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城市职能和社会发展关系
城市职能和社会发展关系军事职能桂林北靠湘楚,南控八桂,为中原进入广西的咽喉之地。居湘漓之上,处在万山重林之中,有高屋建瓴之势。始皇帝开灵渠,使得湘江和漓江得以通航。被誉为“岭南的第一重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其军事地位特为突出。汉王朝为防止地方势力借南岭天险重蹈割据覆辙,采用“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域划界法,将位于岭南的始安县划归岭北的零陵郡管辖,这一举措将始安变成了中央政权设在岭南的前哨阵地。东汉、三国之际,在此增设军事机构零陵邯南部都尉,又强化了这座城市的军事地位。由于始安城不仅位于湘桂走廊南口,而且又居漓江上游,是进取岭南三江,退保中原大地的战略要地,由此成为西南都府。唐初叶,国泰民安,南方长期无须用武,桂州都督王睃于景龙年间(707~710),“改筑罗郭,奏罢屯兵”,缩小了古外城。外城南部由原南溪向北退缩到今宁远河一线。到了大中年间(847~860),西南的南诏国在北攻成都之后,又南犯安南。所以了,光启年间(885~888),桂州都督陈环在子城西北筑增筑夹城。明洪武八年(1375)增筑南城,城池往南扩至宁远桥(今南门桥),并新挖了从横桥东至象鼻山一段城壕,作为城南的护城河,构成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洪武五年至二十六年(1372~1393)在独秀峰山麓建王城。政治职能桂林古代一直以来多为广西的政治中心,其对桂林的社会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这样说,政治职能是占最主要的。唐代,岭南道分为五个节度。经略使辖区,史称岭南“五管”或“五府”。桂林成为“桂管”驻地。桂管官员一度兼有岭南道采访使之职,拥有监察整个岭南道的权力,所以有“五管之地,桂为大”之说。因此被称为西南都府。唐武德时期,桂州总管李靖修建桂州城,筑“子城”,“加城”又增筑“外城”。使得城市有着一定的规模,城市有居民区,有商业区。宋代在唐城基础上屡有修建,并将城市规模扩大。特别是在南宋,全国政治中心南移,朝廷十分重视经营岭南。桂林又是南宋第一个皇帝高宗的潜邸,于是绍兴三年(1133)被升为静江府,政治地位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扩展到我国的西南地区,成为“南控岭海,西抑滇黔”的“西南都府”。这种战略地位一直延续到近代。元代拆除了内城的多道城防,保留了外城和新城。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廉访使也儿吉尼开始重修(石砌)外城和新城。城中官署用地向南发展,商业中心已移至南北干道一带。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于桂林。洪武五年(1372年)拆除内城城防,并为城市拓展增筑南城。地方官署进一步南移:府治移至南北干道(现解放路)发展,初步形成十字街商业中心。阳江(现桃花江)在象鼻山北与漓江沟通,成为护城河。靖江王府既是明代所建,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规模宏大。因为宋,明两代,壮、瑶族人民起义连续不断,十分猛烈。所以,便于中央控制,在桂林设省,进可镇压壮、瑶族起义,退可以避让两族人民斗争锋芒。以此,桂林沿袭旧制,保持明代城墙并屡有维修。经济职能秦代开凿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后,湘桂走廊便成为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始安凭借这一交通优势,不仅是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经济地位也节节攀高。广西桂林兴安县千年古灵渠畔近日发掘出一个重达105公斤的古代大秤砣,古老的灵渠再次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谜。此次挖掘的地点位于灵渠畔三里陡村,这个石秤砣底部围径143厘米、直径44厘米、高40厘米。石砣上写有重达153.8斤的字样。考古工作者用如今的称称,却是105公斤,石砣上有楷书(繁体)刻的“两广盐运使司较”等字样,考古专家根据石砣的字样及风化程度,初步认定它是一枚经过官方校正的“官砣”,年代估计在咸丰年以前,据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唐武德五年(622),桂林设置钱监,开炉铸钱,贸易逐渐活跃。长寿元年(692),桂林修建水利工程相思埭,沟通漓、柳二江,成为深入粤西和通往贵州、云南的捷径。它与桂林北面的灵渠连成交通体系,桂林成为这个体系的枢纽。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唐中叶后,桂林由一个物资集散地发展成“五府之一都会”,呈现“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的兴旺发达景象。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一大中心,而由于桂林的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枢纽地位日趋显现。经济地位成为了岭南的一大都会。同时,由于北方战乱不断,金和蒙古入侵。占领了北方和中原的广大地区,不少人举家南迁,避地岭南。北方的大量人口南迁,不仅增加了桂林的劳动力,也传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牛耕技术推广,静江府的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由此改变了自唐代以来粮食需从湖南等地运进的现象。还出现了”舳舻御尾,运之番禺“的现象。手工业也随者农业的发展而兴旺了起来,桂林出产的桂布、布、都洛布驰名全国,家庭纺织业也蓬勃发展,产量逐年增加,南宋绍兴年间,桂林每年上供的军装布高达17840之多。