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完整版
2020/2/31目标要求1.掌握: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α受体阻断药的分类及代表药;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及代表药;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禁忌症。2.熟悉: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噻吗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2020/2/3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定义:能阻断肾上腺素受体从而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又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2020/2/3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一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二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三节常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020/2/34一、受体阻断药的定义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与受体结合,阻断递质或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结合,拮抗它们对受体的兴奋作用,而产生抗肾上腺素的作用,表现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第一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020/2/351.能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阻断了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受体,而保留了与血管舒张有关的β受体,血管舒张作用充分表现出来,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为降压,称“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二、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特点2020/2/362.对主要作用于血管α受体的NA,只取消或减弱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而无翻转作用;3.对异丙肾上腺素无影响。2020/2/37(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α1、α2)1、短效类:酚妥拉明、妥拉唑啉2、长效类:酚苄明(二)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降压药(三)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科研工具药三、受体阻断药的分类2020/2/38(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1、短效类药物以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与受体结合,结合力弱,易解离,作用时间维持短,也称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2020/2/39[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口服给药的疗效只有注射给药的20%,维持3-6h一般采用肌肉注射,药效维持30~50min无活性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1)酚妥拉明2020/2/310[药理作用]1)血管作用机制:(a)对血管平滑肌α1受体的阻断作用;(b)直接舒张血管作用;作用结果:引起血管舒张,且对静脉、小静脉的舒张作用大于小动脉;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2020/2/3112)心脏-具有心脏兴奋的作用作用机制:(a)由于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引起;(b)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2受体,促NE释放,激动心脏的1受体。作用结果: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药理作用]2020/2/3123)血压作用机制:外周血管阻力↓血压↓作用结果:(a)肺动脉压下降尤为明显(b)酚妥拉明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药理作用]2020/2/3134)其它作用(a)拟胆碱样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b)拟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血管扩张,皮肤潮红(c)阻断5-HT受体(d)阻滞钾通道[药理作用]2020/2/314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的背景知识雷诺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紧张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可使小血管闭塞,引起肢端缺血坏死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发作时,肢端皮肤由苍白变为青紫,而后转为潮红。治疗:α受体阻断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肢端的血液供应[临床应用]2020/2/3152)静脉滴注NA外漏长期过量静脉滴注NA或NA外漏,导致皮肤苍白或剧烈疼痛,甚至坏死。治疗:酚妥拉明10mg或妥拉唑啉25mg溶于10-20ml生理盐水,作皮下浸润注射,使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临床应用]2020/2/316[临床应用]3)休克-感染中毒性、心源性、神经性休克治疗: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α受体阻断药可(a)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流灌注,解除微循环障碍;(b)可降低肺循环阻力,防止肺水肿发生;(c)与NA合用:目的是拮抗NA的受体缩血管作用,保留NA对心脏1受体激动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抗休克疗效,减少毒性反应。2020/2/317[临床应用]4)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在心衰时,因心排出量不足,交感张力增加,外周阻力增高,肺充血和肺动脉压升高,易致肺水肿。治疗:酚妥拉明可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及心脏后负荷,心输出量增加,心力衰竭得以减轻。2020/2/318[临床应用]5)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背景知识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占80%~90%,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激动α和受体,导致持续的高血压,可达200~300/130~180mmHg,可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及高血压危象。治疗:酚妥拉明可使血压下降。2020/2/3191)体位性低血压2)胃肠平滑肌兴奋引起腹痛,腹泻,呕吐3)胃酸分泌增加,诱发和加重溃疡4)静脉给药可引起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诱发和加重心绞痛[不良反应]2020/2/320(2)妥拉唑啉1)为短效的α受体阻断药;2)对α1和α2的阻断作用与酚妥拉明作用相似,但是作用较弱;3)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类似酚妥拉明。2020/2/321(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2、长效类--酚苄明酚苄明与受体以化学键结合结合牢固,作用强而持久为非竞争性受体阻断药2020/2/322[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仅20-30%2)因剌激性强,不作皮下和肌肉注射,常采用缓慢静脉注射给药(1)酚苄明2020/2/3233)与α-受体非竞争性结合。在体内,其分子中的氯乙胺基需经环化形成乙撑亚铵基方起作用,起效慢,药后1h达最大效应;但维持时间久,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3~4天。4)本药脂溶性高,易蓄积在脂肪组织中,缓慢释放。