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暖暖中国风22008北京奥运,世界的北京,中国风也将随北京奥运吹向世界。寒冷的冬季,将电暖器饰以浓浓中国风韵,感受中华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及其带来的暖暖情意!3暖暖中国风系列面板:“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寓意吉祥、幸福。系列一欢趣纸艺风系列二优雅复古风系列三吉祥图腾风5系列一欢趣纸艺风此系列以石英管和卤素管电暖器为主。剪纸、花彩、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代表,色彩鲜艳,内容丰富,造型活泼。67之一蝶舞迎春中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时,南北各地都要贴窗花,装点环境、渲染气氛,寄托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活泼的造型,仿佛和煦春风里追逐嬉闹的两只蝴蝶,翩然起舞,喜迎新春。8之二双喜盈门“好事成双,喜上加喜”9“好事成双,喜上加喜”2008,中国奥运;2008,家有喜事国喜、家喜,双喜盈门!10之三花开富贵牡丹为百花之首,又名“富贵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将牡丹绘于常用的器物或饰品中,寄意富贵吉祥、繁荣兴旺。11之四年年有鱼底盘上灵动的鱼儿,让略显僵硬的静物,多了几分活气。仿佛又到江南,青石为几木作榻,看一尾鱼儿于清澈的水中穿梭。1213飞跃而起的鲤鱼,身姿矫健、活灵活现。自古以来鱼跃龙门象征着吉祥如意,平安富贵、心想事成。之五鱼跃龙门14系列二优雅复古风优雅复古风系列,重点体现着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精髓。此系列以PTC电暖器为主。之一,京韵宫灯。灯笼,因其照明作用,备受喜爱;而作为御用的宫灯,更是经由能工巧匠的装扮,格外精致、华丽。富含浓郁中国色彩的京韵宫灯,感受中华文化的瑰丽。之二,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赏梅、赞梅,感叹梅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与精神力量。之三,锦上添花。“锦”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富丽堂皇的锦缎,自古就为帝王、贵族所倾慕并引为身份的象征;锦上添花,既寄意美好,同时祥瑞的赤紫搭配华丽的团花,更带来视觉上的完美享受。请改为:“京韵宫灯、傲骨寒梅、华丽织锦,浓浓的复古风情透出几分娇俏的优雅,五千年华夏文明凝集的奇葩,于凛冽的寒冬瑰丽绽放!”16之一京韵宫灯浓郁的古典风味电暖器,仿佛制作精巧的宫灯。上部饰以中国风味的汉字或图案,寄意幸福、美满。当电暖器工作时,隐藏于“福”下的小灯放出柔和的灯光,益发精巧、可爱,烘托出祥和安宁的气氛。17仿古宫灯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要让家有浓浓的“中国风味”,一个有着中国元素的返璞归真的仿古宫灯必不可少。那种写有中国汉字的宫灯,总让人想起上世纪的深宫庭院、巡夜的更夫、灯下攒动的人影……在怀旧成为时尚的年代里,一盏宫灯能让人们怀想很多!18寿禄福喜“五福”临门财19中国福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表达着国人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及对他人与社会的真诚祝福。20之二梅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赏梅、赞梅,感叹梅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与精神力量。电暖器的底色为红色,仿佛盛妆的梅花,越发娇艳、喜气。中国红—娇艳丹蔻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别的崇拜,无论旧时的红榜、花轿,还是现今的红内衣、红色福娃,一片红光普照。如今,红色不仅被视为喜庆、成功、正义的象征,也表现着热情、开朗的健康性格。织锦缎伴随着“中国风”在国际上的日益受宠,传统古典的“唐装”又重新回归流行的大舞台。也许是受“唐风”传染,追逐时尚的都市男女也开始喜欢用织锦缎迅速占据了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用织锦缎做成的果盘,放点什么都那么喜气,一些洋酒瓶也可以“穿”上织锦缎的小衣服,就连筷子也可以一本正经地包上锦缎,系上小盘扣。23之三锦上添花电暖器通身浓郁的赤紫,仿佛华丽的织锦,高贵、优雅;面板和遥控器上精致华美的团花,更是锦上添花。将精巧的遥控器盈握于手中,更深刻的感受到如织锦般的华美。系列三吉祥图腾风此系列以远红外和碳素管为主。中华传统的祥云、瑞兽、吉祥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人们借以寄托除恶扬善、招财纳福的美好愿望;因而这些图腾也常常被装饰在家具及一些饰品上,寄托人们25祥云“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寓意吉祥、幸福。26吉祥花蔓草纹,由于它滋长延伸、蔓蔓不断,因此它有茂盛、长久的吉祥寓意。27中国龙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的龙图腾崇拜。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至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脉相联的情感!28拐龙29团龙:把龙的形体适合成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四团龙
本文标题:暖暖中国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