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行业能力普查审核分析报告提纲
1行业能力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提纲1地区基本情况采取文字、图表结合方式,对地区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区县这个描述可以用区县普查办的统一资料,对市州的要求是可以根据自己总体报告决定,如果市州基本情况清楚,原则上以普查办的统一资料。不再单独写1.1行政区划基本情况描述本行政区内各级行政区划的情况。具体包括:各级行政区划的数量情况(见表1)、2011年清查阶段与2012年普查填表阶段行政区划的变动情况,以及特殊区域如经济开发区设置情况等。大家注意是指清查阶段到普查阶段的变化,就是说原来是一个镇,变化后为以个区。这种情况达州有,从表格中无法显示出来,应该在表1后面说明变化情况。表1行政区划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地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基层区划小计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小计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小计镇乡街道办事处区公所小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小计民族乡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21.2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描述本行政区域内不同行政单元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地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情况、主要行业法人单位数等(这些资料从统计局相关统计年鉴中取得)。表2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三次产业比重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万元)水利管理业事业法人单位数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一产(%)二产(%)三产(%)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1、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2、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三次产业比重、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可从本级统计局编制的统计年鉴中取得;水利管理业事业法人单位数、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可从本级统计局形成的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取得。大家注意,这是需要区县为单位去统计局查资料才能完成的工作,市州必须指导区县完成,不然最终形成的数据不符合要求,市上不好统一汇总。具体做法,以区县为单位将此表格的要求复印到统计局,要求他们提供相应的数据,市州不能简单的将区县表格汇总,而要向市州的统计局收集资料,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比较后填报出表21.3水利改革发展情况详细描述本行政区域内不同行政单元水利单位改革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情况、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发展状况、水管体制改革状况等。水利改革各地情况不一样,有些市州在区县都不一样,所以要求要以区县为单位进行描述,特别是对水利事务归于大农口的情况,更要描述清楚,对乡镇水利管理职能有变化的也要描述清楚。行业能力建设专项与人事工作紧密联系,对改革的事务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专项工作人员是搞财务的,一定要与人事工作3人员联系,问清楚具体改革情况。主要的内容以国普办的三点要求(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情况、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发展状况、水管体制改革状况)为准。2普查成果情况2.1清查数据成果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对象清查成果。具体包括:对象清查最终成果(普查对象数量、普查填表对象数量等)、2011年清查数据初步验收成果与对象清查最终结果的差异及原因。表3清查数据初步验收成果与对象清查最终结果比对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普查对象数量普查填表对象数量初步验收成果最终成果初步验收成果最终成果(个)(个)(个)(个)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大家在描述时一定要结合去年11月的事中质量抽查报告来完成,将清查汇总表与普查汇总表比对,对有漏报的情况,特别是在填报普查表的时候才发现的漏报情况要统计出来,省普虽然没有要求你们报送修改报告,但强调了要你们留底的修改数据,如果认为表格说明不够清楚,可以在后面增加一栏。2.2普查数据成果2.2.1普查填表单位数量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数量情况。具体包括:应填普查表的对象数量、实际填报普查表的对象数量、没有填报普查表的具体单位及原因分析,各类普查填表对象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见附件1),其中要重点梳理清水利企业与其他水利单位之间的关系。4表4普查对象填表情况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普查名录单位数填表单位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团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应填已填应填已填应填已填应填已填应填已填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从前期的工作来看,一般应填数与填表数是吻合的,很少有不符合的情况,只可能对企业有这种情况,所以区县一定要统计好,对停产、兼并、合并的单位要与清查表及清查名录对照,在普查名录中有单位名称而没有填报普查表的企业要说明具体原因。表5水利企业与其他填表普查对象间关系表(样表)水利企业法人名称单位代码上级关联单位情况单位名称单位代码单位1单位2…单位N注:水利企业法人单位的上级关联单位应追溯到某水利行政机关或水利事业单位或水利社团为止。对于表5,是要各普查机构对企业的主管单位有个追溯。即谁主管这个企业。比如;***水厂属企业,是独立法人单位,是这次普查对象,其主管单位是谁?是水务局?还是局的一个事业单位?也即是上级关联单位。2.2.2从业人员数量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从业人员情况。5表6从业人员情况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年末从业人员数(人)水利行政机关(人)水利事业单位(人)水利企业(人)水利社会团体(人)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人)法人非法人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这个主要是根据汇总表的数据来填报,对P601-604表的人数计算是不相同的,要求我们把单表复核正确,保证单表的准确率100%。(复核时要检查的内容,即检查时要把每张单表数据复核后合并)。