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东方文学综述授课教师:郭雪妮第一单元古代东方文学第一章总论(一)东方和东方文学概念阐释: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起的东方称为“亚细”(Asi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但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及后来逐渐形成的“东方学”(Orientalism)。20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耶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标志着东方文学(OrientalLiterature)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的诞生。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所以也可换称为亚非文学。(二)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古老性:古代亚非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古代埃及文学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比西方最古老的希腊文学早了2000多年,所以,东方拥有世界文学史上的许多第一,如最早的诗歌总集《亡灵书》、最早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等。(2)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在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分别独立形成和发展,有五大源头,这和西方文学发源于古代希腊明显不同。(3)民间性:民间口头创作占较大比重,许多佳作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文人作品也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4)宗教性:某些作品产生之初就与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出现了大量的宗教与文学同体孪生式的著作。第二章古代埃及文学*主要文学成就(一)神话。欧化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埃及法老向奥西里斯献酒(二)传记文学。(三)教谕文学。(四)戏剧。(五)诗歌。在古埃及文学中,诗歌是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按内容可分成两大类:(1)世俗诗。(2)宗教诗。是古埃及人多神崇拜的产物,内容都是颂神。代表作就是图文并茂的《亡灵书》(BookoftheDead)《亡灵书》(BookoftheDead),又叫《死人之书》,是古埃及人为死者准备的地下王国的旅行指南,是古埃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内容主要是颂神和咒魔,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表现了古埃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亡灵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古埃及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古埃及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形象而珍贵的资料,如古埃及人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和灵魂不灭、生命永恒的生死观;还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书中神游下界、天堂的神奇描写,驰骋着丰富的想象,是世界文学史上描写此类题材的先河,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六)故事。故事是埃及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也是世界短篇小说的滥觞。古埃及故事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古王国故事。着重宣扬王权神授思想和统治者的神圣威严。艺术上带有浪漫色彩。(2)中王国故事。主要反映国势强盛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开拓精神。。(3)新王国故事。大都反映埃及奴隶社会走向衰微的历史。第三章古代巴比伦文学一、古巴比伦的主要文学成就(1)神话是巴比伦文学中最早的作品。(2)史诗在巴比伦文学中占主要地位。(3)箴言诗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二、古巴比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1)属于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代文学,虽略晚于古埃及文学,但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却大于后者。它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到西亚、北非和欧洲地区,成为影响最广的古代文学之一。(2)古巴比伦神话在世界体系中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它所提供的创造世界、人类起源、弃儿成雄才等神话类型,成为世界性的神话母题。(3)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它所描写的生死友谊、屠妖除魔、游历冒险、深海探宝、地狱之行、死亡悲哀、为民谋福(圣爱)等情节和观念,对后世文学也具有原型和母题意义。第四章古代希伯来文学一、希伯来文学史纲(1)氏族社会的文学。一是神话;二是传说;三是故事。(2)王国时期的文学。一是史传。二是先知文学。(3)沦亡时期的文学。诗歌代表作是抒情诗集《雅歌》,诗剧《约伯记》揭示了人性恶是造成人生苦难和悲剧的根源,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主义的思想。亚伯拉罕“燔祭献子”雅各村口遇见小表妹约瑟逃离侍卫长妻子的诱惑谈谈对《约伯记》主题的理解①通过这个好人受难的故事,《约伯记》探索了人生悲剧命运的根源,它显示了《圣经》这部精心打造的神圣经典仍然无法彻底掩盖上帝的乖谬和人本然的价值。“我是无辜的,为什么受难?”正是约伯对全能者的诘问。②约伯铺陈了恶人反享平康的事实,且这里的恶人还是藐视上帝的恶人。上帝的形象在这一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和无奈。③约伯对上帝的最高恩典提出了质问:“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你以为美吗?”神学理论将人生的过程、意义、终极拯救无不纳入上帝神学的价值体系当中,并以此为依托,约伯对生命本体的否定也就是对上帝神学无意义的肯定。④在《约伯记》最后,上帝以造物之妙、万能之威力反诘约伯,嘲笑约伯狂妄无知,但对约伯提出的问题“我是无辜的,为什么受难?”却只字不提。其实,“有问而无答,正是‘荒诞’指述的问题状态”。⑤上帝为什么苦待自己的子民?他为什么不惩恶?为什么不扬善?显而易见,在严峻的经验事实面前,以“上帝”为中心的神学超验观念显得相当苍白甚至相互矛盾抵牾。这个好人受难的故事正是这样揭示了对人生悲剧命运的根源的探索,试图为人现世的安身立命寻一条真正的出路。二、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征(1)宗教性(2)民族性(3)悲剧性(4)民间性(5)浪漫性三、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1)“二希”传统。(2)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3)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4)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第五章古代印度文学一、印度古代文学史纲(1)吠陀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吠陀文学”——“吠陀”原意“知识”“学问”,后来演变为“经典”“圣经”之意。“吠陀文学”是指以“吠陀”命名的民间集体创作的四大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最古老、成就最高的诗集《梨俱吠陀》:约在公元前15世纪编订,反映的时代是原始社会后期和过渡时期,收入诗歌1028首。