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傅佩荣--儒道智慧与现代人生
儒道智慧与领导者人文素养主讲:傅佩荣教授2011.10.30.杭州联系电话:陈杰老师15858285055傅佩荣教授简介聆听国学原典解读领悟传世智慧文采影响全球华人的身心灵整合导师、哲普导师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台湾最高文艺奖得主.凤凰卫视《国学天空》嘉宾主持。央视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嘉宾主持傅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更是融贯古今中西,迭出创见。其潜心研究传统经典,撇开成见和定论,求真务实,追本溯源,多有建树,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辽阔深远;打通各个精神领域,打通中西哲学;真诚的态度,幽默的语言,清晰的道理,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从而把国学讲得生动而又贴近人心,为当代人提供阅读国学原典的简易方法。儒家《论语》带给我们希望,要由学习而开发潜能。《孟子》引燃了上进的动力,由培养浩然之气而展现充分的自信。儒家两大经典皆以真诚为原则,由此建构健全的人文主义与人道理想。《论语》之于中国,如同《阿含经》之于印度,《可兰经》之于阿拉伯,《圣经》之于西方。《论语》全书共二十篇,记述了孔子生平及其学生的言行。书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仁”和“礼”以及“中庸之道”,它是形塑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先贤留给我们“引领人生,安顿心灵”的宝贵财富。孔子:真诚面对自己,向善的力量由内而发,如何行善以走上人生正途,则需学习社会规范,两者配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学不厌而敎不倦,怀才不遇而依然乐天知命。他的生命印证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我们向孔子请益,将会明白儒家何以能塑造中华人文精神,使其历万古而常新。孟子:精通诗书,温故知新,有心济世,辩才无碍。他何止是聪明热情,更能提出人性向善的系列说明,使儒家的仁政理想可以成立。他口中的中文,典雅流畅,流行后代成为名言者不可胜数。他善养浩然之气,把握“直、义、道”三原则,充分彰显人格的尊严与伟大,使人可以提升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神妙境界。道家《老子》所谓的道,代表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是世间有限之物的究竟真实底基。《庄子》的外化而内不化,是保存真我并且向往逍遥的秘诀。道家从领悟真实到品味美感,彰显了无比的智慧。老子:身在乱世,面临虚无主义的危机,人类何去何从?关键在于调节“认知能力”,从区分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亦即由整体的“道”来观察万物。修练方法是“虚”与“静”,虚则空灵,展现智慧之光;静则收敛,不争而善胜。老子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这是我们处世的参考,有心明白道的奥秘者,可于此入门。庄子: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对当时各家学说及其优缺点,无不了然于胸。因此下笔时无所拘限,以寓言,借重古人之言,以及随机应变的话,来表达他高深的智慧。能领悟万物源自道又回归于道,则可化解差别心,转而欣赏万物的美妙姿态。至于处世,则“外化而内不化”是自在逍遥的起点。一.中国文化精神1.文化:异于自然,形成传统,自为中心,兴盛衰亡二.了解文化的三层次1.器物:厚生,经济与科技(必要的)2.制度:利用,规范与法律(需要的)3.理念:正德,理想与理念(重要的)三.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与道家1.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2.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3.向着超越界开放四:人生三层次的界定:1.身体健康是必要的:有形可见的成就2.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知、情、意的发展3.灵性修养是重要的: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儒家与道家的差异儒家道家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一.儒家:修养德行1.人性:由真诚引发行善的力量2.从向善到择善固执:(一)内心感受要真诚(二)对方期许要沟通(三)社会规范要遵守儒家文化精神1.大原则:风动草偃:“子帅以正,敦也不正?”2.具体作为:(一):以“真诚”自我要求(二):以“沟通”理性交谈(三):以“规范”实际运作3.全人教育:(一):人才:用之于外(二):人格:求之于内(三):人文:当下即化儒家的人文主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儒家的人文精神:1.礼乐安定人间秩序2.学习与立志成为君子:由身心走向灵性3.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群体福祉4.儒家的价值观:自我中心、人我互动、超越自我4.个人与群体:(一)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二)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三)止于至善:个人与群体的合作与和谐,成就人生目标与人性要求目标:止于至善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孟子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孔子的“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儒家的人性论:“饮食,暧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对现代人的启示:(一).对自己要“约”(二).对别人要“恕”(三).对物质要“俭”(四).对神明要“敬”5.对现代人的启示(一)与自己要“安”(二)与别人要“化”(三)与自然要“乐”(四)与大道要“游”老子的领导分类(一)太上,下知有之(无为而无不为)(二)其次,亲而誉之(三)其次,畏之(四)其次,侮之老子的领导风格:(一)慈:勇于爱人(二)俭:推广万物之用(三)不敢为天下先,以服务代替领导5.对现代人的启示(一)与自己要“安”(二)与别人要“化”(三)与自然要“乐”(四)与大道要“游”庄子所展现的四字诀:(一)与自己要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二)与别人要化:“外化而内不化”(三)与自然要乐:无心而可乐(四)与大道要游:道无所不在,逍遥之游5.对现代人的启示(一)与自己要“安”(二)与别人要“化”(三)与自然要“乐”(四)与大道要“游”领导者的自我成长1.对自我的理解:身,心,灵2.以心为枢纽:(一)知:信息,知识,智能(二)情:利己,利他,博爱(三)意:自主,行善,人格3.求真:学习儒道经典审美:道家的天地大美行善:儒家的世界大同4.结论:人生是由自我超越走向人类共命的过程《国学的天空》人人都能看懂的国学入门之作,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一个人内在的空虚与茫然,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与自己的灵魂互动,使生命碎裂而无法整合。——傅佩荣
本文标题:傅佩荣--儒道智慧与现代人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1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