矿产也也比较兴盛,其中铅粉尤为突出,因而被称为桂粉。酿酒业也很发达,所产“瑞露”闻声湖广。盐运也的兴盛,广西盐运大部分集中桂林转输湖南,一年运量多达8万萝。“万舳千艘满运河,人人尽道报公卤”。充分说明了,当时盐运事业的发展。由此,桂林漓江西岸行成一条古老的小街,虽然街道狭小,但名气很打,因为这条街百分之八十的居民经营盐业,故号称“盐街”。“厂南盐商到,盐厂雪盈盈”。人口南迁人口南迁对桂林的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首先,增加了大批的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直接推动了这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开发了荒凉的边缘地区,大量的土地开垦了出来。此外,移民而来的人口,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品种,比如北方移民不仅带了麦种,也带来种麦技术。对本地农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人口迁移不仅只是刺激了经济发展,还促进了交通的发展,这最早的大批移民,当推秦始皇南征岭南的五十万大军,为打通中原与岭南的联系,五十万人开渠修坝,修通了沟通湘漓的灵渠,为广西的航运史写下了光辉业张。后汉建出8年。开零陵、桂阳峤道,通过零陵峤道,可以经陆路直达始安,然后可顺漓江下达苍梧。明代万历年间改建自桂林经阳朔、平乐、昭平至梧州的道路,改建的新建了桥梁175座。路19所。不管如此,人口南移到桂林,使得商业的兴盛。不仅扩大了市场,还增加了从事商也的人口。文化职能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其实赞美桂林的可追索到1400多年前南朝刘宋时期,颜延之唱出了“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赞美独秀峰的诗句。自隋唐以来,桂林这座南方小城,以“甲天下”的山水风光令无数文人学士所倾倒,于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所谓“人因地而扬名,地因人而增色”。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如王昌龄、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虽未到过桂林,但都写下了赞美桂林的诗篇。如“,褚遂良、宋之问、李渤、柳宗元、元晦、李商隐等,或吟诗作赋,或题名纪胜,或营建园林,为桂林山水增光添色,初步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山水文化。“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桂林山水的灵性也孕育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名人雅士。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寄杨五桂州谭》: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自古以东写独秀峰写得最好的是唐代诗人张固,的《独秀峰》诗云: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至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来桂林的人多了,写桂林的诗也多了,诗中对桂林山水的评价也更高了。黄庭坚写道:“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李纲则更进一步称赞:“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原是小玲珑”。王正功高度概括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宋代诗人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张孝祥“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范成大“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方信孺“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等都是宋代诗人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明清时期,桂林是岭南的文化中心。桂林山水文学创作,进一步向大、全、博方向发展,诗歌方面出现多首“歌行”、“长韵”;此外,别的文学形式也有了进一步发展。譬如散文游记也由点到面,出现了“诸山记”、“诸洞记”,甚而“古文遗事、郡囤政绩、文献流寓”,乃至山川地貌,无不“汇摩”成篇。桂林籍学者、散文家张鸣凤的《桂故》、《桂胜》,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的《粤西日记》由此产生。清末的桂林,还出现了相当于诗社性质的“杉湖畔”聚会,诗人龙启瑞等人常在杉湖北岸补杉楼吟诗作赋,有“杉湖十子”之说。今有《杉湖十子诗钞》留传。西山公园内,现存佛教造像200多尊,还有浮雕等等。据《桂林风土记》记载,武则天时西山建有西庆林寺,为南方的五大禅林之一。现有明确纪年的是,唐掉露元年(679)携于观音阁的李实造像,整龛利用天然山岩高浮雕一佛二勒侍菩萨。佛高达1.2米。处此之外,还有溜马山摩崖造像,伏波山摩崖造像(千佛洞),叠彩山摩崖造像等,有大量的佛像存在。这就说明了,佛教文化在桂林还是相当的流行的。
本文标题:城市职能和社会发展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2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