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章学习要求熟悉历代重要本草的成书时代、作者、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了解中药的起源、中药知识的积累及各历史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炮炙论》隋唐时期《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宋、金元时期《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大辞典》《中华本草》绪言解说: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我国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掌握了多种多样防病治病的手段。但中医用以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则是药物。这些药物,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对世界人民的历史功绩亦为世人所公认。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在我国辽阔的大地和广袤的海洋中,广布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天然资源。将这些资源作为药物利用,大多历史悠久,尚有更多的品种有待认识和开发。在上下几千年,纵横近万里,数以亿计的人群中,一次又一次的口尝身受,以试验和观察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都是举世无双的。所积累的用药经验,尤其值得珍视、发掘和发展。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物,已达3000多种,经目前调查,则在12,800种以上,其中有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但古今临床常用和研究比较深入的品种,大约在500种左右。这些功用明确,疗效可靠的药物,是医药人员必须熟知的,也是本课程介绍的重点。在古代文献中,中药一直被称为“药”,或谓之为“毒药”。中药,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医药系统传入我国以后,人们相对于西药而对传统药物的总称。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出现了中医与中药的说法。中药具有特殊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所谓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尽管绝大多数中药为我国原产之物,但亦有不少外来之品,因此不应将其理解为单纯的地域概念。中药虽然以天然药物为绝大多数,但历来也使用部分化学合成品种。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是人们对中药认识水平的集中体现和中药应用经验传播的载体。随着中药知识的日趋丰富,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渗透,中药学不断分化,专门研究中药品种、采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药学的时候,既应注意学科分化,使之向各自的纵深探索和发展,还应高度重视以临床效用为核心的进一步综合,不能割裂中药的完整性。我国传统的药学叫做“本草”,这种称谓至迟出现在西汉时期,已沿习使用了两千多年。人们对“本草”二字的理解,见仁见智,历来有不同的认识,但大多支持“诸药中草类最众”的说法。自汉代起,大量药学专著被冠以本草之名。基于这一事实,一般认为,“本草”即是中药学的传统称谓,二者之间并无实质上的区别,故现代亦有将中药学专著称为本草者。目前也有人认为,本草同时又指中药,对此则存在争议。中药与中药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可贵的经验,广泛信赖的民众,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即将迈进21世纪的时候,随着“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药学更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中药及其产品,在安全性和疗效的客观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还滞后于其临床应用。还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水平期望的新要求。因此,加快发掘和研制安全高效,质量可控,作用明确,并便于贮存、携带和服用的优质产品,实现中药学整体的现代化,使之走向世界,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是中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机遇。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必须拥有一大批牢固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药应用经验,又具有现代实验研究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只要将中药理论和经验作为现代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就一定能使中药学取得长足的进展。所以,中药学不仅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解说:一、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了解到若干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最初,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中毒遭遇和药效反应,因而很自然地使先民们在觅食时有所选择和避忌。在罹患疾病时,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通过反复试验和观察,逐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自古相传的伏羲“尝味百药”和“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人类寻求食物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危险,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植物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是植物药。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生产大量开展之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活动的出现,才相继掌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现象中,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奴隶社会药物知识的累积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星、分散而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到书面记载,其传播速度得以大大加快。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除了作为饮料之外,酒还具有祛寒邪,通血脉,行药势,消毒和助溶等多方面的医疗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从繁体医(医)字的汉字结构中,亦体现了酒对早期中医药的影响。在当时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中,又开始出现了“药”字。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不仅明确了药为治病物质的基本含义,而且反映了药物以植物类为最多的客观事实。从现有文献可知,这一时期的药物品种已十分可观。如《诗经》一书,涉及植物和动物330余种,其中有的还记述了产地和采收常识。《山海经》收录了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约120种,所言各物产地更加具体,还介绍了若干品种的药用知识。