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美学思想一概述篇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艺术风格,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诗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中国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从而达到“虽为人做,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来概括,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就是结合中国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美的意境“意境”之说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一切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标准。中国园林之“意境”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园林造就的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要体现自己勃勃生机的意境,它使人赏心悦目并与自然相通,使自然升华为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艺术家的苦心经营下,造园成为一种有品位、有格调的园林意境的艺术创造。二中国古典园林要素审美一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二巧妙置景,酿造意境美三利用建筑风格,烘托意境美一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也深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影响。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如将竹、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等等。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在意境上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二巧妙置景,酿造意境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一)借景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目的则在于把各种在形态、声音、气味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原本的景色空间中来,使的原本的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湖万里船”,这是古代诗人的“远借”。中国古典园林借鉴的这种诗情画意,也常常出现在邮票上。借景种类1近借。在园中眺望点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远处的岛屿。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互借。两座园林或者是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者相邻寺院的高塔。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美好景物。7应时借。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河即时的动态景观。借景方法1开辟透视线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2增加高度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者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筑台、建造楼、阁、亭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3借虚景圆明园四十景“上下天光”上下天光,建于(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两翼曲桥架湖,蜿蜒百尺,并在桥上建有亭、榭。凭栏俯瞰,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颐和园的“湖光山色”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的时候赏景,景象曼妙。拙政园西部原为清末张氏补园,与拙政园中部分别为两座园林,西部假山上设宜两亭,邻借拙政园中部之景,一亭尽收两家春色。拙政园中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应时借景也就蕴含其中。其代表有:雪香云蔚亭——植腊梅,冬景,是冬日赏梅,捕捉暗香浮动的理想之地。除此之外还有海棠春坞,荷风四面亭,待霜亭。(二)分景中国园林以深邃含蓄、曲折多变而闻名于世,究其原因不外乎园林空间的分隔与组合。所谓分景就是以山水、植物、建筑及小品等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或通道,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岛中有岛的境界。分景的作用在于增加景色的量和质,使园景虚实变换,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分景可以把游人的注意力缩小到一定空间范围内,使其能集中精神细致观赏,分景依功能与景观效果的不同,可分为障景与隔景。1障景障景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障景往往用于园林入口自成一景,位于园林景观的序幕,增加园林空间层次,将园中佳景加以隐障,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有山石障、院落障、影壁障、树丛、树群或数者结合等2隔景凡将园林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景区的景物称为隔景。隔景能使丰富园景,使名胜区、景点各具特色并避免游人相互干扰,隔断部分视线和游览路线,使园景层次多样,增加构图变化,从而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景观。隔景的材料有各种形式的围墙、建筑、植物、假山、堤岛、水面等。隔景的方式有实隔、虚隔和虚实相隔。颐和园长廊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颐和园长廊苏州园林的“漏窗隔”漏窗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而两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三)对景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对景。即设赏景点以欣赏另一个景点的景物,这一景物便成为赏景点的对景。