而诈病病人是有意识装出某些症状,其动机是很明显的,要么是为了逃避某些东西,如工作或法律责任,要么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比如经济赔偿。6、区分心理异常和心理正常的心理学三原则。(1)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2)心理活动的内在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分认知、情感、意志等,各部分应协调一致,若失去协调性可能为心理异常。(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突然变得挥金如土------精神活动偏离了正常轨道。7、儿童多动症的特征: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具有冲动型,上面的三种特征是儿童主要的和普遍的特征。为此,诊断儿童多动症必须具有以上三个特征。此外,不良行为和学习困难也是其常见的表现,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8、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异同: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感知、思维、情感、智能、行为、记忆及人格等)异常研究为对象的心理学支分科。精神病学是以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相同点:都以心理异常为研究的目标。不同点:变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侧重研究异常心理的性质特点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精神病学为医学的分支,侧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等。9、为了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正常或者异常,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纵向比较:即与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的限度;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的频率、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精神症状一般并不是随便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反复的检查。10、简述异常精神症状有哪些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11、症状判断的思考程序。(1)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以及哪些精神症状;(2)了解精神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评定严重程度。(3)应擅于分析各种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病因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五、案列分析。1、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单纯型:(1)症状标准:早期表现出神经衰弱的症状,易疲劳,贪睡,生活懒散(病情严重后才发现,治愈力较差),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不明显,发病大多在早年期,起病缓慢,不易被人发现。(2)病程标准:至少6个月(3)严重程度标准:学习、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4)排除标准:排除大脑创伤、躯体疾病、大脑病变等生理因素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排除改变人意识的化学物质所导致的精神症状。排除心境障碍及分裂型情感障碍。抑郁症诊断:(1)症状标准:情绪低落、思维困难、对生活学习等丧失兴趣和乐趣(三低),食欲紊乱、睡眠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精力减退、无价值感和内疚感、欲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并与其它抑郁症状相结合进行诊断(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出现妄想和幻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但其与心境是相协调的,一般在抑郁一段时期后才出现,并先于抑郁心情显著好转前消失)。(2)病程标准:持续两周以上。(3)严重程度标准:工作、生活、学习等受到严重影响。(4)排除标准:排除由躯体和大脑等病症引起的精神症状。排除由滥用某种药物或进行药物治疗而引起的精神症状。排除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因为抑郁症所有的妄想和幻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是相协调的)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与抑郁症主要区别是:看其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与心境相协调,相协调说明是抑郁症,不相协调说明是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2、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和人格障碍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
本文标题:变态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3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