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如何做好患者身份识别
如何做好患者身份识别儿科-曹倩囡身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环境身份ID社会医院姓名患者身份证手腕带身份识别重要性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患者身份识别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身份识别内容内容姓名床号科室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诊断识别原则在诊疗活动中,应主动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急诊急救中,一时无法辨别患者身份时,可先给患者临时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的身份确认。住院患者如何做好身份识别住院患儿身份识别(1)每位入院病人到达病区时,护士应核对住院病历首页上的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信息是否与病人就诊卡、住院证上的信息相符。(2)采用手腕带信息标明住院病人身份,作为诊疗操作前查对依据。(3)建立和执行住院患者手腕带标识管理制度。患儿身份识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采集、输血、输液、给药时由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核对身份的方法有:核对患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床头卡、腕带标识和其他信息查对时至少使用三种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要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或家属)回答,然后将病人(或家属)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儿有识别标志。(病例、病房、床头、白班公示栏等。)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依据患者的有效证件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病危、病重及转科患儿应佩戴腕带。“腕带”牌记载的患者信息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腕带”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在病人转运交接中交接双方共同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同时认真交接:病情、用药、病历、物品等,双方共同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医务人员在给问诊患者进行各种诊疗及操作前,必须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识别患者身份。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至少使用姓名、性别、床号等识别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活动中,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安全,复述姓名、性别、床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新生儿、镇静期间、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各项诊疗操作前必须使用手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床号等识别患者身份。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治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对患者命名为“科室+床号+未知名1(按顺序进行编号)”在各项诊疗操作前必须使用手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识别患者身份手术患者的核对:手术前病区护士、麻醉前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前手术医师必须通过手腕带上的床号、姓名年龄、病区、住院号、血型、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患者的信息,确保无误后方可实施手术。腕带标识管理制度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别患者身份的标识。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填入的识别信息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遗失或损坏,及时更新。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左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转科患者须重新更换手腕带,出院时去除手腕带。按操作规范给患者佩戴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注意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手部血运良好,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应认真核对腕带上患者信息。将使用腕带识别的工作纳入科室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患者身份识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1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