(2)史诗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a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被称作“历史”、“历史传说”。作者相传是广博仙人(毗耶娑)。《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核心情节是婆罗多王族的两支后裔争夺天下的斗争。《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一部英雄史诗。被称作“大诗”、“最初的诗”,作者相传是蚁垤仙人(跋弥)。其实是无数诗人、学者、歌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集体创作的成果。《罗摩衍那》意即“罗摩的故事”,核心故事是写王子罗摩与魔王罗波那的矛盾冲突。颂扬英雄主义,歌颂了光明、正义、善良必将战胜黑暗、邪恶和残暴。是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罗摩衍那》:悉多被劫《罗摩衍那》:神猴拜见罗摩b诗体神话传说总集《往世书》:c佛教文学的代表作《佛本生经》:其实质是一部民间寓言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3)梵语古典文学前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4世纪)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和长篇抒情诗《云使》是梵语文学的最高成就。第二单元中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的总体特征(1)各国文学的普遍繁荣:(2)三大文学圈的形成: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学圈,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文学圈,以阿拉伯为代表的西亚北非文学圈。其核心是各自的宗教文化。东亚以儒、释、道学说为指导;南亚以印度教思想体系为依据;西亚北非则以伊斯兰教意识为准绳。(3)文学发展的多样化(4)宗教影响有增无减:第一章中古印度文学一、梵语古典文学后期(5至12世纪)——故事文学的名作《五卷书》。二、地方语文学时期(10至19世纪中期)——随着一统文坛的梵语文学的衰落,印地语、乌尔都语和孟加拉语等地方语文学突起,其中印地语文学成就最高:代表人物杜勒西达斯的长篇叙事诗《罗摩功行录》在印地语地区的影响超过了《罗摩衍那》。三、《五卷书》《五卷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古印度民间故事集。是继《佛本生经》后印度又一部著名的民间寓言故事集。由《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5部分组成。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①歌颂弱小战胜强暴;②歌颂智慧、抨击愚昧;③揭露讽刺当权者;④讲授处世经验和人生哲学;⑤蕴涵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观点。主导思想是教导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去追求今世的幸福与快乐。《五卷书》的世界影响:其故事成为后世许多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的母体,如“狮子和小兔”故事之于藏族的《兔杀狮》、“驴蒙虎皮”故事之于柳宗元的《黔之驴》;它所开创的框架式结构和散韵相间的文体也分别被西方、东方文学广泛借鉴。第二章中古日本文学(1)奈良时期(710—793)。《古事记》《日本书纪》文学。(2)平安时期(794—1192)。贵族文学繁荣。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武士文学兴起;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能(脚本称谣曲)和狂言。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学。(4)江户时期(1603—1867)。市民文学取代武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作繁荣。“俳圣”松尾芭蕉画像中译本《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书签紫式部和《源氏物语》小说通过皇室贵族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爱情毁灭之后的悲伤和长恨,客观上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腐败堕落,展现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男主人公源氏——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皇室贵族的典型代表。具有理想和现实交织、美好和丑陋并存的双重思想性格特征。光源氏在内心经历了混世、厌世到出世的历程,这体现了贵族阶级盛极而衰、直到精神崩溃的发展过程。特点、地位和影响:成功的个性塑造艺术;复杂矛盾心理的成功刻画(藤壶的欲爱不能、欲绝不止,空蝉的淡漠回避和方寸缭乱);对自然美的出色描写;柔美、含蓄、典雅的语言风格(词汇丰富、散韵结合、绵密细致,为日本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物语文学的高峰和古典文学的典范代表;日本古典美学的百科全书,对后世日本文学艺术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第三章中古阿拉伯文学一、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中古阿拉伯文学分为四个时期:①蒙昧时期:主要成就是诗歌,有“格西特”“悬诗”,又称“金诗”,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每年都要在麦加举行诗会,评出的优秀诗作用金水写在布上,悬挂于“克尔白”天房墙上,供人鉴赏,故称悬诗。代表人物是盖斯。②伊斯兰时期:主要成就是散文,代表作是《古兰经》;③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繁荣时期,最高成就是故事,代表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④外族统治时期:文学全面衰落,代表作有埃及诗人蒲绥里的长诗《斗篷颂》。诵读《古兰经》《古兰经》播放器沙特阿拉伯麦地纳大清真寺《一千零一夜》内容和主题概说——是展示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是反映中古阿拉伯城市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主要表现了中古阿拉伯市民阶层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具说——歌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颂扬人的智慧和力量,如《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表现出外冒险、顽强进取、追求财富的精神,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专横残暴和荒淫无耻,如《驼背的故事》、《女人和她的五个追求者的故事》;歌颂了下层人民与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如《白候图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主题倾向——具有双重性一是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阿拉伯人的聪明智慧;二是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和伊斯兰教意识(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贬斥妇女、鼓吹享乐思想、宣扬伊斯兰教义)。艺术特点(1)丰富大胆的想象和曲折生动的情节:(2)连环包孕式艺术结构:(3)刻画人物的对比手法:(4)诗文相间的文体特点:调整节奏、渲染气氛和升华题旨等作用。第三单元近代东方文学第一章概论近代东方文学的总体特征1、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可以说是欧洲近代文化、文学促使了东方文学的革新和近代
本文标题:东方文学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2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