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教师“成长型写作”要义
教师“成长型写作”要义•广东教育杂志社黄日暖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成长型”写作要义实践积累日常记录丰富阅读批判思考•教师“成长型写作”需要自觉内省的实践积累作基础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阅读、思考与记录,也就是写作之前的那些教师行为对教师论文的写作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其中,教师的实践积累尤其重要。教师实践•自觉内省式•非自觉内省式教师如何让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内省起来呢?•设定必要的目标•探索适合的切入点•敢做敢当•总结反思•持之以恒研究性学习案例•2003年以来,多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台山市宗教状况初探》《侨情乡音:台山侨乡特色文化生态探究》《“台山市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的探究实践》等,获奖并发表。•基于此,结合政治课日常教学,总结出信息技术背景下“问题、探究、实践”的教学模式。其思想作为要点之一写入《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与研究性学习主题相关的8篇文章相继发表。高考命题研究案例•教师时期的后半段经历了高考指导,对高考尤其是新课程高考命题创新极为关注。由于是以当年度的高考真题为研究文本的,所以即使离开了教师行业,我依然能够较好地加以关注与研究,从2007年到2009年下半年,在《中国教育报》接连发表了约10篇基于高考试题文本评析的反思性高考研究文章。案例分享:由我的“实践与写作”经历得出•任何一类基于经验与反思的“成长型写作”都意味着付出,还充满着困难,我们教师应该要清楚知道这一点。这关系到教师“成长型写作”的心态与姿态。•请相信:付出往往意味着收获,即使这些收获往往并非如你一开始所料想的。•当我做了编辑之后,再回看这类源于实践的反思文章时,我更深刻地知道,这样的文章为什么当时能够获得认可:一是真实性;二是新颖性;三是鲜活性。•最重要的是,你在教师实践中认准方向后,务必要围绕主题作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生成系列文章,最终让“成长型写作”由经验论上升为问题论、模式论、方法论的高度。基本要义(一)•教师实践生成写作方向。教师自觉内省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是教师写作的“源头活水”。以自觉内省的实践积累作基础,这是教师“成长型写作”的第一要义。•教师“成长型写作”需要一线鲜活的日常记录作素材日常鲜活的一线记录不仅是成就教师论文的现场感与可读性的最佳素材;更是极受编辑青睐的细节描写、案例评析的最好来源。案例一:《让教师“用教材教”不如“把教材教好”》(2011.2)如果不是我们数学备课组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我不会对“用教材教”如此担忧,而仅仅是存疑而已。因为我从这次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打着“用教材教”的幌子,任意更改、添加或删减教材,以至于……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所谓的“用教材教”已经将数学教学异化了。由此,我担心“用教材教”会害了教师、误了学生。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备课组本学期实施《聚集课堂: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的课题研究。为了总结我们的前期研究,我们备课组准备了一节题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公开课……有教师针对这节课“如何教学更有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案例描述)教师A:这节课的引例(设计者没有改编教材,选的是教材中的引例,授课内容也是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不恰当,表现在引例与新授课之间不连贯,而且这个引例的解决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有可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删去这个引例或是改为一个更简单的引例。(难道这就是“用教材教”?可见,某些教师对于删减教材已经习以为常了)教师B:同意教师A的意见,同时还认为选讲的例题综合性强,偏难,而且认为执教教师通过这两道例题直接引导学生归纳出单项式的乘法法则显得太仓促,建议先设计两个数相乘,再设计同底数幂相乘,最后设计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的单项式相乘,以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建议的内容即是教师B自己的教学思路,看来,他已经习惯于“用教材教”了)(案例引述)教师C:……教师D:……后面还五位教师的发言与上面这四位教师的发言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仅仅这四位教师的发言就足以证实这样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不懂或者不去理解编写者的意图,任意改编教材,而且这种改编异化了数学;还有部分教师把训练学生“解题”当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只取教材中的知识和题目,不教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案例评述)事实上,上述案例并不是个案。由此,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案例反思:由真实个案引发理性思考)首先,是关于教材的:教材是什么?如果还需要教师“用教材教”的话,那么教材究竟有什么用?那么可不可以不需要专门编写教材?……其次,是关于“用教材教”的:究竟什么是“用教材教”?为什么需要教师“用教材教”?为什么教师教教材就不妥?所有教师都有能力“用教材教”吗?万一有教师不能“用教材教”或者忘记了“用教材教”怎么办?……最后,是关于教师的:……案例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策略》(2013.5)•读书课,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我为孩子们推荐读起来语言感觉较好、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孩子兴趣相投的书籍,在获得我班家长的一直认同和大力支持后,以自愿为原则由家长自行购买,我每周精心备好一节课,与孩子们共同上读书课。一学期下来,我在区、校共展示读书课例6节,在我班共上读书课15节,如指导《爱心树》的阅读,在动情的音乐声中,我深情地为孩子讲述故事,抓住故事转折点,进行设疑、补白、想象、推测……这节读书课,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收获了纯纯的爱,学会感恩。这种全新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实施方法如下:(由案例描述过渡到教学方法论)1.拟订学期阅读计划。如,二年级上学期,我安排孩子们阅读与学龄相关的阅读书籍“海豚湾绘本花园系列”共30本;《日有所诵2年级》共4本,《小巴掌童话》。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阅读有关书籍。2.巧妙切入。如抓住封面插图、作品名字、作者名字、孩子熟悉的话题引出读本。3.精彩朗读。如阅读《爱心树》时,老师通过朗读,很快便把孩子带入情境。4.适时激疑。如阅读《雪地里的脚印》时,狼先生好不容易找到了脚印的主人——鸭子,当鸭子向他游来时,我问学生:为什么狼目不转睛地看着鸭子,突然忘记了自己要说些什么?让孩子去判断和思考,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5.