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妇科术后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
2012.3妇科术后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妇一科作用可作为观察的窗口作用作为重要的治疗和诊断的手段分类1234●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分类(一)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分类(二)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2)减压(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各种管道的护理②原则③标识①评估①评估病情BECDA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管道的种类管道的位置管道的数量②原则原则护理以遵循原则为基础妥善固定防止感染严密记录保持通畅严密观察保持管道的功能③标识只进体内液体的管道——用绿底白字标识标识引流出体内液体的管道——用红底白字标识在咱们医院只是用文字标识。整理: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固定:妥善固定,给于双固定,以免滑脱。观察:定期观察管道的通畅、固定、有无滑脱、扭转。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各种管道常见异常的应对措施滑脱做好评估、留足长度、做好约束堵塞勤观察、勤检查错误连接加强责任心妇科常用管道介绍:尿管(1)单腔导尿管: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2)双腔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3)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尿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2、定时观察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量。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持续留置尿管过程中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尿管的护理4、防止逆行感染①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千玉洁或碘伏棉球消毒会阴部2次,除去分泌物及血痂。③及时放出尿袋中的尿液,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④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⑤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⑥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5、根据病情拔管遵医嘱妇科常用管道介绍:胃管固定:应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胃管牵拉力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的体外部分受压或折叠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胃管移位或脱出至食管内或口咽内。胃管的护理要点(1)1取得病人合作,放置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放置所需长度,第一刻度为45cm至贲门,一般放至55~65cm抽取胃液。2检查胃肠减压装置是否密闭,有否扭曲,负压是否相当。在注入药液时,应夹管1/2~2小时左右3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冲洗,冲洗盐水不宜大量,亦可推注少量空气检查管内有无堵塞。胃管的护理要点(2)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如中耳炎、咽炎。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定期换管。4567护理要点停止减压指征:病情好转,肠蠕动恢复,病人有肛门排气,或腹胀消失。防止胃管长期压迫,鼻咽腔至粘膜损伤溃疡,可用液体石蜡2~3滴,滴入鼻孔沿橡皮管流下。正确记录液体量及性质,补足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注意事项⑴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液体。一旦误入气管会导致呼吸困难、死亡。⑵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改另一侧鼻孔,以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硅胶管留置适宜时间:21-30天。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患者的痛苦及耗材。⑶插管时间: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插管可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而死亡。⑷鼻饲误吸:咳嗽、呕吐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吸的可能。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及肠蠕动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误吸。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取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可防止反流、误吸。并发症口腔黏膜干燥、体液丧失、食道炎、糜烂或溃疡妇科常用管道介绍:腹腔引流管①引流管通过缝线固定于皮肤,均接无菌引流袋,每根引流管均应注明放置部位。②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对于卧床患者,应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病床两侧.既要保证引流管无扭曲和受压,又不可过度牵拉引流管;协助卧床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前,应先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牵拉导致引流管脱出;患者下床活动前,应先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患者的衣裤上面。③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护士应经常挤压引流管,一般每隔1~2小时挤压1次。准确记录每小时引流量、颜色和性状等。妇科常用管道介绍:腹腔引流管④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取半坐卧位,这样不但使患者舒适,而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充分引流和使胸廓活动更为充分。从而尽可能的预防肺部感染、膈下积液和腹腔积液诱发感染。促进肺功能及早恢复。⑤严格无菌操作:腹腔引流袋一般每周应该更换2次.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首先,应夹闭引流管,将引流袋与引流管分离;然后,用棉签消毒引流管内、外口,消毒时遵循由内向外的原则;最后,连接无菌引流袋,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护士应密切观察腹壁戳孔处有无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以及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妇科常用管道介绍:腹腔引流管并发症的观察:1、出血一旦出现引流液量增多、颜色鲜红。应考虑腹腔活动性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输入血或血浆补充血容量,一旦诊断为腹腔活动性大出血,应该积极行手术止血。2、腹腔感染.:一旦腹腔引流液由淡红或淡黄的清亮液变为黄褐色或白色、粉红色粘稠液体或脓性液体,患者出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等情况.应及时留取各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小结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各种管道有“生命管道”之称,非常重要。护士做好管道护理是护理工作重重之重。2012.3
本文标题:妇科术后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8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