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巢宗祺2009年9月一、课程内容和目标的调整语文课程的功能特征“工具”与“人文”价值并重社会进步对语文课程的要求继承优良传统与三个“面向”相统一二、强调读书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读书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能力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诵读的作用储存语言材料,“塑造”语言模型,形成和强化语言反应机制,受到情感、审美、文化的熏陶三、注重积累和梳理积累的内容和途径语言、范例、知识、经验等阅读、诵记、摘录等梳理——对积累的温习与条理化复用——在实践中对积累的强化和提升四、强化汉字教育•重新认识汉字教育的价值,形成汉字教育的新理念•汉字教育不应成为阅读和作文的附庸•汉字的功能掌握书写的符号和技能,修身养性,文化心理发展•加强识字写字教育的举措,注重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质量;讲究汉字教育的方法五、合理采用“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学科本位、过度理性化的倾向人们把握事物、把握世界的方式儿童学习语文的特征在“解放感觉”、“培养感觉”的基础上,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增强理性思维培养的力度六、加强综合的学习语文课程其实也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往过度追求单一目标、线性序列而产生的缺陷——看似“科学”,实质繁琐、高消耗低效率内容综合,目标综合,方法综合,功能综合七、建立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模型语文课程的模型,从一维到三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的模式发展: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养养成八、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的紧迫任务改变单一接受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语文课程也应该重视“发现、创新”九、探索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母语教育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科学化”黑箱、白箱、灰箱方法并用十、重视语文教育在文化心理建设中的作用文化心理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设备——技术——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技术——设备语文课程在学生文化心理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1、重视读书•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重点课文熟读、背诵温习、“复背”•开始阅读长篇名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2、抓好日常的积累•指导学生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积累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习惯•指导学生在语文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3、努力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学生对原有的学习内容、方法等产生审美疲劳之前,就设法提出新的目标,引进新的内容,调整学习方法。•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须讲究实际效果,要反对花哨的表面文章。•语文运用包含了对积累的温习、复用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4、引导学生适时梳理学习的重点内容•边学边温习,联系新的内容,温故知新•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盘点”,温习、归类存档,领悟知识、经验和各种新信息之间的联系,把握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规律。小学、中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很可能“语文发育不良”的状况会伴随终身。•语文学习过程大体是“非线性增长”的过程,可能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但只要看准目标,持之以恒,功夫到时,必定会迎来一个飞跃。•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该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教师的“教”须根据学生的“学”来定位。优秀的教师应该会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充电。谢谢!
本文标题: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27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