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1.乙型脑炎概况(★★★★)。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3.流行病学(★★★)。4.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5.治疗要点(★★)。6.常见护理问题与措施(★★★★★)。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2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3重症者常出现中枢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一、病原学RNA病毒噬神经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力不强乙型脑炎病毒(电镜)一、护理评估二、发病机制叮咬血隐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脑炎病猪PATHOPHYSIOLGY感染乙脑病毒蚊子一、护理评估三、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4主要流行于夏秋季,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1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3多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2虫媒传播四、临床表现1.典型乙脑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个阶段。初期:突起高热极期:病程第4~10天1.持续高热:100%发热;可高达40°以上。2.意识障碍:烦躁、嗜睡、浅昏迷、深昏迷。3.惊厥或抽搐。4.呼吸衰竭—最严重表现,也是最常见死亡原因。5.脑水肿、脑疝。恢复期后遗症期:5%~20%重症患者在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2.临床类型轻型:神志清楚,有轻度嗜睡普通型:体温在39℃~40℃之间,有意识障碍,头痛及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重型:体温持续在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征阳性,常有神经定位体征,可出现肢体瘫痪及呼吸衰竭。极重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多在极期中死亡,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一、护理评估3.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其次是肺不张、尿路感染、压疮等少数重症患者亦可出现应激性溃疡4.后遗症少数重症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其中以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等较常见。五、辅助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在(50~500)×106/L之间,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检查病程第4日即可出现阳性,2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担心病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有无因疾病后期出现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而产生抑郁、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六、心理社会评估七、治疗要点目前对乙脑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恢复期及后遗症主要是加强护理,注意营养,与功能康复。八、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脑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出现惊厥、抽搐有关。九、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休息与隔离:安置于安静、舒适的病房,避免刺激;住院隔离至体温正常;意识障碍者专人看护。饮食护理早期:进清淡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有吞咽困难或昏迷者:鼻饲或静脉输注。恢复期: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三、护理措施2.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有无惊厥发作先兆有无脑疝先兆:如有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三、护理措施3.对症护理高热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昏迷后遗症九、健康教育1.宣传预防知识控制传染源--加强猪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2.乙脑的知识教育1.男,13岁。因“高热2天”于当年7月20日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对病人的做法正确的是()A.严密稿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虫媒隔离E.不予隔离2.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镇静B.给氧C.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D.立即腰穿脑脊液检查E.降温参考答案:1.E2.D
本文标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