原来中如能有很多对景的设置,说明这一园林的景观会很丰富。最好的设计是两点间能互为对景。当建立一赏景点的许多对景时,这些对景点必须疏密相间、左右参差、高低错落、远近掩映,才算是好的布局。园林建筑、植物、山峰、瀑布等都可作为对景的景物。拙政园从“小沧浪”透过“小飞虹”看“荷风四面亭”、“见山楼”三利用建筑风格,烘托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基本构成要素都是相同的,离不开山、水、建筑和花木。至于风格的差异、意境美的表现和雅俗的程度则取决于四大要素的组织、调遣以及造型、规模、装饰处理的差别。(一)山(二)水(三)建筑(四)花木(一)山—园林的骨架山和水是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手段,山具有丰富的审美作用1、分割景致。山的体积高大,可以将园林分割成不同的空间或坡面,通过布置适当的景物,营造出不同特色的风景点或环境氛围。例如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南坡排列着排云殿、长廊、智慧海和青晏舫等建筑,造型美观,体量巨大,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华丽,营造出恢弘华美的气氛;于此相反,北坡布局以幽深宁静为主,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与南坡的开阔明朗形成鲜明对照。2.作为最佳观赏点。园林中的山形象高大,容易引起有人的注目。可根据景观布置和欣赏效果的要求,讲观赏点设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也可以设在山腰或山顶,使得观赏效果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例如北京故宫以北的景山公园的景山上就建有万春亭、观妙亭等,景山是故宫中轴线的北端终点,将亭设在景山,放眼远望,可以俯瞰故宫全貌,而亭名本身也有饱览胜景之意,“万春”比喻故宫虽然终止于此,但是皇气无限,犹如四季常青;而“观妙”则是将北京宫城壮观景色尽收眼底。3.点缀空间,活跃气氛。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多都有大量小品式的假山叠石,精巧玲珑、形态多姿,主要散落在门庭、小院、路旁、池边、廊间、窗前,既可点缀空间,增加庭院的层次和景的深度,又可以活跃气氛。江南私家私家园林中多建有这类小品式的假山叠石。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园林中的山石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通过叠石技法,形成造型奇特、构图优美各面成景的假山,为园林增添野趣。1、作假为真。“作假为真,以假乱真”,充分吸取山水诗、山水画中的意境精髓,将自然山峦进行典型化处理,力求再现自然山峦的种种形态和神韵,追求艺术上的自然真实。2、瘦、透、漏、皱、丑。瘦是山石要秀,要棱骨分明,有迎风玉立之势;透是指山石玲珑多孔,光线能够通过;漏是要求山石上下左右相通;皱是指山石表面有凹凸的这周,外形起伏不定,有明暗变化而又富有节奏感,才具有真山之气(二)水—园林的血脉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是园林的血脉。水的审美作用:1、营造意境。水可以为园林营造宁静悠远的意境,通过明净的水面、峭拔的山石,以及精巧的园林建筑的点缀、烘托,树木花草的陪衬,形成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给人以清澈、幽静、开朗的审美感受,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2、制造游赏景面。园林中有水,可以形成游人观赏和活动的许多景面。例如,杭州西湖依靠宽阔的水面营造了许多令人陶醉的景致,如三潭映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等,这些景致使大型水面不致因为水面的宽阔留给人单调与平淡的视觉感受。3、与山相映成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与山可以形成高低对比,由此形成“水无尽意,山容秀色,意境幽深,形断意连,有延绵不尽之感”。这种组合是一种反衬的组合,通过鲜明的对比,山才显示出巍峨壮观的气势,而水也透出迷人缠绵的秀色,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通过能工巧匠得到完美的结合,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为主旨的造园理念。(三)建筑—园林的眼睛建筑是园林四要素中具有纯粹人为色彩的要素,既满足居游的生活需要,又是园林构景补课缺少的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建筑的审美特征:1.玲珑多姿,因地制宜。从造园的主旨出发,建筑附会再现自然的观念,尽量排除过重的人工雕琢和装饰的痕迹,从自然流畅的曲线、简单明快的造型和清淡素雅的色彩上贴近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从形体、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视园林个体构图需要而随机应变,造型灵活、随意布置遂成为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之一。2.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景交融。园林中建筑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形与景、形与情的内在联系,是的建筑与园林中的其他要素融为一体。园林中空廊、空门、空窗、漏窗、落地长窗、隔扇、透空屏风、博古架等手法的运用,无非是要使建筑物内部、建筑与物与室外自然空间、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景物之间相融相通,从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景交融的境界。空廊,空门(四)花木—园林的毛发花木虽在古典园林的诸要素中不是主要的,但其审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1、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总是存在难以克服的雕琢痕迹,参天浓密的树木,能够遮挡建筑本身生硬的直线,使得建筑与环境的组合更自然,而且色彩适中的花卉可以调整建筑色彩与山水之间的不协调。2、烘托景区意境。山、水、建筑的自然组合和已经形成,要靠花木巧妙的、不漏痕迹的安排。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岸边有大量的柳树,并非这里的主景,但是由于它的存在渲染了这里的环境氛围,形成了富有诗意的意境。3、作为园林的主景。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中的荷花是西湖的主景,而孤山的主景是梅花,苏堤的主景是垂柳及春季的花卉,一些古树名木也可以作为园林的主景,对于营造古朴幽深的境界和氛围起到重要的作用。4、激发游人的游兴。高低错落、浓密茂盛的树木和飘香四溢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8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