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长沙出土的西汉入墓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方剂达300多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当时使用药物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在《五十二病方》中,不仅以复方为主,而且对药物的炮制、制剂、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有涉及,充分反映了当时积累的药学成就。《周礼》称西周的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谓日后药物分类及五味理论的先声。这些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形成及本草专著的产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解说:【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药学专著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药学著作,又是中药学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分述如下:【秦汉时期】药学专著在古代称为本草。本草的出现不晚于西汉。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西汉时已有药学专著流行于世,而且达到了相当水平和规模。这一时期的本草已独立成为医生必修的学科,并与医经、方术成为鼎足之势。当时还拥有一批被称为“本草待诏”的药学人员,有的还被国家录用。从典籍的零星资料中,可知汉代的药学书目至少有20种以上。因受世俗风气的影响,大多假托神农等传说中人物而为名。至东汉后期,才有署名为真实作者的本草出现。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胡麻、大蒜,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等大量进入内地。炼丹术的兴起,开创了化学药物的制作和使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对中医基础医论和临床用药的发展,以及对药学理论的补充,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的发展。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作者已无法考证,但其非一时一人之功,而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多人充实和修饰,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本草,代表了秦汉两代最高的药学成就。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序例”部分,总结了中药三品分类原则,采造时月、真伪陈新、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要求、药物对剂型的选择等多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有毒无毒之药性,以及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作用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品。各药之下,着重介绍性、味、主治功效等内容。所记各药主治功效,如麻黄平喘、黄连治痢、茵陈退黄疸、苦楝驱蛔虫、半夏止呕……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本书为研究秦汉医药情况,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其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和基础。[上一章][下一节]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密集出现科学成果和科学人才的时期。由于相关科学发展的影响,南北融合及中外交往的扩大,医学自身的进步,因而本草的内容更加丰富,学术水平更加提高。现知此间的本草著作有近百种之多,其中有综合性的,也有炮制类的、专科用药类的、配伍忌宜类的、食物类的,以及单味药专论、采药、药图和药名音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者,有《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炮炙论》及《药对》诸书。《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朝梁代的著名医药学家。该书辑成于公元500年左右。书中“序例”部分,不仅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注释、发挥,而且补充了许多医药发展史料的内容及药物采收、鉴别、加工、炮制、制剂、配伍、合理配方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其增列的“诸病通用药”,实为病证用药索引。从而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又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各论收录药物730种,首先采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列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再分三品排序。在编写体例上,陶氏还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为自注的特殊书写体例;对于药性,则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种做法,不仅在全凭手抄书籍的当时起到了精简篇幅而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使本草内容的源流清晰可见,是非曲直各有所归,开创本草编纂的一大优良传统。该书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初步确立的综合性本草的合理模式,为后世本草学家沿袭使用。其学术内容亦成为以后各主流本草著作的基干。所以,《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专著。《炮炙论》:作者为南朝刘宋时雷。该书介绍了近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水飞、煨等多种炮制技术,其对辅料选用十分考究,主张淫羊藿用羊脂炙、厚朴用姜汁炙、茜草忌铁等内容,甚为合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的出现。该书一直受到药业人员的尊崇,并不断被增补充实,对中药的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文化、交通和海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医药学又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本草已达百种之多。综合性大型本草的编修已成为国家的行为,其规模更大,水平更高。药图、食疗、外来药等专门性本草的出现,又构成了此时本草的另一特色。隋唐宫廷医药教育的开设,唐代药材交易的活跃,又促进了种药、采药、辨药、贮药和制药知识的提高。当时各地使用的药物已达1000种以上,而且十分重视特效药的应用,如以常山、蜀漆治疟,昆布、海藻及羊靥、鹿靥治瘿,动物肝脏治夜盲,粳米治脚气,人胞补虚,等等。在唐王朝“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文献及全国性的药物调查资料,于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勣、苏敬等23人编纂的《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中载药844种(现统计为851种),新增的苏木、胡椒等至今仍十分常用。除正文之外,《药图》部分的彩色图谱绘制考究
本文标题:中药药材资料图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7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