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江民锦江西财经大学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种类多数量大类型全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源相对短缺经济迅速发展庞大的人口数量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资源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城市为中心仍在发展向农村蔓延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环境问题类型状况类型状况深刻的环境问题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性后果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解决方法重要性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我国突出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一道作为我国基本的发展战略,与此相关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五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一、可持续发展的背景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古代文明的哲理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衡: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人地关系论”创始人李特尔:整个土地呈现出生动的图景,在其上自然的与文化的产物、自然的与人文的面貌,所有这些均被巧妙地安排成一个整体,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人类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人类文明演化规律分析: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无序到有序。生存阶段与农业文明发展阶段与工业文明:人口、物质、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可持续发展阶段与生态文明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反思:生产、生活和组织方式的反思。“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应当发展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21世纪议程)人口增长的反思:数量增长及其认识科学主义反思:二元论(主体与客体对立(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崇拜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知识就是力量,认识客观就能驾驭自然万物—培根)、简单化(世界是简单的,给我空间与运动,我就可以造出宇宙来—笛卡尔)理性崇拜(理性人,理性世界、理性社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古来有之,但现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的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人类发展阶段的序列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一个国家(区域)处于何种阶段,既是实施决策论断的首要条件,也是认识基本国情的必然途径。研究指出(牛文元,1993)人类的历史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前发展阶段、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及其特点比较项目前发展阶段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时间长度1万年以前农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之后空间尺度个体、部落流域或国家国家或洲际洲际或全球哲学思考启蒙状态追求是什么?追求为什么?追求将发生什么?自然态度自然拜物主义自然优势主义人文优势主义天人协同经济水平天然食物链初级水平(农业为主)高级水平(工业服务业为主)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为主)经济特质采食渔猎自给型经济商品经济协调型经济系统识别无显著结构简单结构复杂结构控制的网络结构消费标志个体延续需要低水平维持需要高水平维持需要全面发展需要生产模式从手到口简单技术工具复杂技术体系智力转化与再循环能源输入人力人、畜及天然力非生物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响应无污染、干扰低度缓慢退化污染长期退化协调、资源再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1962年《寂静的春天》1969年《环境危机研究》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Sustainabledevelopmentisdevelopmentthatmeetstheofthepresentwithoutcompromisingtheabilityfuturegenerationstomeettheirneeds)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1)《寂静的春天》—对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2)《增长的极限》—引起全世界反响的“严肃思考”(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6)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责任与义务的体现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提倡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公平性内涵(2)持续性内涵(3)共同性内涵1、简介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2、含义“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3、历史、背景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4、内涵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并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决策的基本要素。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人与人的高度和谐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源、时空耦合和演化规律理论核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三大特征: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临界阈值:人口与资源合理承载时空耦合:资源供给、技术进步公理的破缺:重视时间上的公平,忽视空间的差异。(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涵义是:一是本代人的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的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布伦特兰夫人5、特征可持续发展是个过程、也是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可持续发展是复杂系统,有层次和结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测定和评价的。时间尺度:无限性空间尺度:区域、国家乃至全球(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养活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直辖市。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侵害。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竭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一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6、内容(1)可持续发展肯定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贫困。(2)可持续发展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即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3)可持续发展从伦理角度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4)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代内公平,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思想到行动要有改变。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再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战略性调整。7、意义8、要求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9、要
本文标题: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9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