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35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万物负阴而抱阳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矛盾观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一词的来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不出来啦。“自相矛盾”的喻意: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是一种逻辑矛盾,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辩证矛盾不同。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有狼要扑食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哪些关于矛盾观点的道理?1.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斗争性(对立)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注意第一、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哲学矛盾≠逻辑矛盾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如:教育:教和学,经济:生产和消费,等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列举生活中蕴涵矛盾的例子:2、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欣赏P67的漫画,你认为“他敢剪断绳子吗”?为什么?图中二人的上与下是相互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双方又可以因力的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地位的转化。因此,结论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是: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2、矛盾的同一性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材料一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三酿酒窖泥奇臭,酿出的名酒特香,香鲸的粪便恶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材料四红海中有一种红鲷鱼,二十条聚在一起,一雄多雌,雄鱼死后,就有一个雌鱼变为雄性。四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哲理?请试分析一例。哲学所讲的“斗争性”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喜——攻——强——深——吸引——遗传——民主——战争——悲排斥变异专制和平浅弱守“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斗争性”。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1、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2、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请根据上述两段话谈谈你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认识。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1)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A2、关于矛盾“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同一而存在B.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C.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互的、有条件的D.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对抗和激烈冲突3、下列关于矛盾双方“转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B.转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C.转化是具体的,任意的D.转化即意味着事物向前发展BA讨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王安石改的好不好?为什么?复习回顾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1、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2、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1、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含义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横向)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纵向)要求: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方法论意义和要求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具有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常咬着烟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矛盾具有特殊性C、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D、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定项选择)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苏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听了这番话后,再次纷纷走入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探究提示这个故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不同个体各有其特殊性,但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有着普遍的联系,存在着许多共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苹果水蜜桃菠萝水果寓于寓于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个性离不开共性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白马非马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思考: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这个人错在哪?(2)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中国人黄种人人动物生物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里所说的普遍性既是指矛盾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又是指一定范围内事物矛盾的共同性质,而这同时也就是由矛盾的性质决定的事物的共性或一般。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应的特殊性,则是说不同事物、不同时间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时也是指由不同性质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个性或个别。4.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2、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3、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4、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试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
本文标题:35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9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