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解析
北华大学毕业论文1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解析徐丛娇引言从1994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7年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所导演的影片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带来冲击,甚至是惊艳。姜文总是会用很独特的视角来演绎剧本,《太阳照常升起》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入了电影中。魔幻现实主义涉及电影领域在西方早有尝试,如上世纪80年代委内瑞拉的影片《水房》、哥伦比亚故事片《杀凡鸟易,射神鹰难》等影片,又如上世纪90年代西班牙新生代导演胡里奥·密谭所导演的《牛》、《红松鼠杀人事件》等影片,都有着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魔幻现实主义是四十至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其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客观地、详细地加以描写,换言之,也就是给现实蒙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使对现实本质的反映更加强烈、更加深刻。”①“其艺术手法是:追求现实与幻象结合的特点,尤其能化现实为幻境而不失其真;在作品结构方面尝试各种革新,时常运用时空错置、交叉独白的结构;喜欢打破主观和客观的时序,混淆人与鬼、实感与虚幻、神话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善于使用简约的北华大学毕业论文2白描,有利于场景快速变换;语言幽默俏皮,隐喻含义很深;大量使用象征、暗示、比喻、借代的手法,以在朦胧中包蕴更多内容和供人咀嚼与想象的余味”。②姜文所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不管是否刻意尝试,其中确有着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气息。一、时间错乱的魔幻化表现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结构具有很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在诸多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常常采用一种打破时间顺序的方法来叙述故事或结构文章。《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结构与之很相像。“将传统的结构原则打破,把依序发展、不可逆转的时间流程打碎,在表面看来是紊乱、交错的时间碎片是探索任务心理动作的统一性,向人物心灵深处开掘”“或者,把时间切开一个横断面,以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平行动作,从纷纭、繁杂的多头绪中剖析某种时代的共性,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社会面和众生相。”③影片别叙述了四个看似独立的故事。故事一开始于1976年的春天,结束于1976年的秋天。讲述了在中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中的一个奇怪的女人因为丢了一双鲤鱼鞋而癫狂,在清醒之后又整装投河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和神秘。随着故事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谜使我们陷入了泥潭,找不到方向。将这个故事放在影片的开头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故事以其轻快鲜明的节奏,幽默诙谐的表现方式,将我们深深地吸引。故事二发生在中国的东部,时间是1976年的夏天。讲述的是风流倜傥北华大学毕业论文3的梁老师深受众女喜爱而不自知,因“摸屁股事件”被牵累,在经过一番荒唐可笑的调查之后产生了自我怀疑,并认罪检讨。在真相大白之后出人意料的上吊自杀的故事。从内容上看,故事二与故事一毫无关联,在使观众好奇的同时,也以轻快活泼的节奏,荒唐可笑的剧情起到了进一步吸引观众的作用。影片演至故事三时才有点眉目,但对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依然不太清楚。故事三发生在故事一的小村庄中,时间是1976年的秋天。讲述了小队长和唐婶偷情,唐叔在经过北京之行后,想明白了发生偷情的事情实际上是自己的错,想放过小队长的命,可是小队长自己找死,用话激怒了唐叔,最终死于唐叔的枪口之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叙事节奏虽然依然保持了欢快,但较前两个故事却略显冷清沉重,情绪低落很多,但却不是悲伤。影片的第四个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冬天,地点是中国的西部。年轻的唐婶和“疯妈”各骑一匹白骆驼并行于沙漠上,一个是去结婚,另一个是去奔丧。