对P605表,要与我们乡镇水利管理职能调查表相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要复核。特别是对非法人的具备乡镇水利管理职能的单位人数。2.2.3信息化情况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信息化情况。表7信息化情况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年末有在用计算机的单位个数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合计(个)水利行政机关(个)水利事业单位(个)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个)合计(台)水利行政机关(台)水利事业单位(台)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台)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这个主要是根据汇总表的数据来填报,需要注意的就是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可能与汇总的单位个数有异,在统计时要保证准确。复核时要检查的内容,即检查时要把每张单表数据复核后合并)只有将最小单元(区县)的数统计正确,省市才会正确。区、县可以自行设计以普查对象为单位的表格,进行汇总统计。62.2.4供水指标情况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供水指标数据情况。表8供水指标填报情况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填报供水指标单位个数本年水费实际收入(万元)本年供水生产成本(万元本年供水生产费用(万元)供水业务利润(万元)合计(个)水利事业单位(个)水利企业(个)其中:农业(万元)其中:职工工资(万元)原水费(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万元)水资源费(万元)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这是对于执行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的单位填报了财务指标,按照表的形式汇总。区、县与市、州要分开汇总,市州不能把区县的汇总情况直接交省上。2.2.5财务状况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各类普查填表单位的财务情况。(具体表式参见行业能力普查相关汇总表)区县要求:用汇总表得到数据,对P601--P605分开描述。市州要求:用汇总表得到的数据,除对P601—P605分开描述外,要从地区的角度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即本地区机关财务状况、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企业单位财务状况、社团财务状况、对乡镇水利管理是独立法人单位单位财务状况,在几个不同的财务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并在区县之间进行简单比较。比如:市州的几个区县其财务状况有什么不同,形成差异的原因。3审核工作情况描述本级普查机构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包括:数据审核相关制度的制定情况、内业审核和外业复核工作具体开展流程、数据审核参与人员情况(数量、专业)、采用的审核方式方法等。7区县要求:审核方法:建立至下而上的审核方式,从单个普查单元调集普表填报依据,如:人事报表、财务报表、法人证书、工商税务登记证书,乡镇水利职能管理方式调查(或设立乡镇水利管理单位的文件)内业审核:清查名录——清查表——普查名录——普查表——系统电子表审核。外业调查:重点是乡镇水利管理单位,调查是否与乡政府沟通,是否确定乡镇水利管理职能相应机构。在乡政府是否有人员负责乡镇的水利工作。审核情况:区县成立审核小组(要有具体人数),从纸质到电子版逐级复核,保证单表的准确率到100%,发现疑问及时反馈核实。市州要求:审核方法:建立审核制度,明确责任。成立审核小组(具体人数),专项工作人员进行机审,对软件审核出现的问题逐个校核,对表间问题进行查实。预审后上报省普,再次修改复核。组织抽查人员对区县的数据、普查依据进行复查,以点代面,对共性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内业审核:采取召集区、县集中审核的方式,对市州情况进行比对,对照事中质量抽查报告,对共性问题统一解决,对差异性的问题专题考虑,市州要表达出是否进行汇总审核,而不是将区县数据一汇总就交省上。外业调查:市州组织抽查小组,对区、县、乡的上报数据进行现场抽查,或者区、县交叉检查,对数据填的依据进行核实,纠正偏差。审核情况:市州专项负责人通过机审,外审、交叉审核、汇总数据,对软件的问题,表间的问题是如何修正的,对预审后发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4普查数据分析采取文字、图表结合方式,对普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具体要求,区、县、市州要分开填报,市州不能一汇总区县数据就上报省上。84.1数据填报完整性分析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表数据填报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数据漏填率;数据填报不完整的原因说明。表9普查数据漏填率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应填普查表单位数应填指标数据项漏填指标数据项合计漏填率必填数据项选填数据项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应填普查表单位数是指普查名录上应填普查表的单位总数,必填数据项是指普表中基本情况的数据,比如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指标等,选填项是指资质、供水指标、主要人事、财务指标(对兼职人员、非财务独立核算)财务归属法人等。漏填指标数以机审、人工审核出来的数据为依据,但通过预审后原则上应该是没有漏报指标。所以填报表9的时候,应该是预审前的情况。4.2数据填报一致性分析结合开展的外业复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表数据填报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数据录入差错率、漏录率。区县要求:是否复录?如果有复录情况,如实填报。是否有漏录入的情况?原因?市州要求:对预审中出现的问题是如何修正的?是否发现区县问题?表10指标填报一致性统计表(样表)行政区划名称复录单位个数复录指标数据项总数指标数据录入差错率指标数据录入漏录率合计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2……行政区划N9注:各市州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4.3对象全面性分析结合行政区划基本情况、地区水利改革发展情况、《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相关行业、地区法人单位的数量,以及行业能力普查相关规定等,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各类普查对象的全面性进行分析。区县:用表格形式体现。区、县基本单位(法人单位)(统计局资料)个水利普查法人单位(水利普查资料)个水利普查法人单位(水利普查资料)个合计个合计个P601P605系统内P602P603P605系统外P60410市州:除表格体现外,要对地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区、县基本单位(法人单位)(统计局资料)个水利普查法人单
本文标题:行业能力普查审核分析报告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8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