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森林可持续经营2000
森林可持续经营马爱国博士副司长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一、森林经营现状——国际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在国有林中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加拿大:转向“可持续林地管理”德国:推进近自然林业的经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欧州等:森林健康与恢复、森林多功能利用、人工林集约经营等森林经营理念、模式和技术。指出:森林资源和林地应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以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目标:平衡多种社会价值、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和长期的森林生产力。一、森林经营现状——国内1.中国森林经营与林业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期,大规模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末期,以木材生产和生态建设并举的恢复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森林经营面临的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的意识不强,粗放经营,重取轻予。林业产权制度不完善,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者缺乏经营自主权,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和政策支持。森林经营长期缺乏系统完善的公共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没有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支撑体系,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推广机制;没有系统完善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和规程。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林地生产力、利用率低。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特征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以一定的方式和速度管理、利用森林和林地,在这种方式和速度下能够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并且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地方、国家和全球水平上实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潜力,同时对其它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森林可持续经营至少包含4层意思,即:发展原则、协调原则、质量原则、公平原则。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与传统的经营方式相比,森林可持续经营有如下显著特点:注重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维持和提高,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真正统一;强调林业发展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其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注重参与式森林经营,努力谋求均衡有关利益各方和各层次的利益。森林问题的国际化受到特别重视。强调林业支撑体系的完善,包括机构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科研培训等,尤其强调建立灵活的反应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1)以森林的单一木材生产为中心向森林的多功能转变;(2)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核心,强调森林经营的生态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3)以森林的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持续性收获管理为术保障体系核心,重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生态保护。三、森林资源调查与状况评价1.森林资源调查调查内容生态公益林:除调查林分因子外,重点考虑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小气候改良、土壤改良等因子。商品林:生长量、生长率、经济价值、市场需求、土地生产潜力、地力状况以及经营技术措施。调查方法提倡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逐步推广使用RS、GIS和GPS技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数据分类和编码应充分考虑与国际、国家相关标准的衔接,促进数据共享,减少数据获取的重复投入。2.森林状况评价(1)森林状况评价的涵义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的基础数据,包括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的信息,对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为制定和调整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依据。(2)森林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状态指标(数量、质量、分布等)、动态变化指标(生长、死亡、病腐等)等,按照《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要求,尽量选择关键指标,实现定量评价。(3)森林状况评价的主要内容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森林资源以及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总量、分布、结构、类型等;森林资源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能力,碳的贮存和释放量等;森林生物多样性状况:生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入侵性森林树种、外来有害生物状况、林业生物技术产生的影响等;森林资源健康与活力:森林景观恢复、林业有害生物、火灾和其他重要自然灾害,以及对森林质量和分布的影响。与森林问题有关的机构、政策、法律、贸易、冲突等问题的变化与进展,及其对森林经营所产生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森林经营经济效益:森林各种产品生产和森林环境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不同利益群体参与森林经营的经济收益、木质能源生产能力、森林经营经济效果等。四、森林经营规划1.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的涵义:对森林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对于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按程序进行评估,并且向利益相关者公布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可能对当地社区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和经济利益影响。是完善和调整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途径,对于保持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的产量水土资源安全(数量与质量)重要栖息地的保护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碳的贮存与释放废弃物处理和最少化或循环利用计划景观价值、噪音和气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的预防对环境价值的影响重点考虑进入和使用森林的权利(所有权和控制权)经济生存条件(农业和就业)基本生存活动(采集薪材和野生食物)林火阻隔与林区城镇的安全文化与宗教价值工作条件(林业工人和服务人员)健康与教育(林业工人安全生产保障、林业技术普及与提高)交通与通讯环境与社会问题的交流系统(内部的和外部的)对社会价值的影响重点考虑公众参与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鼓励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与合作,具体表现为: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协商制度,并就森林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影响与直接利益群体进行磋商;向利益相关者公开森林经营规划主要内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森林经营方案,以便最终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森林经营目标实现的条件下,尊重和维护当地社区居民传统的或经许可的权利;对有特殊文化、生态、经济或宗教意义的场所,加以确认和保护。