一个走向路的尽头,另一个踏上了非尽头。一边是热闹欢腾的婚礼,另一边却是形单影只的意外产子。最后,在昂扬的音乐声中,一轮缓缓升起的红日跃上了荧幕,结束了整个故事。故事四虽然被放到了影片的最后,但它却是整个故事的开始,所有的主要人物在这里都有交集。前面三个故事中的很多谜团也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解决。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故事一和故事三叙述的是发生在南部的两个有着时间上的顺延关系的故事。而在叙述发生在南部的故事一的同时,发生在东部的故事二也在继续,只是在表现的时候采取了时间北华大学毕业论文4的回溯。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平行关系,使人产生了一种间断感,要在思考之后才能知道前三个故事的前后关系。故事四讲述的是1958年的冬天发生在西部的故事,这与前面叙述的1976年的三个故事形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跳跃。这种跳跃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更是故事情节上的,在第四部分中,在前三个故事中已经死去的人都在生活着,尽管有人欢喜有人悲伤。甚至小队长在这一部分竟以新生儿的姿态再度降生,给人以昂扬的希望。影片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这四个乍看起来毫无过度的故事顺理成章的联系起来,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无开始无结局的环状结构。如下图:这种结构的艺术魅力在于无论从哪个部分看起都是开始也都是结局。这种无始无终的结构也恰好体现了生命的循环的观点,同时也巧妙的将一个原本应该是悲剧气氛很浓的结尾变成了一个激励人昂扬向上的结尾,从而更加巧妙的反映了该片的创作意图。二、生与死的魔幻化表现南部春秋故事一南部秋故事三东部夏故事二西部冬故事四影片发展顺序时间发展顺序1958年1976年北华大学毕业论文5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在生与死的表现上也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影片正面表现了三死一生,但每一个的魔幻化手法都各有不同。(一)对“死”的魔幻化表现⒈“疯妈”之死随着河水缓缓漂流的衣服,在高昂激进的乐曲声中,犹如一叶随波荡漾的扁舟。“小舟”渐行渐远,河面渐行渐宽,潺潺的流水声渐渐融成了一首曲调悠扬的歌——《美丽的梭罗河》。在这婉约清扬的歌声中,“小舟”向着太阳缓缓前行。这“小舟”以鲤鱼鞋为首,以军上衣为腹,以裤子为尾。本应处于末位的鲤鱼鞋被放到了首位,这不仅仅有其深刻的寓意,也使“疯妈”的死变得神秘。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仅将人死得悲凉之感化去,而且也将投河身死后的狰狞化去,只留下美好的“扁舟”。可以说,影片对“疯妈”的死表现得堪称浪漫。⒉梁老师之死依然是一曲《美丽的梭罗河》,在歌声与欢笑声中出现了梁老师“自挂东南枝”的情景:他双手插兜,双腿微分,头微微低垂,脸上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似是微嗔,似是戏谑,又似看破红尘的释然。就那样双手插兜地“站”着,“站”在高处,步履虚空,似是长望这世界,又似冥想沉思,直叫人不忍打扰。一时间,时间似是停滞了,天地亦不能以一瞬,苍茫天地之中只有一奇男子插手而立,潇洒遗世。然而影片对梁老师的死的魔幻化表现仍未停止。梁老师的遗体被玩笑般的停放在乒乓球桌上,身上盖了一块蓝白相间的布,布上以水果菜蔬压边,任谁都知道这是一场毫不严肃北华大学毕业论文6的停葬。然而也正是这种不严肃使得梁老师的死变成了一场欢快的闹剧,似乎躺在桌上的人并没有死,只是在玩闹的时候不小心睡去了,明日日升之时便会醒来,一切将一如往昔。影片回避了自缢之人恐怖的死状,也尽力地将死的哀伤褪去,只是魔幻化的表现了死的潇洒。另外,影片对于小队长的死状也没有直接的表现,只是以一声枪响和整个屏幕的血红为象征。与前两个部分相同的是,对于小队长的死,影片同样回避了血腥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魔幻化的表现。(二)对“生”的魔幻化的表现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表现了小队长的降生,这是唯一一次对于生的表现。燃烧的帐篷散放着金色的光芒,犹如飞舞在夜空中的一朵金色祥云,随着风上下翻飞。飞驰的火车上正在如厕的“疯妈”背着金光眯了眼,竟似晕眩。就在这一瞬的晕眩之后,“疯妈”起身时赫然发现肚子竟然平坦如昔,孩子已经顺着火车的厕所掉到了铁道上,“疯妈”从已经停止的火车上跳下,顺着铁道往回跑找寻掉到铁道上的孩子。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逐渐变成了“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在婴儿出现的一霎那,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划破了黑夜。如果说火车上意外而毫无感觉的产子是令人诧异的,那么婴儿从车轮下逃生并干净安全的躺在花团锦簇的铁道上就是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奇迹。这种对生的魔幻化表现手法不仅仅将生的痛苦隐去,还表现了生的神奇和生的神圣。