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党的历史上几次大的整党整风_杨树杰
102010.7军队党的生活责任编辑/武新德E-mail:ddshwu@sina.com党建观察整党整风是我党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方式,也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进行过多次整党整风,比较集中而又影响大的有八次。整党整风因其面对的问题、目的指向、内容以及形式等的不同,又被称为整党、整风或整党整风。第一次是1941年至1945年的整风,史称“延安整风”。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极其艰难困苦的重要发展时期。领导人民夺取抗战全面胜利,进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顺利进行,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强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经遵义会议所纠正的王明的“左”倾思想尚未得到系统、彻底清理,继续对党的建设产生着不利影响。同时,因抗战期间党的组织的迅猛发展,出身于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阶级的大批新党员进入党内,影响着党组织的政治统一和思想纯洁。一些党组织和干部因多种原因出现了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使命任务的完成,党中央逐步形成并确立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思想。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演讲,尖锐批评了党内严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发起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9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中央领导层的整风由此开始。1942年2月1日和8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及中宣部和中央出版局联合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明确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这场有领导、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全党的普遍整风运动由此开始。这次整风以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扩大)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圆满结束。延安整风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用整风方法加强自身建设的有益探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普遍、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建党实践。通过延安整风,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党所领导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第二次是1947年至1948年的整党,史称“土改整党”。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的民主革命掀起了新高潮。适应这一形势,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下半年,党中央又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确保党的土改政策全面落实,确保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是当时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到1947年,全党党员人数已达270万。党的一些组织包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这一形势的转变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出现了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土改政策的落实。而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中,少数地富分子和流氓无产者趁机混进党内,有的甚至把持了基层党政权力。1947年9月,党中央决定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整党。这次整党的主要内容是“三查三整”(三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在军队,整党活动是结合全军性的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进行的。通过这次整党,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纯洁了党的组织,改善了党群关系,充分调动了党内外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整党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整党之初,一度出现党内斗争过火的倾向。这一倾向在全面整党开始后不久被迅速纠正。第三次是1950年至1954年的整风整党。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成为了执政党。党的地位的变化及其所处党的历史上几次大的整党整风文/杨树杰毛泽东在延安给高级干部作整风问题的报告。印记11军队党的生活2010.7责任编辑/武新德E-mail:ddshwu@sina.com党建观察历史环境与条件的巨大变化,使党面对着如何执掌政权的严峻考验。就全党的情况看,党的组织蓬勃发展,到1949年年底,党员人数已达540万,其中新党员有200万人左右(仅1949年入党的新党员就有140余万人)。这种形势下,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贪图享受情绪,产生了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等问题;大批新党员未受到有计划的教育和训练,少数投机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趁机混进党内。为了解决党组织中存在的组织不纯、思想不纯等问题,1950年5月1日,党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党全军范围内进行一次新的整风。这次整风从1950年夏季开始,至1951年春结束。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整顿和健全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党中央又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4年春,用三年时间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有领导的整顿。整党中,先后有32.8万人离开了党组织,其中有23.8万名混入党内的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被清除出党,同时有107万名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通过这次整党,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更加纯洁统一,保证了党所领导的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的完成。第四次是1957年的整风,史称“开门整风”。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使党能够更快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深入的整风活动,以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起初,整风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整风范围和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极少数右派分子恶意攻击党的问题出现时,反右派斗争逐步扩大化,导致这次整风偏离了正确方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教训极为深刻。第五次是1963年至1965年的整党,史称“社教整党”。这次整党对解决基层干部作风方面普遍存在的多吃多占、瞎指挥、官僚主义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日益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对自身的思想、组织状况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致使这次整党最终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预演。第六次是1969年至1971年的整党,史称“文革整党建党”。这次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的整党,搞乱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搞坏了党的作风,严重破坏了党的组织,削弱了党的领导,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造成了严重恶果。第七次是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这次整党是进入新时期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当时,“文化大革命”导致的党的思想、作风、组织不纯,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等问题相当严重,而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又处于空前活跃和深刻变动之中,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整党的决定。这次整党的任务是:(1)统一思想,进一步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纠正一切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2)整顿作风,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3)加强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的家长制、派性、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改变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4)纯洁组织,按照新党章的规定,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理出来,开除出党,关键是清理“三种人”(即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1987年5月,全面整党基本结束。这次整党进一步弘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比较普遍地进行了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通过党员登记和组织处理,共有33896人被开除党籍,不予登记的90069人,缓期登记的145456人,受各种党纪处分的184071人,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发展,为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大业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八次是1998年至2000年的整风,即以整风精神在全党开展的“三讲”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叶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使我们党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面对的两大历史性课题。针对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及部分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1998年6月24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今明两年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次整风活动以思想理论教育为主线,以转变作风为着眼点,以取得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发展成果为检验标准,针对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区分层次,由上而下,逐步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两年间,全国县级以上领导干部70多万人参加了教育,参加学习教育、民主测评和帮助整改的干部群众超过500万人。通过“三讲”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强化了坚持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意识,促进了自身作风的转变,保证了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作者为西安政治学院军队党的建设学系教授)
本文标题:党的历史上几次大的整党整风_杨树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2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