有效讨论。如……案例三:《鲜活的数学教学》(2011.7-8)•鲜活的数学教学应该形象生动比起初中所接触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函数内容要难得多.因此,在开始学习指数函数时,学生的畏难情绪表现得很明显.考虑到这一情况,我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给学生来了一段顺口溜:指数图像水上飘,恰与y轴(0,1)交.若是底数大于1,自左而右冲云霄.自左而右向下滑,必是底数比1小.底为倒数成双对,y轴镜子两边照.(注:水面指x轴)可能学生都没想到数学里面也会有顺口溜,于是对函数的学习开始有点改观了.有了这一铺垫,在学习对数函数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就高涨了许多.在学了对数函数之后,我趁热打铁,给出这段顺口溜:对数图像出入水,恰与水面(0,1)交.若是底数大于1,窜出水面向天跃.若是底数比1小,自左而右往下跳.底为倒数成双对,水面上下相映照.为了把这两个函数有机联系起来,我还让学生学习了这么一段顺口溜:指对图像两束花,(0,1)(1,0)把花匝.绕点旋转a变化,顺指逆对小到大.如此一来,学生对函数内容的学习就大有兴趣了.由是观之,数学教学虽然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一味地讲究言语的华丽,但是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或穿插生动的比喻,让数学在平实的教学中,甚至在枯燥的演算中也能生动鲜活,平易近人.案例四:“专题文汇”栏目《话题:情商教育》(2013.4)•这是汕头一个乡村小学的课题研究成果。•共由7篇文章组成:《为了学生的幸福》《情商教育研究与实施方案》《情商教育生活化》《情商教育的心理学倾向》《学科中渗透情商教育的异同比较》《让情商之花在舞蹈教学的沃土上绽放》《情商教育塑造自信的“小刘欢”》。•这7篇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研究经过、日常记录总结得出,乡土味与现代性兼备。案例五:“专题文汇”《校本培训之顺德一中样本》(2012.11)•这是顺德一中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成果。•共由6篇文章组成:《校本培训的终极价值》《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强化校本教研,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校本培训路径》《青年班主任的校本发展之路》《校本培训别样红》。•这6篇文章的内容都是从学校校本培训的实践过程与工作方法总结而来,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案例分享:为什么不厌其烦举这么多案例?•一言以蔽之,有了日常真实鲜活的一线记录,才能生成基于详尽实例描述与评析的教学反思。这类型的文章能很好地反映写作的真实性,真实而有趣的文章,尤其是夹叙夹议(“汉堡包式”写作方式,一种很好的论文写作叙述方式)、有分析有思路的文章,往往深受我们编辑欢迎。好文章的两大核心因素•真实性•趣味性•新颖性•鲜活性•可读性案例:关于题目(1)原题改题适应新形势,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立体化”语文教学依托校本复习单,促进农村初中中考语文复习的高效——“对联复习单”实例详解校本复习单实例详解是同事,是战友,更是我师亦师亦友同事情老师,要学会找乐师之乐从课堂“争端”走向有效教学——课堂辩论的“呈现式效果”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索并自我修正“呈现式”课堂:让阅读教学有效案例:关于题目(2)•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影视资源的不良现象及对策(2010.3)•“立体化”的语文教学(2010.5)•《一虎一席谈》与作文教学(2010.7-8)•课堂教学主体单极化的迷失与皈依(2011.10)•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若干问题小札(2011.3)•以“假设”提升学生体验(2012.7-8)•用理科思维来教学作文(2012.11)•阅读教学:坚守·突围·回归(2012.10)•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2013.3)案例:关于小标题(1)原题改题“三变见高效”——用新课改理念指导高三政治课教学“三个转变”塑造高效政治课堂(2013.5)原小标题修改后的小标题一、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备课方式。一、转变备课方式:由简单备教材向全方位备课转变。二、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即由知识型向实践型的转变。二、转变教学方式:由知识型向实践型的转变。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被动学习向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转变。案例:关于小标题(2)•《实效教学:对一节研讨课的解读》(2012.10)一、情景创设独具匠心二、课堂导入声韵兼备三、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四、知识生成清新自然五、教学过程返璞归真•《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两难问题”的选择与思考》(2012.3)一、在热闹的课堂与理性的思考之间的“取”与“舍”二、在过程的探究与收获的结论之间的“轻”与“重”三、在现成的实验与个性的修正之间的“扬”与“弃”四、在知识的达成与概念的建立之间的“分”与“合”案例:关于文本呈现•教师写作的核心在于对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描述、评议与反思。•常见模式:理论阐述+案例描述(例如式呈现法)•创新模式:理论阐述+案例评析;案例呈现+评述反思;问题导向+案例反思;案例对比+实践策略……1.“理论阐述+案例评析”文本呈现模式•以下为《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影视资源的不良现象及对策》(2010.3)一文片段:不良现象之二:所选材料不科学(小标题)科学性是任何教学形式都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要体现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就必须严格筛选历史材料,对资料的甄别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眼下有关历史影视的种类多样、数不胜数,对历史教学的确提供了方便,但真假难辨的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不真实的内容误导学生,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情况出现,精挑细选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理论阐述)近年来“戏说”历史成风,众多动辄标明自己的作品依据正史改编的影视剧不但对某些帝王的专制、昏聩视而不见,在嘻笑怒骂中歌颂着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在编造中散布着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历史真的成了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且这些作品封建意识沉渣泛起,体现了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和封建落后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在一次聊天中,
本文标题:教师“成长型写作”要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8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