5)经肾脏和胆汁排泄2020/2/324[药理作用]1)血管作用机制:扩张血管,血管外周阻力↓作用结果:明显降血压,反射性心率↑特点:1受体阻断作用缓慢,强大,持久,一次用药可维持3~4天(1)酚苄明2020/2/3252)心率作用机制:(a)血压下降所引起的反射作用(b)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抑制NA摄取(摄取-1和摄取-2),促进NA释放,作用结果:引起心率加快3)酚苄明在高浓度时,具有抗5-HT和抗组胺作用(1)酚苄明[药理作用]2020/2/326[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2)抗休克---感染性休克3)治疗嗜铬细胞瘤4)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可能与阻断前列腺和膀胱底部的的受体有关)(1)酚苄明2020/2/3271)心血管反应: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2)胃肠道刺激症状:口服可恶心,呕吐3)中枢抑制症状:嗜睡、疲乏等[不良反应](1)酚苄明2020/2/328[药理作用机制]1)选择性阻断1受体2)对动脉和静脉上的α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扩张小A,外周阻力↓;扩张V,回心血量↓特点:对突触前膜的α2受体无明显作用,对NA的释放和心率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衰,良性前列腺增生(二)选择性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2020/2/329(三)选择性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药理作用]选择性a2受体阻断[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工具药NE2yoh2020/2/330受体阻断药的共性能选择性与受体结合,拮抗递质或受体激动药对受体的兴奋作用,而产生抗肾上腺素的作用,表现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这类药物可产生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翻转为降压,这种现象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这类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不能用Adr治疗,只能用NA治疗。2020/2/331第二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本类药主要阻断NA、AD与受体结合,为典型的竞争性受体阻断药。2020/2/332(一)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根据对β受体的选择性和内在活性(ISA)分为:(1)1类β1和β2受体阻断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1A类无ISA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噻吗洛尔。1B类有ISA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吲哚洛尔。(2)2类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2A类无ISA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美托洛尔。2B类有ISA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醋丁洛尔。(3)3类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内在拟交感活性(intrinsicsympathomimeticactivity),简称内在活性。2020/2/333(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1)心血管系统1.心脏作用机制:阻断心脏1受体作用结果:对心脏抑制作用明显,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心房和房室结传导↓,心肌耗氧量↓2020/2/3342.血管作用机制:阻断2受体和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作用结果:冠状动脉、肝、肾、骨骼肌等组织器官血流量减少3.血压对正常人血压没有影响,而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应用于治疗高血压。(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2020/2/3352)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机制:阻断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作用结果:对哮喘的病人,可诱发和加重哮喘的急性发作禁用:非选择性受体阻断药慎用:选择性1受体阻断药(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2020/2/3363)代谢作用机制:糖代谢和激动2和1受体有关,脂肪的分解代谢和激动1和3受体有关。受体阻断药抑制糖和脂肪的代谢作用结果:延缓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注意: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在加用受体阻断药时,其受体阻断作用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悸等,从而延误低血糖的及时发现。(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2020/2/337例如:普萘洛尔不影响正常人的血糖,也不影响胰岛素降低血糖,但可延长胰岛素降血糖时间及血糖水平的恢复,易掩盖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故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人,合用受体阻断药时应注意。这可能是由于受体阻断药抑制了低血糖时所致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2020/2/3384)肾素作用机制:阻断肾小球旁器细胞的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作用结果:降低血压5)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受体阻断药与受体结合后阻断受体,同时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2020/2/3396)膜稳定作用:有些受体阻断药可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与局麻药及奎尼丁样的作用,称膜稳定作用。7)其他:普萘洛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噻吗洛尔可减少房水的生成,可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二)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共性2020/2/340(三)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共性1)快速型心律失常使用受体阻断药,可阻断心脏的1受体,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对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最佳。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使用受体阻断药,可抑制1受体兴奋作用,降低心率,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肌的耗氧量降低,从而缓解心绞痛。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和猝死率。2020/2/341(三)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共性3)原发性高血压受体阻断药可通过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等作用机制产生降压的作用。4)甲状腺机能亢进受体阻断药可(a)降低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b)抑制T4向T3转化;(c)降低基础代谢率。进而控制甲亢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激动不安、心动过速等症状。2020/2/342(三)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共性5)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心肌状况严重恶化之前早期应用。(a)改善心脏舒张功能;(b)缓解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c)抑制肾素的释放,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分泌,扩血管,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衰症状2020/2/3431)一般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2)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3)抑制心脏功能:严重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可加重病情,故禁用(四)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共性2020/2/344(四)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共性4)外周血管的收缩与痉挛非选择性的受体阻断药阻断血管平滑肌的2受体,引起血管的收缩,诱发雷诺病,造成皮肤的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冷,导致缺血坏死
本文标题: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4591 .html