不同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与行政官员;地方森林与环境管理部门官员;当地社区居民、林场职工;少数民族;宗教组织;科研人员;妇女团体;非政府组织;林业企业代表;工人代表。3.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森林经营长远规划要做到: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林业发展长远规划为依据,以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等相协调,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根据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办法,对本地区的林业用地进行区划,分别划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4.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由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或修订,并经上级林业管理单位批准后生效。森林经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前期森林经营效果评估;森林经营条件评估;未来10年基本建设和林道规划;未来10年森林资源变化;公益林保护规模、分布及商品林生产预测;森林健康和环境保护规划;未来10年营林规划;木质及非木质林产品生产规划;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环境与社会影响;各种图表材料。5.年度实施计划森林经营年度实施计划依据森林经营方案和生产计划制定,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公益林管护、人工造林、幼林抚育、抚育间伐森林收获(采伐、采集)森林更新、林分(低质低效林)改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火控制营林基础设施建设将上述内容的技术模式、建设任务等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具体的作业时间。五、森林培育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自然规律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林业生产重要环节。1.种苗培育良种壮苗是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实施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加强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子园、母树林等良种基地建设;严格按照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子生产和苗木培育;重视传统育苗技术的同时,大力研究和推广生物制剂、稀土、菌根等先进技术在育苗上的应用,积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进行种苗培育;加强起苗、分级、包装、运输、储藏和定植造林整个过程的技术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苗木活力;加强林木种子、苗圃地的病虫害防治,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种苗经营、调运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及两证一签制度。2.造林(1)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实施。公益林:造林规划设计应严格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充分考虑森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坚持实行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相结合。要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加大灌木林培育力度。商品林:应尽量保护原有天然林和树木,尽量避免营造大面积、连片纯林;提倡树种轮换、并采取施肥措施提高肥力,防止地力衰退;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和企业化经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2)树种选择生态林:优先选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首先要选用耗水量低的乔灌木树种。商品林:优先考虑市场对树种和材种的需求,选用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品种。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注重乡土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的培育,外来树种未经引种试验以及转基因树种未经安全性测试前,不得大面积栽植。干旱半干旱地区要依据生态用水客观制约,重视灌木树种的营造。(3)造林施工明确造林工程的管理程序,依据年度计划、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等进行造林作业设计,严格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逐步实施专业队造林、造林监理等制度。造林设计、施工、监理实行资质管理制度,造林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4)幼林(未成林)抚育公益林幼林抚育:尽可能保留原生植被商品林幼林抚育:按照培育目标,加强疏伐、修枝、施肥、垦复等定向培育措施幼中林抚育:根据林分生长和卫生状况及时进行抚育管理3.营林按照我国现行的森林分类经营的总体要求,根据主导功能将森林划分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1)重点公益林森林经营过程中:以天然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辅。利用乡土针叶树种或珍贵阔叶树种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造林。对于重点公益林区的采伐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要及时更新造林。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采取经营措施,促进其向天然林演替。对重点公益林中的禁伐区,不允许进行商业采伐活动;对重点公益林中的限伐区不能进行以取材为目的的主伐,只能进行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主导的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采伐。(2)一般公益林森林经营过程中: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可进行木质或非木质林产品生产和森林环境服务功能开发利用。人工林经营要尽量维护和恢复天然林植被,采用半封或轮封方式,尽可能采用人工除草。逐步推广通过调整林分结构等经营活动改善森林健康状况的方法。对天然林尽可能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生态公益林: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形成水平结构针阔混交、垂直结构乔灌草结合、林龄组成上多元化的复层异龄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不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开展林下资源开发。不破坏地表植被、不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经营模式。(3)商品林森林经营过程中:坚持速生丰产优质原则,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防止林地退化。优先发展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贵阔叶树种的培育,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林的经营与利用。(4)低效低产林改造中:对商品林区的低产低质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要加强抚育和改造,逐步引入速生丰产的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林分质量;对低产商品林和低效公益林改造,要同时加强封山育林,可采用半封方式,在林木生长季节实行封禁。对封山育林区的林中空地,要采取人工补植的方式增加目的树种
本文标题:森林可持续经营200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9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