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痹症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中医临床护理学》痹症周方圆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痹的含义□广义痹—邪气痹阻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得宣发所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胸痹、喉痹、痹证。□狭义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概念•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因病机病位临床表现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概述(一)《内经》列有专篇——《素问·痹论》1.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2.分类:□“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3.治疗□砭石、针灸历史沿革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历史沿革(二)《金匮要略》设有专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创定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治之□“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历史沿革(三)《千金方》首载独活寄生汤(四)《医宗必读》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概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概述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讨论范围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因•外因•内因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饮食用药不当□外伤□年老久病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严寒冻伤久居湿地贪凉露宿睡卧当风冒雨涉水风寒湿邪内侵痹证病因病机1.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久居炎热潮湿外感风湿热邪风湿热邪痹阻经脉痹证风寒湿邪日久病邪从热而化病因病机2.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3.内因—饮食药物不当饮食不当用药不当脾胃受损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痹证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3.内因—外伤外伤损伤筋脉,气血失畅,经脉痹阻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3.内因—年老久病老年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痹证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示意图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机□病位在肌肉、筋骨、关节□主要病机外邪闭阻肌肉、筋骨、关节,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机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1.病久可见痰瘀互结2.由于病久气血损伤,更易感受外邪,以致虚实错杂3.病邪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内舍于脏心痹——心悸心慌气喘脾痹——肢软肌瘦无力肾痹——腰背偻曲不能伸直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势及转归□初期:邪在经脉,累及肢体皮肉经络—实证—可治愈□病久:•风寒湿邪——易伤阳气——气血不足•风湿热邪——易伤阴液——肝肾亏虚虚实夹杂——预后差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诊断•1.主症: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特征•2.发病特点(1)与性别有关:女>男(SLE,RA);女<男(AS,Gout)(2)与年龄有关:SLE育龄期(3)与职业有关: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4)部分疾病与居住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诊断•3.实验室检查抗“o”;血沉;X线;CT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鉴别诊断痹证痿证主症肢体活动肌肉萎缩痿证是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相当于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脊髓病变、周期性麻痹等疾病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鉴别诊断痹证痿证相同点均有肢体活动障碍不同点主症关节疼痛肢体力弱,无疼痛肢体活动因痛影响活动肢体无力运动肌肉萎缩因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可用可致肌肉萎缩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辨证要点□辨病邪特点□辨证候虚实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辨病邪特点病邪症状特点风邪(行痹)寒邪(痛痹)湿邪(着痹)热邪(热痹)痰邪瘀邪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辨病邪特点病邪症状特点风邪(行痹)痹痛游走不定寒邪(痛痹)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湿邪(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满肿热邪(热痹)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痰邪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瘀邪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辨虚实实证虚证病程新病久病病势发病较急发病较缓疼痛程度痛势较剧痛势绵绵脉象脉实有力脉虚无力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护治原则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护治原则痹证祛邪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痹久祛痰、化瘀补肝肾、益气血护治原则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行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游走不定□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方:防风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功效应用】□发散风寒、祛湿通络【方药组成】□防风、麻黄、葛根——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通络□茯苓、生姜、大枣、——健脾渗湿,调和营卫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痛痹□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兼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或有寒冷感。□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方:乌头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痛痹《乌头汤》【功效应用】□温经散寒止痛,适用于痹证寒邪偏盛,关节疼痛明显。【方药组成】□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通络镇痛□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着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兼症: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主方:薏苡仁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寒湿痹-着痹《薏苡仁汤》【功效应用】□健脾祛湿,发散风寒【方药组成】□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湿热痹(热痹)□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兼症:关节活动不便,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脉:舌质红,舌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主方:白虎桂枝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风湿热痹(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功效应用】□清热宣痹为主【方药组成】□桂枝——疏风解肌通络□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除烦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痰瘀痹阻证□主症: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兼症: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屈伸不利,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主方:双合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肝肾两虚证□主症: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主方:独活寄生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护理诊断一、关节疼痛E、与风、寒、湿、热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E、与痹症久治不愈,肢体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困难等有关。三、焦虑E、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或肢体疼痛、活动困难影响生活质量有关。四、潜在并发症:痿证,胸闷、心悸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病情观察□部位、程度、性质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皮肤、汗出、体温、脉搏等以辨别病邪的偏盛,了解是否有强直畸形、其活动受限的程度。□风湿热痹者,注意“心痹”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生活起居护理□病室环境□活动、休息□工作环境□辨证护施风寒湿痹及风湿热痹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饮食护理□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生冷、肥甘厚腻的食品□痹证急性期特别是兼有发热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久病偏虚时可适当滋补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常用食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行痹——防风苡米煎□配方:薏苡米30g,防风10g,□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制作:薏苡米30g,防风10g,加水300ml煮沸,文火煎30-40min,取药液200ml,分1-2次服,1剂每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痛痹——羊肉当归汤□配方: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功效:补气益血,祛寒止痛□制作: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水2碗,煎煮30分钟。加盐、作料少许调味。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着痹——薏苡仁粥□配方:薏苡米30g,粳米70g□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制作:将薏苡仁洗净,置于沙锅内,加水适量,再将沙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服药护理□应用生川、草乌、附子等有毒性的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须先煎30~6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合煎或与甘草同煎,以缓解毒性。□服药后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毒性反应:病人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行痹:中药饭后温服用,用黄酒引用;痛痹:中药饭后温热服用;着痹:中药饭后温服用,加食薏米粥。风湿热痹:中药温服用。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情志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行痹□当归酒按摩患处□狗皮膏、麝香止痛膏□穴位按摩对症处理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穴位按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对症处理痛痹——局部温热疗法□拔火罐□红外线照射□穴位按摩□艾灸□热熨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痹症温热疗法——艾灸光热疗法与传统艾灸治疗痹症的临床对照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1年第05期作者:李应昆;吴炜翰;“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600nm左右的红光到2500nm的中红外直至远红外区光谱[2]。在红外线照射下,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因此可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继而产生消炎止痛的效果。”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经络肢
本文标题:痹症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0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