让小队长在铁轨上安然降生不是故意的编造,一是因为在那个神奇的世界中,一切都有发生的可能。另外,还因为只有这样处理,影片才能更好的表现其主题。小队长这时也不仅仅是一个人,他已经北华大学毕业论文7是“人类”的象征,他的历经磨难的降生,正体现了虽然人类在某个时期生存困难,但是阳光迟早是要普照大地的,人类也是生生不息的。这不禁令人想起庄子“齐生死”的观点。“《知北游》作可最简单明白的表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之存在与结束其实不过是气的聚散活动而已。”④无生便无死,无死便无生。生生死死不过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轮回。生,可乐也;死,亦可乐也。这种“乐死”的观点充斥着整个影片,也使影片达到了姜文的预期目的:使人感到昂扬向上。三、人物与场景的魔幻化表现影片的开头是很特别的,由梦境引入,这样的方式让人不自觉地将发生的事件归入梦境中,形成一种如梦如幻的直观感受。正是由于这种感受的存在,让影片充满了神秘色彩。随着这种神秘感的引导,影片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世界,接近了一个同样具有神秘感的女人。影片中的“疯妈”随着一首俄罗斯民歌以一种安适的姿态出现,接着就由于一双鞋的丢失而变得癫狂:在树上疯狂地喊话,和猫说话,总是瞬间的“消失”或出现等等。面对“疯妈”的种种神秘的行动,其他的人却不觉得奇怪,似乎这就是生活现实,大家都习以为常,这便是影片给我们营造的一种神奇的现实。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魔幻现实主义中的神奇的事物并不是凭空杜撰的,它们都是现实的一种变形,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是为“魔幻”而“魔幻”,它旨在表现一种神奇的现实,换句话说,就是将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外北华大学毕业论文8衣,其根本目的还是反映现实。比如影片中的村庄乍看起来是和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但又明显的感觉到陌生。如果不是开始就标明了时间和地点,想必没有人能明确的指出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因为影片中的村庄是那么的模糊,既有绿树常青的特点,又有白雪皑皑的景色。而这种风景应该是只能在神话中才存在的,它不属于现实的生活。但是故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村庄中发生的,这就让观众在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村庄的存在。另外,影片中的某些场景也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比如,“疯妈”所建造的白房子。在影片所创造的神秘世界中,白房子的存在可以称之为神秘中的神秘。想要寻这用白石头建造的“宫殿”,须要划着一艘“方舟”顺水而下,找到一片密林。这密林中大树参天,蔽日遮天,荒无人烟。那白房子便建在这密林的幽深之处。房中的摆设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但不是完整的。除了那条毯子之外,其他的摆设都是破碎之后重新拼合起来的。整个屋子就像是被女巫施了魔法一般,所有的破碎都重新变得完整。但遗憾的是这一切只是幻象罢了,禁不起一个喷嚏——一口小小的空气流动,一切又都重新破碎,所有的努力都变成徒劳。其实这房子就好像“疯妈”心中的堡垒,所有曾经的希望、温暖、甜蜜、伤心、伤害等都在其中,将它们至宝般地收藏。但伤害终究是伤害,破碎了的东西永远的无法完好如初。其实破碎的不是东西,是“疯妈”的梦,是一个女人对生活对爱的向往和追寻。“疯妈”想守护自己的梦,想回到当初的难忘时光,想找回那逝去的爱,于是,她就想尽办法的追寻,但一切都是徒然,在白房子被小队长发现之北华大学毕业论文9后,在房子里的东西再度破碎之后,“疯妈”似有感应似的整装投河了。然而就算是投河,她也依然在追梦,她是追着鲤鱼鞋而去的。当然,就像前文说过的那样,魔幻现实主义中的“魔幻”不是为“魔幻”而“魔幻”,它所反映的都是现实。不管是影片中的各种场景,还是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甚至是所有的人物,其存在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我们的客观规律的。而之所以将这些我们所熟识的景、事、人加以魔幻化的表现,是想以陌生化的手法来增加观赏趣味,使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人们寻根溯源、追寻影片真谛的欲望。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象征物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魔幻现实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具有的特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表
本文标题: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7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